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修辞无处不在教学设计内容推荐

日期:2015-12-21 14:09 阅读:
1课时

修辞无处不在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⒈明确考纲要求,掌握九种修辞格。
⒉熟悉修辞考查题型,积累解题技巧。

2学情分析

高考《考试大纲》中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作了十分清晰的界定。常见的修辞方法共考查九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历年高考试卷中,修辞方法的考查同阅读、鉴赏结合,仍是重要的关注点;修辞方法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更是近年高考的发展趋势所在,这或许又是以后修辞命题的一大热点,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月考试题回顾

(一)南柯子·忆旧(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释】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 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二)阅读下面的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风阻郑家口(王世贞)

野戍秋高鼓角哀,萧萧木叶走黄埃?

横驱浊浪蛟龙斗,复掩深林虎豹来。

短发霜风欺落帽,异乡天地畏登台。

只应诸季莱萸酒,妒杀黄花傍汝开。

(1)颔联是怎样写风的?结合诗句简要说明。(3分)

答: 比喻(或夸张)。把秋风卷起的巨浪比喻为蛟龙在酣斗,巨浪卷入深林似乎要把虎豹驱赶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从江河和深林两个领域写出了风的大。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村狗吠月(余继聪)

17.如何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5分)

(1)村狗大多是土狗,譬如唐装,譬如汉字,譬如毛笔,譬如线装书……

(2)他们在那一个个钢筋水泥"盒子"里躺着,都在呼呼大睡

答: (1)以"唐装、汉字、毛笔、线装书"作比,表现了村狗的虽土气,却叫人看着感到亲切,熟悉可爱。(2分)

(2)以"盒子"作比喻,表现住在高楼里的城里人的孤独压抑(或"麻木"),也表现了我生活在城里的孤独和恐惧感。(3分)

(四)“寡言君子”梅贻琦(王开林)

 19. 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两段画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1) 每隔一秒钟,都仿佛隔了半个月。

(2) 一只鹤唯有在一群鹤中表现出领导才能,方可确立权威,稳居其位。

答: 19、(1)夸张。(1分)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揭示了当时气氛的凝重,也为后文表现梅贻琦的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做铺垫。(1分)

(2)比喻。(1分)作者将一只鹤比作一个团体的领导者,把鹤群比作支持他的群众,这句话也写出了梅贻琦领导才能,既有主见,又能够听取大家的意见。(1分)

或拟人,(1分)鹤本身没有领导才能,此处用鹤的领导才能暗示梅贻琦对领导和群众关系的明智处理。(1分)

活动2【讲授】高考前沿瞭望

(一)《考试大纲》要求

    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对以上要求可作如下方面的理解: 

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都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2.“正确运用”的含义。这就说明考查的这九种修辞是以动态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修辞方法的考查,不是考名词术语,而是重点考查判断所使修辞方法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篇章)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等。 

3.分值:最少10分。

    (二)考情分析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其命题在本考点的考查上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运用相应的修辞方法仿写句子:主要是主观表达题,它侧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修辞格的能力,区分考生的语文灵性差异。做这类题要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提出的条件,在充分考虑句子内容和形式相一致的前提下,展开必要的想象,最后按要求表述出来。 

(2)鉴赏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主要在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中考查,做这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中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然后结合句子回答它的表达作用。 

(3)作文要求“有文采”:这是更为开放的考查形式,要求作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活动3【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及课堂练习

 (一)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结合复习资料了解九种修辞的具体含义及辨析方法。

   (二)随堂练习:辨析下列例子的修辞方法

青春是一团火,她燃烧了我们生活的热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少一点大手大脚,多一点精打细算;少一点取用无度,多一点细水长流;少一点铺张浪费,多一点勤俭节约。

活动4【练习】常见考试例题

(一)与语言表达运用结合型 

这种题型的考查相当灵活,有时是判断理解是否正确,有时是恰当运用。结合运用往往出现在扩写、仿写、图文转换等语言表达题中。 

1、[结合扩展语句考查] 

 扩写下列语句,要求:①续写的内容是对首句意思的扩展;②不超过70个字;③语言有文采。 

   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解析】这道试题的首句是一个比喻句,另外题目要求语言有文采,其实也是对修辞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扩展这个句子。 

【答案】金字塔如史,布达拉宫如经,威尼斯如散文,苏州园林如诗词;你可以从中看到远古文明;看到宗教民俗,看到艺术文化,看到美学传统。 

2、[结合仿写句子考查]   

   (201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三副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答案】 ①当你开始上坡时,你以为你可以越走越高。

         ②当你退回平衡点时,你才发现平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3.[结合拟写或展品前言考查]   

(2012年广东卷)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答案】 “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是由华南七中学生会主办的旨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活动, 这些展出的作品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人依旧的自然美,它们凝聚了同学们的汗水与智慧,相信一定会给观众带来叹为观止的艺术感受。

4、[结合编写手机短信考查]   

  ①友情就像一坛老酒,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所求,一声轻轻的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揭示事理) 

②黄河滚滚,川流不息,长江滔滔,源远流长。走过千山万水,经历一段坎坷里程,铸就一份辉煌,是一股气息。感动!为之动容,到如今,举国齐欢,普天同庆,共享幸福。(运用对偶的修辞,句式整齐) 

【解析】  一般情况下手机短信有礼节性的(如问候、祝愿、庆贺等)和交流性的(如一般意义上的交流和联络等)两种,拟写短信一定要主题突出、目的明确,或节日祝福,或温馨问候,或交代事情,要做到心中有数。问候祝福要真挚,交代事情要简明,用语要得体。短信的语言、内容必须注意场合、双方的身份,一般要注意礼貌、文明。通常运用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 

②话题式 

     请以你熟悉的校园生活为题材拟写一副对联。  

【解析】 这样的试题相对来说较为灵活宽泛,我们可以拟写校园生活的任一个方面。 

【答案】 (示例)左邻右邻左右邻,邻邻和气; 

               上铺下铺上下铺,铺铺整洁。 

③重组式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树边红雨,小苑春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解析】 根据对偶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要求,我们可以作出如下调整: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④改写式 

     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答:     

【解析】  这道试题需要我们将画线的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我们首先要分析画线部分的结构特点,这是两个状中结构的动词短语,结构大体一致,但修饰成分不能够对应,如果我们将其组合成动宾短语,这样就可以做到结构相同,意义相关了,也就符合对偶的要求了。 

【答案】  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二)与诗歌鉴赏结合型 

 (2013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答: ①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用典、对偶的手法委婉储蓄的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三)与现代文阅读结合型 

这类题型往往体现在作者表达技巧的鉴赏中,有时以客观判断题形式出现,有时以主观简答题形式出现。 

(2011年广东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梁宗岱①先生(温源宁)

 19.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4分)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2分)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分)

(四)与作文语言“有文采”结合型 

仿写

古人作文仿照既成语句乃是“用功之法”,仿拟的好则能推陈出新,大有点石成金之妙。古诗文中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就是仿拟而成的。

[例段]依语段形式写一段话。

     做好事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个赞赏的眼神,或是为了一个感激的微笑,还是为了一声真诚的道谢?应该是为了一丝内心的慰藉吧?

[仿段] ① 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博得老师的赞扬,或是为了赢得爸妈的嘉奖,还是为了获得同学的钦佩?应该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人生吧?

②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方红底金字的录取证书,或是为了登上人生金字塔的顶点,还是为了同窗们羡慕不已的目光?应该是为了超越自我的信念吧?

③交朋友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起享受春光的快乐,或是为了共同承受生活的考验,还

是为了彼此交流理解的心泉?应该是没有些须尘滓的人生本能吧?

④幸福究竟是什么?是头顶上一个又一个的头衔;或是钱包里一沓又一沓的钞票,还是花园中一幢又一幢洋房?应该只是一家人饭桌上的热饭热菜吧?

⑤生活究竟是什么?是一罐五味俱全的调味品,或是一坛愈久愈醇的老陈酒,还是一张时有创意的新菜谱?应该是一册越读越厚的教科书吧? 

活动5【讲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须注意事项

(一)熟悉九种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 

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说明》提出的九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注意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 

其次,要理解和明确九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前提。 

再次,还要注意培养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这里包括审题能力,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分析语境的能力,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二)树立大的修辞观念 

首先,在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时候,要理解修辞除修辞手法外,还存在着范围的广阔性,内容的全面性。修辞不仅包括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各种辞格和辞趣的积极修辞,而且还应该包括追求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均、安排稳密的消极修辞。我们还要注意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运用。 

其次,修辞的理解和运用还得注意和语法、逻辑结合。语法管话说得通不通,逻辑管话说得对不对,而修辞管话说得好不好。说话、写文章,先要通顺、正确,然后要求好,即形象生动。 

再次,注意修辞格应用的广泛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修辞格的理解和运用,经常和仿句、扩句等各类语言应用考题结合在一起,不可孤立地看待修辞。 

(三)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修辞重在应用,应用的难点往往不在形式方面,而在内容方面。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修辞句,不是因为不懂修辞方法,也不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联想能力差。因此,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联想能力,尤其是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等能力。 

(四)处处留心皆语文,时时积累增储备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课堂,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留心、勤积累的良好习惯。比如与人交流,需要说和听;看电视、看广告、看产品说明书,需要听和看。在其中可以发现一些很新鲜的语言、很形象的说法、很深刻的道理,对这些东西勤于积累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活动6【作业】课后巩固

完成新课标课后练习

修辞无处不在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修辞无处不在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月考试题回顾

(一)南柯子·忆旧(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释】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 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二)阅读下面的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风阻郑家口(王世贞)

野戍秋高鼓角哀,萧萧木叶走黄埃?

横驱浊浪蛟龙斗,复掩深林虎豹来。

短发霜风欺落帽,异乡天地畏登台。

只应诸季莱萸酒,妒杀黄花傍汝开。

(1)颔联是怎样写风的?结合诗句简要说明。(3分)

答: 比喻(或夸张)。把秋风卷起的巨浪比喻为蛟龙在酣斗,巨浪卷入深林似乎要把虎豹驱赶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从江河和深林两个领域写出了风的大。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村狗吠月(余继聪)

17.如何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5分)

(1)村狗大多是土狗,譬如唐装,譬如汉字,譬如毛笔,譬如线装书……

(2)他们在那一个个钢筋水泥"盒子"里躺着,都在呼呼大睡

答: (1)以"唐装、汉字、毛笔、线装书"作比,表现了村狗的虽土气,却叫人看着感到亲切,熟悉可爱。(2分)

(2)以"盒子"作比喻,表现住在高楼里的城里人的孤独压抑(或"麻木"),也表现了我生活在城里的孤独和恐惧感。(3分)

(四)“寡言君子”梅贻琦(王开林)

 19. 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两段画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1) 每隔一秒钟,都仿佛隔了半个月。

(2) 一只鹤唯有在一群鹤中表现出领导才能,方可确立权威,稳居其位。

答: 19、(1)夸张。(1分)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揭示了当时气氛的凝重,也为后文表现梅贻琦的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做铺垫。(1分)

(2)比喻。(1分)作者将一只鹤比作一个团体的领导者,把鹤群比作支持他的群众,这句话也写出了梅贻琦领导才能,既有主见,又能够听取大家的意见。(1分)

或拟人,(1分)鹤本身没有领导才能,此处用鹤的领导才能暗示梅贻琦对领导和群众关系的明智处理。(1分)

活动2【讲授】高考前沿瞭望

(一)《考试大纲》要求

    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对以上要求可作如下方面的理解: 

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都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2.“正确运用”的含义。这就说明考查的这九种修辞是以动态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修辞方法的考查,不是考名词术语,而是重点考查判断所使修辞方法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篇章)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等。 

3.分值:最少10分。

    (二)考情分析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其命题在本考点的考查上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运用相应的修辞方法仿写句子:主要是主观表达题,它侧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修辞格的能力,区分考生的语文灵性差异。做这类题要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提出的条件,在充分考虑句子内容和形式相一致的前提下,展开必要的想象,最后按要求表述出来。 

(2)鉴赏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主要在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中考查,做这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中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然后结合句子回答它的表达作用。 

(3)作文要求“有文采”:这是更为开放的考查形式,要求作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活动3【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及课堂练习

 (一)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结合复习资料了解九种修辞的具体含义及辨析方法。

   (二)随堂练习:辨析下列例子的修辞方法

青春是一团火,她燃烧了我们生活的热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少一点大手大脚,多一点精打细算;少一点取用无度,多一点细水长流;少一点铺张浪费,多一点勤俭节约。

活动4【练习】常见考试例题

(一)与语言表达运用结合型 

这种题型的考查相当灵活,有时是判断理解是否正确,有时是恰当运用。结合运用往往出现在扩写、仿写、图文转换等语言表达题中。 

1、[结合扩展语句考查] 

 扩写下列语句,要求:①续写的内容是对首句意思的扩展;②不超过70个字;③语言有文采。 

   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解析】这道试题的首句是一个比喻句,另外题目要求语言有文采,其实也是对修辞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扩展这个句子。 

【答案】金字塔如史,布达拉宫如经,威尼斯如散文,苏州园林如诗词;你可以从中看到远古文明;看到宗教民俗,看到艺术文化,看到美学传统。 

2、[结合仿写句子考查]   

   (201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三副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答案】 ①当你开始上坡时,你以为你可以越走越高。

         ②当你退回平衡点时,你才发现平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3.[结合拟写或展品前言考查]   

(2012年广东卷)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答案】 “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是由华南七中学生会主办的旨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活动, 这些展出的作品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人依旧的自然美,它们凝聚了同学们的汗水与智慧,相信一定会给观众带来叹为观止的艺术感受。

4、[结合编写手机短信考查]   

  ①友情就像一坛老酒,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所求,一声轻轻的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揭示事理) 

②黄河滚滚,川流不息,长江滔滔,源远流长。走过千山万水,经历一段坎坷里程,铸就一份辉煌,是一股气息。感动!为之动容,到如今,举国齐欢,普天同庆,共享幸福。(运用对偶的修辞,句式整齐) 

【解析】  一般情况下手机短信有礼节性的(如问候、祝愿、庆贺等)和交流性的(如一般意义上的交流和联络等)两种,拟写短信一定要主题突出、目的明确,或节日祝福,或温馨问候,或交代事情,要做到心中有数。问候祝福要真挚,交代事情要简明,用语要得体。短信的语言、内容必须注意场合、双方的身份,一般要注意礼貌、文明。通常运用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 

②话题式 

     请以你熟悉的校园生活为题材拟写一副对联。  

【解析】 这样的试题相对来说较为灵活宽泛,我们可以拟写校园生活的任一个方面。 

【答案】 (示例)左邻右邻左右邻,邻邻和气; 

               上铺下铺上下铺,铺铺整洁。 

③重组式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树边红雨,小苑春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解析】 根据对偶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要求,我们可以作出如下调整: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④改写式 

     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答:     

【解析】  这道试题需要我们将画线的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我们首先要分析画线部分的结构特点,这是两个状中结构的动词短语,结构大体一致,但修饰成分不能够对应,如果我们将其组合成动宾短语,这样就可以做到结构相同,意义相关了,也就符合对偶的要求了。 

【答案】  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二)与诗歌鉴赏结合型 

 (2013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答: ①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用典、对偶的手法委婉储蓄的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三)与现代文阅读结合型 

这类题型往往体现在作者表达技巧的鉴赏中,有时以客观判断题形式出现,有时以主观简答题形式出现。 

(2011年广东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梁宗岱①先生(温源宁)

 19.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4分)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2分)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分)

(四)与作文语言“有文采”结合型 

仿写

古人作文仿照既成语句乃是“用功之法”,仿拟的好则能推陈出新,大有点石成金之妙。古诗文中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就是仿拟而成的。

[例段]依语段形式写一段话。

     做好事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个赞赏的眼神,或是为了一个感激的微笑,还是为了一声真诚的道谢?应该是为了一丝内心的慰藉吧?

[仿段] ① 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博得老师的赞扬,或是为了赢得爸妈的嘉奖,还是为了获得同学的钦佩?应该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人生吧?

②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方红底金字的录取证书,或是为了登上人生金字塔的顶点,还是为了同窗们羡慕不已的目光?应该是为了超越自我的信念吧?

③交朋友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起享受春光的快乐,或是为了共同承受生活的考验,还

是为了彼此交流理解的心泉?应该是没有些须尘滓的人生本能吧?

④幸福究竟是什么?是头顶上一个又一个的头衔;或是钱包里一沓又一沓的钞票,还是花园中一幢又一幢洋房?应该只是一家人饭桌上的热饭热菜吧?

⑤生活究竟是什么?是一罐五味俱全的调味品,或是一坛愈久愈醇的老陈酒,还是一张时有创意的新菜谱?应该是一册越读越厚的教科书吧? 

活动5【讲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须注意事项

(一)熟悉九种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 

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说明》提出的九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注意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 

其次,要理解和明确九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前提。 

再次,还要注意培养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这里包括审题能力,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分析语境的能力,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二)树立大的修辞观念 

首先,在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时候,要理解修辞除修辞手法外,还存在着范围的广阔性,内容的全面性。修辞不仅包括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各种辞格和辞趣的积极修辞,而且还应该包括追求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均、安排稳密的消极修辞。我们还要注意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运用。 

其次,修辞的理解和运用还得注意和语法、逻辑结合。语法管话说得通不通,逻辑管话说得对不对,而修辞管话说得好不好。说话、写文章,先要通顺、正确,然后要求好,即形象生动。 

再次,注意修辞格应用的广泛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修辞格的理解和运用,经常和仿句、扩句等各类语言应用考题结合在一起,不可孤立地看待修辞。 

(三)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修辞重在应用,应用的难点往往不在形式方面,而在内容方面。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修辞句,不是因为不懂修辞方法,也不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联想能力差。因此,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联想能力,尤其是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等能力。 

(四)处处留心皆语文,时时积累增储备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课堂,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留心、勤积累的良好习惯。比如与人交流,需要说和听;看电视、看广告、看产品说明书,需要听和看。在其中可以发现一些很新鲜的语言、很形象的说法、很深刻的道理,对这些东西勤于积累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活动6【作业】课后巩固

完成新课标课后练习

Tags:修辞,无处不在,教学设计,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