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3

日期:2015-12-21 14:04 阅读:
1课时

修辞无处不在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1 学习对联基本知识。2 学习古人名联,模仿提升自己鉴赏能力。3 学习写作对联。 2学情分析:所教班级为“平行班”,学生基础差,引起学生兴趣是关键。 3重点难点:对联的结构,对联中所蕴含的人文元素,素材的积累。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修辞无处不在——对联    介绍古人名联,提起学生兴趣。 史上名联学习分析 活动2【讲授】活动2

 引入:对联是一种传统文化精华,也是修辞领域一朵奇葩。多学,多练,多借鉴,我们的写对联水平就会逐步提高。下面就一些传统对联形式进行练习。

1.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

4.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看了《西游记》后,出了一幅上联。请你结合《水浒传》中的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幅对联有一处不妥,请修改。

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7.下列对联分别赞颂了我国的哪位人物,并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A.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成语_______

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诗句_______

C.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诗句_______

8.《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

A.青面兽北京斗武B.景阳岗武松打虎C.急先锋东郭争功D汴京城杨志卖刀

9.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10.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上联: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下联:

12.成语对联填空(成语对联的特征:组成对联的两个成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其结构一致,工整对仗)。请在下面的两个成语后面的括号内各填写一个成语,使之与前面的组成对联。

旗开得胜()瓜熟蒂落()

13.品对联,填成语。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____,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______________

A.天涯共此时B.羁危万里身C.江山万里心D.千里共婵娟

15.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月景如“静影沉璧”,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表现天池之美。

上联:长白山林壑尤美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17、.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考考答案】

1.世外桃源与民同乐。

2.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无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3.A

4.守业难,知难不难。

5.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6.周树人深情怀旧

7.诸葛亮三顾茅庐。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8.D

9.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秋色人似画中游。秋日人如画中行。

11.英雄老师殷雪梅,瞬间壮举感神州(铸师魂)。

12.马到成功水到渠成

13.卧薪尝胆

14.C

15.(1)天池水浮天跃金(2)天池水波澜不惊(3)三江源水尤清洌。

16“西游师徒从善如流降妖除魔应天道”。

17、 “一支粉笔写春秋”或“两鬓染霜送(谱)春秋”或“满园桃李笑春秋”

 例1、(2004年甘肃卷)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                        。  

  ②一代园丁乐,                         。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

  例2、(2004冀鲁豫皖卷)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2008重庆卷)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副对联。(4分)

  参考答案:

  例1、 第一题(1)家家气象新。(2)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 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例2、 第一题①树一代新风 ②大地气象新 ①树世纪新风  ②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名人的自勉对联

例3、 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庆奥运白云喜盼冲顶圣火 ,逢盛世彩虹笑迎登峰祥云

  知识回顾

  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形式相同,内容相对。形式相同是指上下联字数相等和句式相同。句式相同一指上下联相对应的词词性相同,二指句型、短语结构相同。内容相对,指上下联语气相关,意脉相联,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另外,对联要求音韵和谐,但高考试题一般不作过高要求,只是要注意对联的对句末字只能是平声(阴平、阳平)。

  常见对联形式分为正对(上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反对(内容相反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流水对(内容想承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方法点拨  

  1、展开联想的翅膀

  综合运用相似、相对、相关等多种联想方法,是制作对联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如例1中的园丁联想到桃李满天下,东风联想到春雨,大江联想到长城。例2中的扫-树,旧习-新风。

  2、研究对联的内容句式 

  例1、2属于对联题目中的补充式,因此对所给句子的内容句式要认真研究。例1例2都是春联,内容应体现喜庆色彩,例3虽然不是春联但应体现赞美自豪之情。整体把握所给句子,关注所给句子的情理指向,非常必要。从形式看,上下联不能出现重字,注意“扫千年旧习”为动宾结构,“祖国江山好”为主谓结构,“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东风送暖”主谓宾结构,“大江南北春光好”为主谓结构且谓语“春光好”也是主谓结构,所对句子也必须形式相同。

  3、多积累,多练习

  对联运用对偶修辞手法,语文教材中对偶句有很多,多记忆对写对联有很大好处。春节贴对联是我国欢庆传统佳节春节的一种特有的方式,同学们对春联不要“视而不见”,在春节期间要读春联,写春联,为解答高考“ 对联”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战演习

1.、仿照下面对中国历史的述说,请对语文课本加以述说。要求:句式相仿。要反映出语文课本的特征。(4分)

  中国历史书:揽古今风雨,凸显华夏脊梁,点点滴滴,诉说天道沧桑。

  语文课本 :                                                   

2、下面是有关“书”的对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藏书楼上百花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学术藏满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学海阔千里绝无缺志人敢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4分)

3、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春蕾文学社决定举办一次宣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活动。为营造氛围,彰显主题,请你从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节日中任选一个,为它们撰写一副对联,要求突出特征,主题鲜明。(4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4、毕业前夕,班里举行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4分) 福建卷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7、.校报拟开辟介绍齐鲁文化名人的专栏,请你写一幅对联来反映栏目的开设宗旨。要求上下联不超过20个字。

8、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9、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上联:                   

  下联: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参考答案.

1、收中外佳作,展现文学画廊,字字句句,刻画人间善恶。

2、阅览室中四季春/中外精华荟一堂/书山高万仞唯有勤奋者能攀

3、清明节: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端午节:栓五色线挂荷包吃粽子 饮雄黄酒去百病赛龙舟过夏日

  中秋节:三秋桂子十里荷 一轮明月两地心

4、 友谊要靠人珍爱/  诚挚即心灵桥梁 /  你我心贴心手牵手,彼此友谊天长地久。/今日同学相聚共话美好未来,明日大家分手齐说深厚友谊。 /同学相聚话友谊,展望未来说深情。/带走知识和智慧,留下友谊和真情。

5、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示例:振兴中华

6、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整,即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格,故下联也应作如下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为: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名胜古迹对联欣赏

7、展现名人风采 ,弘扬齐鲁文化/和山东名人握手,与齐鲁文化同行

8、B。A项中的“花甲”表明适用于六十岁寿辰。B项中的“古稀”则指人生七十岁,“诲人无倦”表明是指“老师”,最符合题意。C项是没有表示年龄的词语,但“音容宛在”则说明这是一对挽联,适用于纪念已经去世的人。D项中“执掌教坛垂七十载”则表明是从教七十年,而非指年龄七十岁。

9、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

修辞无处不在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修辞无处不在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修辞无处不在——对联    介绍古人名联,提起学生兴趣。 史上名联学习分析 活动2【讲授】活动2

 引入:对联是一种传统文化精华,也是修辞领域一朵奇葩。多学,多练,多借鉴,我们的写对联水平就会逐步提高。下面就一些传统对联形式进行练习。

1.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

4.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看了《西游记》后,出了一幅上联。请你结合《水浒传》中的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幅对联有一处不妥,请修改。

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7.下列对联分别赞颂了我国的哪位人物,并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A.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成语_______

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诗句_______

C.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诗句_______

8.《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

A.青面兽北京斗武B.景阳岗武松打虎C.急先锋东郭争功D汴京城杨志卖刀

9.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10.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上联: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下联:

12.成语对联填空(成语对联的特征:组成对联的两个成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其结构一致,工整对仗)。请在下面的两个成语后面的括号内各填写一个成语,使之与前面的组成对联。

旗开得胜()瓜熟蒂落()

13.品对联,填成语。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____,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______________

A.天涯共此时B.羁危万里身C.江山万里心D.千里共婵娟

15.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月景如“静影沉璧”,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表现天池之美。

上联:长白山林壑尤美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17、.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考考答案】

1.世外桃源与民同乐。

2.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无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3.A

4.守业难,知难不难。

5.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6.周树人深情怀旧

7.诸葛亮三顾茅庐。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8.D

9.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秋色人似画中游。秋日人如画中行。

11.英雄老师殷雪梅,瞬间壮举感神州(铸师魂)。

12.马到成功水到渠成

13.卧薪尝胆

14.C

15.(1)天池水浮天跃金(2)天池水波澜不惊(3)三江源水尤清洌。

16“西游师徒从善如流降妖除魔应天道”。

17、 “一支粉笔写春秋”或“两鬓染霜送(谱)春秋”或“满园桃李笑春秋”

 例1、(2004年甘肃卷)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                        。  

  ②一代园丁乐,                         。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

  例2、(2004冀鲁豫皖卷)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2008重庆卷)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副对联。(4分)

  参考答案:

  例1、 第一题(1)家家气象新。(2)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 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例2、 第一题①树一代新风 ②大地气象新 ①树世纪新风  ②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名人的自勉对联

例3、 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庆奥运白云喜盼冲顶圣火 ,逢盛世彩虹笑迎登峰祥云

  知识回顾

  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形式相同,内容相对。形式相同是指上下联字数相等和句式相同。句式相同一指上下联相对应的词词性相同,二指句型、短语结构相同。内容相对,指上下联语气相关,意脉相联,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另外,对联要求音韵和谐,但高考试题一般不作过高要求,只是要注意对联的对句末字只能是平声(阴平、阳平)。

  常见对联形式分为正对(上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反对(内容相反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流水对(内容想承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方法点拨  

  1、展开联想的翅膀

  综合运用相似、相对、相关等多种联想方法,是制作对联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如例1中的园丁联想到桃李满天下,东风联想到春雨,大江联想到长城。例2中的扫-树,旧习-新风。

  2、研究对联的内容句式 

  例1、2属于对联题目中的补充式,因此对所给句子的内容句式要认真研究。例1例2都是春联,内容应体现喜庆色彩,例3虽然不是春联但应体现赞美自豪之情。整体把握所给句子,关注所给句子的情理指向,非常必要。从形式看,上下联不能出现重字,注意“扫千年旧习”为动宾结构,“祖国江山好”为主谓结构,“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东风送暖”主谓宾结构,“大江南北春光好”为主谓结构且谓语“春光好”也是主谓结构,所对句子也必须形式相同。

  3、多积累,多练习

  对联运用对偶修辞手法,语文教材中对偶句有很多,多记忆对写对联有很大好处。春节贴对联是我国欢庆传统佳节春节的一种特有的方式,同学们对春联不要“视而不见”,在春节期间要读春联,写春联,为解答高考“ 对联”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战演习

1.、仿照下面对中国历史的述说,请对语文课本加以述说。要求:句式相仿。要反映出语文课本的特征。(4分)

  中国历史书:揽古今风雨,凸显华夏脊梁,点点滴滴,诉说天道沧桑。

  语文课本 :                                                   

2、下面是有关“书”的对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藏书楼上百花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学术藏满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学海阔千里绝无缺志人敢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4分)

3、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春蕾文学社决定举办一次宣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活动。为营造氛围,彰显主题,请你从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节日中任选一个,为它们撰写一副对联,要求突出特征,主题鲜明。(4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4、毕业前夕,班里举行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4分) 福建卷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7、.校报拟开辟介绍齐鲁文化名人的专栏,请你写一幅对联来反映栏目的开设宗旨。要求上下联不超过20个字。

8、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9、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上联:                   

  下联: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参考答案.

1、收中外佳作,展现文学画廊,字字句句,刻画人间善恶。

2、阅览室中四季春/中外精华荟一堂/书山高万仞唯有勤奋者能攀

3、清明节: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端午节:栓五色线挂荷包吃粽子 饮雄黄酒去百病赛龙舟过夏日

  中秋节:三秋桂子十里荷 一轮明月两地心

4、 友谊要靠人珍爱/  诚挚即心灵桥梁 /  你我心贴心手牵手,彼此友谊天长地久。/今日同学相聚共话美好未来,明日大家分手齐说深厚友谊。 /同学相聚话友谊,展望未来说深情。/带走知识和智慧,留下友谊和真情。

5、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示例:振兴中华

6、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整,即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格,故下联也应作如下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为: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名胜古迹对联欣赏

7、展现名人风采 ,弘扬齐鲁文化/和山东名人握手,与齐鲁文化同行

8、B。A项中的“花甲”表明适用于六十岁寿辰。B项中的“古稀”则指人生七十岁,“诲人无倦”表明是指“老师”,最符合题意。C项是没有表示年龄的词语,但“音容宛在”则说明这是一对挽联,适用于纪念已经去世的人。D项中“执掌教坛垂七十载”则表明是从教七十年,而非指年龄七十岁。

9、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

李成禄评论 
  • 优点:

    值得借鉴

  • 缺点:

    内容太多,吸收有难度。

李成禄评论 
  • 优点:

    题材广泛,内容结合传统文化。

  • 缺点:

    过程稍显零乱,须在授课过程中有效组织。

Tags:修辞,无处不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