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奇妙的对联多媒体教案及点评

日期:2015-12-18 09:03 阅读:
1课时

奇妙的对联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新设计

由湖南高考题导入近体诗排序新授课,课堂上由教师介绍近体诗排序方法,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训练,由学生讲析课堂训练题,以便了解学生对排序法掌握情况,鼓励质疑探讨,最后布置课后练习巩固。用PPT展示训练题,以便加大课堂训练题量。

2教学目标

结合近体诗的特点让学生把握律诗的排序方法

3学情分析

学生学了近体诗,但有一部分学生还区别不了律诗与绝句,尤其不会根据律诗的特点给律诗进行排序。针对这种现状,有必要专门进行一堂律诗排序方法指导课,以帮助学生掌握律诗排序法。

4重点难点

律诗的押韵、对仗、平仄规则在排序中的运用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近体诗排序法

近体诗排序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结合近体诗的特点让学生把握近体诗的排序方法。

教学重点:近体诗的押韵、对仗、平仄规则在排序中的运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湖南高考题再现:

 1(2010)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城》一诗画横线处,得当的一项是( B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沿途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导入新课:我们从以上题可以看出湖南高考语文在语基第五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它以诗歌和对联的形式出现既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厚重,又考查了学生对上下文的连贯、对诗句的理解、对客观事物的关注、对逻辑思维的把握等多方面能力。以后的高考,第五题会从何种角度出题,我想在近体诗排序这个方面作点尝试。下面就来讲讲近体诗的排序方法。

二、近体诗排序方法指津:

(一)、看押韵

        押韵规则:偶句押平声韵格律诗偶句相押,首句可押可不押,其它诗句不入韵;押韵一韵到底,押平水韵。

1.下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律诗《西塞山怀古》,诗句的次序打乱了,后面几种排列次序,哪一种恰当?(B)

        ①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今逢四海为家日。③金陵王气黯然收       ④山形依旧枕江流

        ⑤西晋楼船下益州      ⑥故垒萧萧芦荻秋。⑦人世几回伤往事       ⑧千寻铁锁沉江底

A ③⑦①⑧②⑥④⑤  B ⑤③⑧①⑦④②⑥

       C ③⑤①⑧⑦④②⑥  D ⑤③①⑧④⑦⑥②

解析:

         全诗押ou韵(附注),①③④⑤⑥五句入韵,属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看备选答案,皆首句入韵;再看偶句位置上的诗句是否相押,发现A答案⑦⑧,C答案⑧,D答案⑧⑦②都是不入韵的诗句而处在偶句位置上。所以正确选项为B。

(二)、看对仗

对仗规则: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格律诗对仗,律诗中最多;颔联和颈联对仗,其它两联也有用对仗的,但极少;绝句可对可不对。格律诗对仗特点,可换成以下两点说法:

         ①律诗对仗为中间两联,其它两联一般不对仗;

         ②绝句可看作律诗的一半,对仗联在前还是在后,可根据诗意和表达方式的特点确定 。

2.排出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字母填在方格里):

A  弯弯绿水绕青山      B  江心来往打鱼船。C  青山绿水风光好      D  重重青山抱绿水。

        答案:D-A-C-B  解析:A与B两句押韵,作偶句;D与A对仗,C与B相连;由C句诗意“青山绿水风光好”知C句上承A句。由此排出顺序: D      A      C      B 。

(三)、看平仄

       “对”的规则: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即相反。前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


3.下面《咏梅》的空缺诗句是 

         不变尘埃半点侵,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A何用浮多绊此身   B 寻得桃源好避秦。C 竹篱茅舍自甘心   D 与梅并作十分春


答案C  解析:看首句平仄:丨 丨  一 一丨丨  一,知第二句平仄是一 一丨 丨 丨 一  一。看ABCD四句平仄,仅C答案平仄合乎要求,所以选C。(注意,虽然“茅”为平声,这是拗救,我们可暂时不管拗救,可从整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观察,得知其基本句式。


(四)、看相粘

         粘的规则:上一联对句第二字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也就是说第二句与第三句,第四句与第五句,第六句与第七句的第二个字必须平仄相同。

        4.将下面五句诗删去一句,再把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原诗为《三衢道中》,曾几作),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绿阴不减来时路    ②梅子黄时日日晴。③秋水芦花一片明    ④添得黄鹂四五声

        ⑤小溪泛尽却山行

        A ①③②⑤   B ②④①⑤。C ②⑤①④           D ③②①④

        除①句外,其它四句都入韵,四句中必须舍去一句;观备选答案,A答案②句入韵作了第三句,错误;BCD三个答案皆合乎押韵规律。看对仗又不明显。为此,只能用平仄了。用现代汉语四声确定平仄:

        ①丨一丨丨一 一丨      ②一 丨一 一丨丨一

        ③一丨一 一丨丨一      ④一 一 一丨丨丨一

        ⑤丨一丨丨丨一 一 

         (丨表仄,一表平)

         由前面的分析知:①句为全诗第三句(第三句不能入韵),有三句入韵,属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这样便得全诗的平仄:

       丨丨一 一丨丨一  

        一 一丨丨丨一 一 ⑤

         一 一丨丨一 一丨 ①

       丨丨一 一丨丨一  

        我们虽然不能确定一、四两句,但能确定第二句是⑤句;再看备选答案,便能很快得出合理顺序为C(②⑤①④)。


(五)、看表达

        从表达方式看,格律诗常常表现为先写景后抒情或先写景后写人,先叙述后议论或先叙事后抒情,先比后兴等。 一般按起-承-转-合的顺序构思全诗。

        5.下面两首诗,分别是北宋文学家张舜民的《村居》和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B)

        ①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②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三、综合排序:

        例:下面以打乱次序的王禹偁的《村居》为例,作排序说明: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解析:排列这首诗的顺序可按上述步骤: 
第一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韵可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香”、⑤句的“阳”、⑦句的“乡”、⑧句的“长”是韵脚,且首句入韵。(⑥句的“怅”不是,因是仄声) 
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类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②与⑤相对,属一联;④与③相对,属一联。 
第三步,确定首、尾联。从意义上看,①“马穿山径”句是写景的开始,⑧句的“信马悠悠”是穿径时人马的情态,是意思上的承接。⑥与⑦是一问一答,带有总结性质,因此断定①⑧是首联,⑥⑦是尾联。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利用相黏规则,首联的对句⑧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而④句相同部分是“平仄平”,②句相同部分是“仄平仄”,由此可断定②⑤是颔联,④③是颈联。 
因此,此诗的正确顺序是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小结 :诗句排序,有法可依,一看押韵,二析对仗,三查平仄,四观表达,结合意境,综合运用,定可准确排序


四、巩固练习:

        1:杜甫诗《江村》次序被打乱,请正确排序:

A江村一曲抱村流     B长夏江村事事幽  C稚子敲针作钓钩    D微躯此外更何求 

E相亲相近水中鸥     F但有故人供禄米  G老妻画纸为棋局    H自去自来梁上燕

        分析:(1).根据对仗的规则CG和EH是对偶句为第二、三联。

            (2).根据二、四、六、八押平声韵可知G和H为出句,C、E为对句。

            (3).根据“粘”的原则可知这四句顺序为H-E-G-C.

             (4).根据表达起-转-承-合的规则可推知正确排序为:A-B-H-E-G-C-F-D

        2.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句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 □→□→□→□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解题步骤:

         (1)找韵脚。这首绝句的韵脚分别是“垂”“飞”“归”,只有D句不押韵,因此确定D句第三句。 
    (2)确定第二句。D句的二、四、六字平仄是“平仄平”,与A、B、C句的相同部分分别比较,A 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仄平仄”,B句是“仄平仄”,C句是“平仄平”,根据平仄相黏可判定C句是第二句。 
    (3)确定首尾句。从内容看A句是写景的开始,可知A句是首句。 
由此可知,此诗的正确顺序是A—C—D—B。


奇妙的对联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奇妙的对联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近体诗排序法

近体诗排序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结合近体诗的特点让学生把握近体诗的排序方法。

教学重点:近体诗的押韵、对仗、平仄规则在排序中的运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湖南高考题再现:

 1(2010)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城》一诗画横线处,得当的一项是( B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沿途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导入新课:我们从以上题可以看出湖南高考语文在语基第五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它以诗歌和对联的形式出现既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厚重,又考查了学生对上下文的连贯、对诗句的理解、对客观事物的关注、对逻辑思维的把握等多方面能力。以后的高考,第五题会从何种角度出题,我想在近体诗排序这个方面作点尝试。下面就来讲讲近体诗的排序方法。

二、近体诗排序方法指津:

(一)、看押韵

        押韵规则:偶句押平声韵格律诗偶句相押,首句可押可不押,其它诗句不入韵;押韵一韵到底,押平水韵。

1.下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律诗《西塞山怀古》,诗句的次序打乱了,后面几种排列次序,哪一种恰当?(B)

        ①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今逢四海为家日。③金陵王气黯然收       ④山形依旧枕江流

        ⑤西晋楼船下益州      ⑥故垒萧萧芦荻秋。⑦人世几回伤往事       ⑧千寻铁锁沉江底

A ③⑦①⑧②⑥④⑤  B ⑤③⑧①⑦④②⑥

       C ③⑤①⑧⑦④②⑥  D ⑤③①⑧④⑦⑥②

解析:

         全诗押ou韵(附注),①③④⑤⑥五句入韵,属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看备选答案,皆首句入韵;再看偶句位置上的诗句是否相押,发现A答案⑦⑧,C答案⑧,D答案⑧⑦②都是不入韵的诗句而处在偶句位置上。所以正确选项为B。

(二)、看对仗

对仗规则: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格律诗对仗,律诗中最多;颔联和颈联对仗,其它两联也有用对仗的,但极少;绝句可对可不对。格律诗对仗特点,可换成以下两点说法:

         ①律诗对仗为中间两联,其它两联一般不对仗;

         ②绝句可看作律诗的一半,对仗联在前还是在后,可根据诗意和表达方式的特点确定 。

2.排出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字母填在方格里):

A  弯弯绿水绕青山      B  江心来往打鱼船。C  青山绿水风光好      D  重重青山抱绿水。

        答案:D-A-C-B  解析:A与B两句押韵,作偶句;D与A对仗,C与B相连;由C句诗意“青山绿水风光好”知C句上承A句。由此排出顺序: D      A      C      B 。

(三)、看平仄

       “对”的规则: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即相反。前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


3.下面《咏梅》的空缺诗句是 

         不变尘埃半点侵,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A何用浮多绊此身   B 寻得桃源好避秦。C 竹篱茅舍自甘心   D 与梅并作十分春


答案C  解析:看首句平仄:丨 丨  一 一丨丨  一,知第二句平仄是一 一丨 丨 丨 一  一。看ABCD四句平仄,仅C答案平仄合乎要求,所以选C。(注意,虽然“茅”为平声,这是拗救,我们可暂时不管拗救,可从整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观察,得知其基本句式。


(四)、看相粘

         粘的规则:上一联对句第二字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也就是说第二句与第三句,第四句与第五句,第六句与第七句的第二个字必须平仄相同。

        4.将下面五句诗删去一句,再把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原诗为《三衢道中》,曾几作),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绿阴不减来时路    ②梅子黄时日日晴。③秋水芦花一片明    ④添得黄鹂四五声

        ⑤小溪泛尽却山行

        A ①③②⑤   B ②④①⑤。C ②⑤①④           D ③②①④

        除①句外,其它四句都入韵,四句中必须舍去一句;观备选答案,A答案②句入韵作了第三句,错误;BCD三个答案皆合乎押韵规律。看对仗又不明显。为此,只能用平仄了。用现代汉语四声确定平仄:

        ①丨一丨丨一 一丨      ②一 丨一 一丨丨一

        ③一丨一 一丨丨一      ④一 一 一丨丨丨一

        ⑤丨一丨丨丨一 一 

         (丨表仄,一表平)

         由前面的分析知:①句为全诗第三句(第三句不能入韵),有三句入韵,属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这样便得全诗的平仄:

       丨丨一 一丨丨一  

        一 一丨丨丨一 一 ⑤

         一 一丨丨一 一丨 ①

       丨丨一 一丨丨一  

        我们虽然不能确定一、四两句,但能确定第二句是⑤句;再看备选答案,便能很快得出合理顺序为C(②⑤①④)。


(五)、看表达

        从表达方式看,格律诗常常表现为先写景后抒情或先写景后写人,先叙述后议论或先叙事后抒情,先比后兴等。 一般按起-承-转-合的顺序构思全诗。

        5.下面两首诗,分别是北宋文学家张舜民的《村居》和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B)

        ①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②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三、综合排序:

        例:下面以打乱次序的王禹偁的《村居》为例,作排序说明: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解析:排列这首诗的顺序可按上述步骤: 
第一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韵可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香”、⑤句的“阳”、⑦句的“乡”、⑧句的“长”是韵脚,且首句入韵。(⑥句的“怅”不是,因是仄声) 
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类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②与⑤相对,属一联;④与③相对,属一联。 
第三步,确定首、尾联。从意义上看,①“马穿山径”句是写景的开始,⑧句的“信马悠悠”是穿径时人马的情态,是意思上的承接。⑥与⑦是一问一答,带有总结性质,因此断定①⑧是首联,⑥⑦是尾联。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利用相黏规则,首联的对句⑧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而④句相同部分是“平仄平”,②句相同部分是“仄平仄”,由此可断定②⑤是颔联,④③是颈联。 
因此,此诗的正确顺序是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小结 :诗句排序,有法可依,一看押韵,二析对仗,三查平仄,四观表达,结合意境,综合运用,定可准确排序


四、巩固练习:

        1:杜甫诗《江村》次序被打乱,请正确排序:

A江村一曲抱村流     B长夏江村事事幽  C稚子敲针作钓钩    D微躯此外更何求 

E相亲相近水中鸥     F但有故人供禄米  G老妻画纸为棋局    H自去自来梁上燕

        分析:(1).根据对仗的规则CG和EH是对偶句为第二、三联。

            (2).根据二、四、六、八押平声韵可知G和H为出句,C、E为对句。

            (3).根据“粘”的原则可知这四句顺序为H-E-G-C.

             (4).根据表达起-转-承-合的规则可推知正确排序为:A-B-H-E-G-C-F-D

        2.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句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 □→□→□→□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解题步骤:

         (1)找韵脚。这首绝句的韵脚分别是“垂”“飞”“归”,只有D句不押韵,因此确定D句第三句。 
    (2)确定第二句。D句的二、四、六字平仄是“平仄平”,与A、B、C句的相同部分分别比较,A 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仄平仄”,B句是“仄平仄”,C句是“平仄平”,根据平仄相黏可判定C句是第二句。 
    (3)确定首尾句。从内容看A句是写景的开始,可知A句是首句。 
由此可知,此诗的正确顺序是A—C—D—B。


王前进 评论 
  • 优点:

    排序题的方法和步骤讲解精准,训练到位。二次排除法,简捷方法的运用,节约做题时间。

  • 缺点:

    两个练习题按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更有逻辑性。

严碧荷 评论 
  • 优点:

    考点钻研细,让生讲解,好过教师讲解。

  • 缺点:

    古诗平仄押韵规则较复杂,一课时时间是否充足。

田冬梅 评论 
  • 优点:

    交给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终身受益。

  • 缺点:

龙绍辉评论 
  • 优点:

    方法归纳介绍到位,要点重点突出,学生有充足的思考讨论时间,学生讨论参与充分。

  • 缺点:

    普通话需要加强

Tags:奇妙,对联,多媒体,教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