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论语》ppt课件教学实录

日期:2015-12-18 08:40 阅读:
1课时

《论语》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能够比较准确地翻译句子,初步了解孔子关于教育与学习的基本观点。

2.能力目标: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通过选读片段的学习,能够举一反三,扩展视野,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识见”,并对写作思路进行训练。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合作与争鸣、倾听与思考的快乐。

2学情分析

《论语选读》是高中语文的选修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通过工具书完全可以自读并理解其中的文字。但是,如果仅仅这样处理,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在设计本课时,考虑到这一点,文言基础知识不再是重点,而是把思维训练和写作联系起来,重在让同学在阅读中找到思维发散的切入点,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思辨热情。

3重点难点

通过选读片段的学习,能够举一反三,扩展视野,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识见”。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论语选读》之观点碰撞

选读片段——合作探究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讷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一)、知识——翻译上面四个句子,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








(二)、思考——如何理解孔子这些话?









(三)、视野——你想到了哪些与之相关的人,相关的事。






(四)、识见——联系现实,你有什么独立的见解?


《论语》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论语》

1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论语选读》之观点碰撞

选读片段——合作探究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讷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一)、知识——翻译上面四个句子,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








(二)、思考——如何理解孔子这些话?









(三)、视野——你想到了哪些与之相关的人,相关的事。






(四)、识见——联系现实,你有什么独立的见解?


王贵平评论 
  • 优点:

    哲理诗人,高屋建瓴。学生活动充分,碰撞热烈。

  • 缺点:

    学生板书时间有些长。

刘芝评论 
  • 优点:

    教师学科修养、课堂驾驭能力都很不错,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并与实际结合,对古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性。

  • 缺点:

    分组讨论等课堂运行机制可进一步探讨。

孙艳艳 评论 
  • 优点:

    1.在设计中,考虑到古典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而是把思维训练和写作联系起来,让同学在阅读中找到思维发展点,很好. 2.很好地使用教材,抓住好的教学机会进行训练,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很有帮助. 3.课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师的点拨启发恰切适时.

  • 缺点:

    1.课下给学生准备的资料不够丰富,有的同学,话语权就微弱,有的同学语言表达显得贫弱些. 2.媒体使用可以更多一些.

王小溪 评论 
  • 优点:

    教风潇洒,学者风范。给学生的思考讨论时间非常充分。最突出的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与现实生活的结合,长此以往对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一定有极大的帮助,对写作的帮助也会非常巨大。对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有独到之处,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 缺点:

    学生分组讨论势必会让一些不积极的学生逐渐弱化,总是几个积极的学生展示自己,这也是这种模式的通病,发言模式和评价机制还可以想办法优化。中间一部分板书推导是否有笔误?学生似乎也没太明白。

Tags:论语,ppt,课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