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大卫·科波菲尔》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日期:2015-12-18 08:39 阅读:
1课时

《大卫·科波菲尔》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陶冶性情。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大卫·科波菲尔》导读 一、狄更斯简介 狄更斯(1812~1870),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发表于1854年,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发表于1859,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狄更斯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他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国作家。 《大卫·科波菲尔》(1850)是狄更斯最重要且耗费心血最多、篇幅最长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是他“最宠爱的孩子”,曾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欧古典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在狄更斯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更清晰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是作者亲身经历、观察所得和丰富想象的伟大结晶。作者通过大卫悲欢离合的一生,多层次地刻画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善良纯洁、奋发向上的大卫最终实现了他的生活目的,达到了精神上的幸福和谐。 二、《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情节概述 (一)主要人物 1、大卫·科波菲尔:小说主人公,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 2、阿格妮丝(爱格妮斯·威克菲尔)。大卫儿时寄住人家的女儿,端庄高尚、温柔聪慧,后成为大卫的第二任妻子,自幼给予大卫以精神上的帮助,一直做他的“指路明灯”。 3、多拉(朵拉·斯潘洛):大卫的第一任妻子,大卫曾就职的斯潘洛-乔金斯事务所创办人斯潘洛先生的女儿,单纯痴情、温顺活泼,但不幸早逝。 4、贝西(贝特西·特洛伍德):大卫的姨婆,内心慈祥、外表严峻,教导大卫“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伪,决不可残酷无情”。 5、佩葛蒂(克莱拉·佩格蒂):大卫家的保姆,善良忠厚、勤劳温顺,后嫁给老实而又有些吝啬的赶车人巴基斯。 6、佩葛蒂先生(丹尼尔·佩格蒂):佩格蒂的哥哥,渔民,为人善良宽厚、仁爱无私。后为了外甥女的名誉,移居澳大利亚。 7、特莱得(托马斯·特雷德尔):大卫在萨伦学校时的同学,淳厚正直、真诚勤恳、乐于助人,后开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并娶聪明漂亮的牧师之女苏菲为妻。 8、密考伯(威尔金斯·米考伯):大卫的忘年交,一个典型的无远虑而有近忧的人,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几次身陷囹圄;他同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总幻想有一天发大财,但天生爱慕虚荣、喜好挥霍的他,总是入不敷出。后因帮助维克菲尔等人夺回财产而得到资助,在澳大利亚致富后还清了所有欠债。 9、史蒂尔福斯(詹姆斯·斯蒂福恩):大卫在萨伦学校时的同学,富家子弟,傲慢自大、冷酷自私,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在校时曾赶走出身不好的麦尔(梅尔)老师,后又玩弄了艾米莉的感情,在与母亲关系僵化后离家远游,终被淹死。 10、希普(乌利亚·希普):曾是维克菲尔律师事务所的小文书,经常自命卑微,后伙同母亲以卑鄙狡诈的手段操纵了事务所的业务,并将维克菲尔先生迫害得几乎走投无路。后来,恶行被其雇佣的密考伯先生揭发出来。最终,他因诈骗银行而被判处终身流放,在狱中他又摆出那副卑微的嘴脸,还被评为模范囚犯。 11、默德斯东(爱德华·谋得斯通):大卫的继父,他和他的姐姐贪婪阴险、心狠手辣,经常教导别人要坚定,最终却把别人整治的毫无地位与尊严。大卫的母亲本是个温柔单纯的人,她在默德斯东姐弟的教导下,没多长时间便撒手人寰;而大卫则遭致毒打、歧视,并在母亲死后被迫独立生活。 12、克里克尔:大卫最初就读的萨伦学校的校长,坚信“棍棒底下出英雄”,经常残忍地责打学生。大卫和特莱得都曾被他狠毒地打骂过。后成为米德尔塞克斯的治安官,还邀请大卫见识一下他正在实行的一种单人囚禁的监狱监禁制度。 (二)主要情节再现 小说的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在他父亲死后六个月生下的,故事从他出生时写起。他那位生性偏执的姨婆贝西小姐来到了他家里,但是,当她得知这孩子是个男孩并且不能继承她的姓氏时,她便像突然来到一样,又突然间离去了。大卫的母亲身边只有一位纯朴忠实的女仆佩葛蒂,她感到非常孤独。佩葛蒂毫无身材可言,她是如此肥胖,以致每当她穿上长外衣,稍一用劲,身后的纽扣便会崩落。 然而,不管怎么说,大卫的母亲克拉拉却年轻漂亮,她很快又嫁给了冷漠的默德斯东先生。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不仅冷漠,而且还恶毒残忍。在母亲结婚的日子里,大卫和佩葛蒂被送到亚摩斯的佩葛蒂的哥哥家。在那里,大卫和佩葛蒂先生的外甥女小艾米莉和侄儿海姆住在一条废弃的旧船上。现在,这艘旧船变成了他最愉快、最温暖的家。小艾米莉以她那讨人喜欢的样儿变得对他越来越亲近了,就像对那位与她同住的诚实的渔民伯父一样。 一回到家里,大卫立刻便成了他继父极其嫌恶的对象。因此,他被送进了萨尔寄宿学校。在那儿,他的痛苦仍然继续着。那个校长克里克尔,毋宁说是个恶棍。他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就是恶毒地处罚无助的孩子。大卫在学校生活中的一点儿欢乐就是和史蒂尔福斯的交往。他是个漂亮活泼、充满朝气的男孩,有和人人交朋友的特殊才能。但是,由于大卫的母亲忍受不了她丈夫无休止的暴虐而悲惨地去世,他的学校生活也因而突然终止了。佩葛蒂被解雇了,那个驿马车的车夫巴基斯对她的求婚只是请大卫给捎去了一个口信:“巴基斯愿意。”最后,他竟成功地赢得了佩葛蒂的芳心。 度过了几个月完全无人照顾的生活后,大卫又被送往伦敦,在十岁那年,他进了一个破旧的货栈当童工。那是酒商摩德斯通和格锐比开的一家铺子。由于一起干活的伙伴米克·华克尔和赛白粉·马铃薯十分令人讨厌,干活的时间又长,弄得大卫又饿又累,生活在无休止的痛苦中。他寄宿在威尔金·密考伯的家里,与他家的许多孩子挤在一块儿。密考伯先生生活贫苦,钱总不够用,但他一直期望着转机的出现。他总是絮絮叨叨的,时而坚信命运之神最终会对他笑脸相迎而振作起精神,时而又因命运之神突然莫名其妙地离去而落入绝望的深渊。大卫逐渐变得真诚地喜欢上这对夫妇。大卫是如此地喜爱他们,以至于当密考伯因还不上债而被送进了监狱,大卫不得不去寻找新的住所时,他感到无比的孤独。于是他决定逃跑,去寻找住在多佛的贝西·特洛乌德姨婆。他从未见过她,只是小时候听说过她。 姨婆收养了他,并把他送进了坎特布雷的学校。他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和代理人维克菲尔先生的家里。维克菲尔的女儿阿格妮丝是个真诚善良、始终不断地鼓励他前进的人。在这儿,他也接触了威克菲尔的书记尤利亚·希普,他是个“挺卑贱的人”,长着一张死灰色的面孔,一脑袋胡萝卜色的短连头发,一对红眼睛时常流露出一股不加掩饰的古怪神色,似乎对大卫永远充满着戒备。他那种奴颜婢膝的谦恭和握手时那又潮又粘的手掌,都让大卫不由得感到厌恶和难以信任。 大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决定做一个代诉人,并进入了斯本罗律师事务所工作。他很快便深深爱上了斯本罗先生那令人神魂颠倒的美丽的女儿多拉。她回应了他的爱情。当听说佩葛蒂的丈夫去世的消息,大卫立刻匆匆赶去亚摩斯安慰他的老阿姨。小艾米莉是她的老伯父极为疼爱的宝贝儿,就在她再过几天就要成为海姆的新娘时,却跟上史蒂尔福斯私奔了。她被他的一派花言巧语所迷惑,轻信了他会“娶她为妻”的承诺。艾米莉现在仍然满心羞愤和屈辱,她恳求伯父原谅。大卫一直认为是他首先把史蒂尔福斯带到亚摩斯来的,所以内心深为不安。 当他回到伦敦时,发现他姨婆已失去了大部分财产,这使得大卫不得不将他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做一些抄写工作,以增加收入。 尽管斯本罗先生反对大卫与他女儿的婚姻,但仍是大卫心中的最爱。斯本罗先生突然去世后,留下了胆小、依赖心强而又缺乏技艺的。非常出人意料的是,她几乎身无分文。大卫的收入非常微薄,但结婚的费用还是够了。他满心爱着他那个像孩子似的妻子多拉,她也认为自己的确是这样。他发现,她快乐无忧的天性没有任何害处,倒给他带来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他力图让她改变孩子气十足的天性,变得成熟一点,结果毫无成效。他也就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一结果,并且仍然很喜欢她那副迷人的样子。这时,尤利亚·希普设法以欺诈的方式迂回钻营,成了维克菲尔先生的合股人。之后,他就完全控制了整个业务。考虑到密考伯可能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希普雇佣他为职员,但薪水非常微薄,以至于密考伯先生不得不老是从希普那儿借些钱。希普利用这一层关系,胁迫密考伯先生帮他干一些骗人的勾当。 一年后,密考伯先生在坎特布雷会见了大卫和他的姨婆。他们发现大卫对尤利亚·希曾这个阴谋家充满了正义的蔑视,准备彻底地揭发他,并且立刻用最有效的方式付诸了行动,终于使贝西·特洛乌德收回了投资。维克菲尔先生和密考伯先生完全履行了信约,最终彻底地摧毁了希普。 “我的花朵”──大卫常爱这么称呼他的多拉。后来证实她的确像花朵一样纤弱。尽管他以最温柔的心小心呵护,她还是凋谢了,最后离开了人世。 跟以往的困难时刻一样,是阿格妮丝·威克菲尔发自内心深处的同情抚慰了他的痛苦。受她的影响,大卫准备去国外待一段时间。这时,贝西·特洛乌德为了感谢密考伯先生帮她收回她的财产,决定拿出一笔钱帮他在澳大利亚重新开创事业。全家人兴高采烈地接受了这项建议,准备与阿格妮丝和她忠实的伯父乘同一条船前往。阿格妮丝最终回到伯父的身边,他同她一起到遥远的殖民地去开始新的生活。 在告别老友们之前,大卫再次来到亚摩斯,最后亲眼目睹了艾米莉的不幸遭遇。猛烈的大风暴将一艘刚离港口的船只击成了碎片,只看见起伏的波涛间仍有一人紧紧地抱住桅杆。海姆奋不顾身地跳下海去试图将那个人救上岸来,可意想不到的是,当那个人的尸体被冲上岸时,他们看到那竟然是史蒂尔福斯。 大卫在国外待了三年后又回到了英国。他逐渐认识到阿格妮丝始终是他指路的明灯,并且主宰着他的心灵。贝西·特洛乌德担心大卫仍不明白阿格妮丝对他的情感,就坦率地告诉他,她有理由相信阿格妮丝该结婚了。因此,大卫下定决心,不管他自己的感情会付出什么代价,他都要去告诉阿格妮丝:只要她能获得幸福,不管怎样他都会使她高兴。很快他就发现,她心中除了他并没有别人,并且她未来的幸福也就是他的幸福。 几年又过去了,他们家里增添了群孩子,大卫感觉阿格妮丝仍像以往一样,是他心灵中的神圣。 (三)必修一教材(89-91页)中的主要情节 (1)遗腹子大卫与母亲相依为命,女仆佩葛蒂十分爱护他。 (2)继父默德斯东凶残、贪婪,来做管家的姐姐更为冷酷。 (3)大卫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母亲不敢救他,只有佩葛蒂半夜时悄悄来安慰他。 (4)母亲被继父折磨死后,大卫被继父送去做童工,磨难中他找到了唯一的亲人姨婆,姨婆培养他后来成为一名作家。 (5)佩葛蒂的哥哥是位善良的渔民,收养了两名孤儿:外甥女艾米莉和侄儿海姆。 (6)大卫长大后带同学、富家少爷史蒂尔福斯去佩葛蒂先生家玩,史蒂尔福斯却趁机诱骗即将与海姆结婚的艾米莉私奔了。 (7)佩葛蒂先生在大卫的带领下找到史蒂尔福斯的家,但史蒂尔福斯的母亲断然拒绝了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 (8)佩葛蒂找回了被抛弃的艾米莉,带他移民到澳大利亚,她终生未嫁,成为一个热心助人、受人尊敬的人。 (9)渔民海姆有一天下海去抢救一艘在暴风雨中将要沉没的船只,风浪中他认出了正在挣扎的史蒂尔福斯,为了救他,两人都被大海淹没了。 (10)大卫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狄更斯以自己父母为原型塑造的。 (11)大卫的道德观念和健全人格是在姨婆的帮助下确立起来的。 (12)大卫的第一次婚姻是盲目的,他娶了娇小姐多拉。病逝后,他最终娶到了理想的伴侣阿格妮丝。 三、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小说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默德斯东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艾米莉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维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在人物的塑造上,大卫·科波菲尔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阿格妮丝也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既坚韧不拔地保护着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着饱受挫折之苦的大卫。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他们都是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这种思想的形成与狄更斯个人的经历和好恶是分不开的。他始终认为,处于受压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远胜于那些统治者、压迫者。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小说中许多普通人如渔民佩葛蒂、海姆,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一颗诚朴、善良的心,与富有的史蒂尔福斯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这种强烈的对比还反映着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部小说里各类主要人物的结局,都是沿着这种脉络设计的。如象征着邪恶的希普和斯提福兹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归宿。狄更斯希翼以这样的道德观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罪恶,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很有功力,尤其是亚摩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人物形象赏析 (一)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大卫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后因受继父的虐待而死去。他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备受摧残,之后又被送到工厂当学徒,因为不堪忍受屈辱的地位,他离开了工厂到姨婆家,姨婆抚养他,让他学习法律,他的性格也在苦难、挫折中成熟,最终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后来成为一名作家,并与心爱的女友结婚。 在他曲折坎坷的一生中,虽然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忧伤的时刻和消沉的日子,但姨婆的话”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做伪,决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 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二)女性形象。 在狄更斯笔下,《大卫·科波菲尔》成功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品德的女性形象:贝西姨婆、阿格妮丝、佩葛蒂、克拉拉、多拉、默德斯东小姐、密考伯太太、艾米莉……贝西姨婆与默德斯东小姐的对比,克拉拉、多拉与阿格妮丝的对比更使她们栩栩如生,对贝西姨婆、阿格妮丝、佩葛蒂的爱就更深一层,对默德斯东小姐更是恨之入骨,对多拉、克拉拉既同情又气愤。 大卫童年的灾星、继父的姐姐默德斯东小姐的性格特点是极端冷酷和残忍。从一出场就奠定了她这种性格:面色阴郁,皮肤黝黑,声音男性化,两道浓眉连在一起,她的钢制钱包合上的时候,咔哒一声,像是狠狠地咬谁一口,在狄更斯笔下,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成了活的,她打扮时用钢制手铐和铆钉,这都是这位冷血的钢铁女人的性格写照。默德斯东小姐是一个十足的男人婆,她讨厌男人,却长着男人的脸孔,没有女性的温柔,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她和她弟弟一直折磨可怜的克拉拉,并把大卫看成眼中钉,用各种手段折磨大卫,造成大卫童年的苦难。以后,在朵拉的家中又出现了她阴郁的影子。 贝西姨婆在某些方面与默德斯东小姐有相似之处,但她们有本质的不同:贝西姨婆脾气古怪,她对驴子非常敏感,驴子从门前草地经过是她一生最为气愤的。她特立独行,敢说敢干,不顾世俗的眼光,略带男性气质,偏重理性,但是贝西姨婆博爱、善良、仁慈、心软、重感情,虽然她讨厌男孩,但是大卫投奔她后,她又收留了大卫,并把默德斯东姐弟骂得痛快淋漓。她对大卫的教导: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这可以成为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座右铭,在她的抚养爱护下,大卫健康成长,并成为一位著名作家。贝西姨婆可怜迪克,收留他,欣赏他,给他舒适安逸的生活,她是珍妮的监护人,还监护其他一些人,教育他们,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她对那么疼惜与宠爱,一点也不嫌弃她,还给她起了可爱的名字:小花。 贝西姨婆对她的丈夫仍然没有忘怀,即使他抛弃了她,另寻新欢,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浪荡人,但他只要来向贝西姨婆要钱,她就会给,虽然受他的威胁,但这也说明贝西姨婆重感情、有情义。贝西姨婆是一个很有头脑、很能干的女人,她了解许多商业活动,她在破产时隐瞒了两千英镑的财产,她故意这样做,为了锻炼大卫,让他学会适应困境,战胜困难,能够承担生活的重任。那段时间给了大卫很好的锻炼,靠自己的努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不负贝西姨婆的一番苦心。贝西姨婆虽然脾气古怪,性情奇特,但她的品德却令人尊敬,值得信赖。 克拉拉与多拉也是极为相似的。她们都非常年轻、漂亮,天真幼稚,孩子气很浓,很善良。她们的不同在于: 克拉拉(大卫的母亲)的命运更为悲惨一些,结婚才一年丈夫就去世了,第二任丈夫默德斯东又是那样一个冷酷、贪婪、残暴的商人,他与克拉拉结婚完全是为了金钱,而天真单纯的克拉拉并没有察觉到,再加上默德斯东小姐的折磨,她没有了任何自由,连疼爱自己孩子的权力都没有,最后在忧愁、孤单、担惊受怕中凄惨的死去,竟没有与相依为命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但是,克拉拉并纯粹是一个玩具娃娃,她有知识有学问,可以自己教大卫,她也能够管家,家庭料理地不错,她还有一个很好的佣人兼朋友──佩葛蒂。 多拉是幸福的。大卫那么爱她,捧在手心里,装在心坎里,又有贝西姨婆的呵护与照顾,阿格妮丝的喜爱。不过本人却令人失望,她除了一个优点──漂亮(在大卫眼中)以外一无是处,她虚幻盲目,不切实际,没有实际生活能力,没有任何经验,她只是一个宠儿,一个玩具娃娃,她把家弄得鸡飞狗跳,一塌糊涂,却不思进取,不愿改正,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博得那么多人的喜爱,除了善良和自知之明,她几乎没有可取之处,但她也是不幸的,一棵小花过早的枯萎了。 阿格妮丝无论从容貌、品德、学识、思想,她几乎都无可挑剔。她美丽端庄,大方得体,温柔善良,恬静稳重,体贴周到,有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宽容博爱的心肠,她是大卫的精神依托,美丽天使,任何人都会为有这样一个知心朋友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阿格妮丝从小就是父亲的管家和精神慰藉,由于对父亲的爱,她过早的成熟,并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为了父亲她不得不讨好希普这个卑鄙小人,但是她是决不会屈服于希普的,不会让希普的险恶目的得逞的。阿格妮丝虽然没有过多和史蒂尔福斯接触,但却能从一件件小事中判断出他在大卫身边的危险,她的洞察力是敏锐的,与大卫对史蒂尔福斯感性的崇拜相比,阿格妮丝是理智的。阿格妮丝对大卫的爱是深沉的长久的,她一直在默默地爱着大卫,只不过大卫反映迟钝,而且对爱情的追求是盲目的。“强扭的瓜不甜。”“夫妻之间没有比志趣不合更大的分歧了。”斯特朗太太的这句话在大卫心中掀起了波澜。在死后,在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之后,在海外历练数年之后,大卫终于明白了他对阿格妮丝的爱,他们结婚了,他们的爱是建立在磐石之上的。盲目的爱情是不长久的,细水长流的爱情才是坚不可摧的。无论在事业上、生活上,阿格妮丝都是大卫理想的伴侣。  在大卫的成长经历中,不能不提到的还有一个人──佩葛蒂,大卫的老奶妈。她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童年的大卫在她的照顾和陪伴中幸福快乐的成长,成年后的大卫仍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佩葛蒂对大卫母子俩忠心耿耿,既是仆人又是亲人,在大卫被继父打得遍体鳞伤之后,锁在房里,母亲不敢去看他,只有佩葛蒂顺着锁眼去安慰他。无论在哪里,她总是把大卫照顾地很好,她的家永远有大卫的位置。她对大卫的爱是那么真挚、淳朴,她心地善良,她所有善良淳朴的人,她也很能干,家务井井有条。 (三)其他人物 博爱善良淳朴的佩葛蒂先生,勤劳能干诚实的海姆,他们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被生活所迫流离失所但乐观开朗的密考伯夫妇,善良朴实的特拉德,与贪婪冷酷的默德斯东姐弟,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小人希普,奸诈阴险的纨绔子弟史蒂尔福斯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海姆与史蒂尔福斯的死截然不同,史蒂尔福斯的死是他奸险行为的报应,而海姆是狄更斯博爱宽容人道主义理想的最高体现。 密考伯(狄更斯父亲的原型)是大卫做童工时的房东,后来成了大卫的忘年之交。他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几次身陷囹圄。他天生爱慕虚荣,喜好挥霍,不切实际、不肯脚踏实地,他经常负债累累。在他因欠债被关进塞德克的王座法院监狱时,他曾告诫大卫:”一个人要是每年收人二十镑,花掉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就在他刚经过这样沉痛的仟悔后,他又马上向大卫借了一先令买啤酒喝,并又变得高兴起来。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此外,他又有善良正直的一面。他在给希普做秘书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挺身而出,揭露了希普陷害维克菲先生并导致贝西小姐(贝西姨婆)破产的阴谋,贝西小姐为感谢他,资助他去了澳大利亚,他在那儿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有了一个好的结局。密考伯这个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尤其是其”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使他成为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密考伯”甚至作为一个单词被收人普通的英语词典中,可见这个人物塑造之成功,其影响之大。 五、人物个性解读 (一)大卫眼中的史蒂尔福斯 可以说大卫其实很崇拜史蒂尔福斯,但是史蒂尔福斯却是个外表漂亮、内心卑劣、诱骗爱弥丽的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者。他桀训不羁性情暴躁。他在这里主要有四害:一是陷害麦尔先生失业,第七章中:梅尔先生说:“詹姆斯·史蒂尔福斯,我对你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你有一天会为你今天的行为而羞耻。眼下,我决不愿把你看作我的朋友,也不愿把你看作我关心的任何人的朋友。”二是毁容了切特小姐。第五十六章中:“由于你为他骄傲而给他的娇惯纵容,他是什么时候干的,使我一生都毁了容吗?看着我,我到死都带着他极其冷酷的痕迹;为你把他弄成这样去呻吟,去叹息吧!”切特小姐对他又爱又恨,三是诱骗艾你丽毁了她家的幸福。四是背叛了大卫的友谊。 那么为什么大卫曾那么崇拜他呢?我们来看他们相识前∶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默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佩葛蒂的哥哥家里。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后父与他的姐姐待他十分恶劣,将他送去可怕的寄宿学校,遭受魔鬼校长的“教育”。这时他才八岁,刚入学被挂上一个牌“小心咬人的”牌。当他被带到史蒂尔福斯前时,文中写道:不过,直到史蒂尔福斯来后,我才算真正被学校接受了。他以学问大者而著称,长得也很帅气,至少比我年长六岁,我被带到他面前就像被带到大法官面前一样。在操场的一个棚子里,他仔细问了我所受的惩罚,然后很得意地斟字酌句发表了他的意见——“真太不象话了。”就为这,我从此死心塌地向着他。其实大卫对自身的遭遇很想反抗,可是他能吗?因此当史蒂尔福斯对他说了句“太不像话了”时仿佛那是在替他出了一口气,史蒂尔福斯的威望的话语替他讨了个公道。而大卫对他的出身他的遭遇处境很又自卑,有一种心理的害怕感,缺失安全感,他需要一个强健的勇敢的保护神,这个神就是史蒂尔福斯,不过史蒂尔福斯并不是他想象的保护神那样,真实保护他,只是大卫心中的一个希望梦想。那时大卫就把钱给了他保管,说是保管其实是史蒂尔福斯帮他怎么用,怎么用他的钱一起大家乐,说到底是怎么让自己乐。明明是在利用别人却能让别人不知道还乐此不彼的是史蒂尔福斯的聪明点,也是他卑劣所在。但是那时的大卫已一心认为他就是他的保护神。他不仅给钱他保管,而且熬着眼困也要给史蒂尔福斯讲故事。那时史蒂尔福斯在那学校有很高的威望,他不怕凶残的校长,还得到校长女儿的芳心。麦尔先生失业时他还代替他上课他是那里的大王。在大卫的眼里他很有才华,好象什么也难不倒他,待人很好的,口才也很好。这一切使得大卫开始崇拜他。其实大卫的眼里史蒂尔福斯的高大形象就是他所希望的自己达到的高大形象。他仍是个男子汉他要独立要自强起来。这也是狄更斯在这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是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大卫对史蒂尔福斯的崇拜其实就是他的理想形象的追求,是不屈不挠的奋斗。直到他重遇史蒂尔福斯竟高兴得流泪,史蒂尔福斯说他“你真是一朵雏菊呀。日出时田野里的雏菊也不比你更嫩呢!”大卫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令史蒂尔福斯觉得可爱,即使是阿格妮丝也改不了这点,直到最后的真相大白令他痛苦。 而面对史蒂尔福斯的死,大卫却显得相对的平静,为什么呢?史蒂尔福斯的死也是狄更斯的特意安排,反映着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再看这时的大卫已经是经历了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有成人后的生活波折,如姨婆贝西的破产,爱情的磨砺,婚姻的失败,工作的磨练,还有的逝世等的变幻,他已经真正的成长独立而且这些变幻中他已经看清了许多人事。但他仍保积极向上的心,且有了坚强的信念。但是不管如何大卫眼中的斯提福兹仍是他崇拜的,他心中那高大的形象,他的一个理想的景仰,那个形象像一尊墓碑永垂不朽,不会毁灭。在他的眼中真正死去的是那个卑劣的史蒂尔福斯,那个他眼中的史蒂尔福斯并不离去。由此,我们思考,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常与自身有关,我们很易以自身为尺度,去掂量别人的轻重,并进行重新的建构。大卫眼中的史蒂尔福斯是以他自身的需要希望来建造的。幸运的是他的希望建造即是他眼中的史蒂尔福斯,给他孤苦辛酸的儿童时期指明了路标,使他有了个坚定信念而积极向上。 (二)多拉的死 多拉一朵娇嫩的小花儿。由于她很小失去了母亲,他父亲百般疼爱她,且请了刻板的斯通小姐照看她,还自认是她的贴身密友。多拉,其实很凄苦,首先是从小失去母爱,,再是有不懂如何爱女儿的父亲,他父亲很疼爱她可是他只是给予她物质上的满足,从没真正关心和理解女儿的真正心灵的需求,没为女儿的将来准备好,讽刺的是他认为刻薄严肃的斯通小姐就是她的贴身密友。孤独的多拉,老被闷在屋中,整天有一条狗叫“吉普”陪着,只能对狗言语,她很讨厌斯通小姐,可是又常受她监视着。因此她的性情孤僻,忧郁,心灵脆弱不已。人们把她当玩具,特别是她父亲死后寄住在她两个姑姑家时,她只是他们的娱乐玩具,连姨婆也叫她小花儿。她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相比,几乎是同样的命运,但是多拉更自卑,她们的身世性情相似,可是在才学上,林黛玉很有才情,可是多拉除了美丽,就连基本的帐本计算也乱了头脑,在和大卫结婚后管理家务上,一方面是她的能力不行,令一方面是她的自卑使然,她认为自己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娃娃太太”怎能支使他的仆人干活呢?最后他们的家务事一团遭。多拉你仅仅是一朵娇嫩的小花儿。而大卫对多拉的爱是热烈的,首先是对她的美丽容貌,“我觉得她不是一个凡人。她是一个仙女,一个西尔斌,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没有人见过的什么,人人想要的什么。我立即陷入了爱情的深渊。在深渊的边上,没有停留;没有向下看,没有向后看;我还没来得及对她说一句话,就头朝下跌进去了。”再有就是对她的娇小的爱这使他得到优越感;而最重要的是多拉有着和他相似的自卑孤独的性情,他们在对方找到了自己可是这也是他们的致命点;还有的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可是他们又都不能给对方所需,而且大卫真正需要的是能给他指明道路的,能给他精神安宁的给他主意的,也就是像阿格妮丝那样的一生的伴侣—妻子。他希望妻子一方面要依赖他,而又希望她能管理好家务;在事业上、生活上给点帮助的贤内助,当然前提要自己爱她。而多拉呢?除了美貌外只是个头脑简单的“娃娃太太”,万事依赖大卫,不会管理家务,连仆人也不敢说他们一声的,受不了半点的惊吓,半点的变化的一朵娇嫩的小花儿。他们的矛盾主要在结婚以后,那时大卫对史蒂尔福斯的崇拜受打击,开始迷糊他的明灯。这时候他们的矛盾更尖锐。他们的家务事一塌糊涂。大卫先对多拉进行开导过,帮助过,多拉也试着努力过。可是,矛盾还是那么的现实。大卫开始痛苦,最后他只有妥协,尝试着自己去适应多拉,可是在现实面前很多的时候让人痛苦难奈。大卫开始怀疑,是否对错,后悔?而多拉忧郁的心开始敏感多愁更惊怕。在读到这章时我在想这个矛盾会怎样的恶化呢?怎么解决呢?大卫会怎么样呢?这样的婚姻能维持多久呢?爱情在现实中,在婚姻里会怎么样呢?毕竟爱情不等于婚姻不等于现实。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作者作了个巧妙的安排。多拉死了,一个生活很悠闲的人受着疼爱的人,不曾为生计奔波的人竟病死了。她的病很微妙,就是有一天突然腿脚行动不方便,跟着就是不断的身体虚弱,最后死去。她的死像鲜花般慢慢的静静的凋谢,像烟火慢慢的流逝。多拉的死当然给大卫带来很大的打击,如堕五里云雾。这个忧伤还有大卫所遇的其他事情,让他痛苦不已,后来他只有出国,在离国旅途中他冷静了很多沉淀了很多,化解了许多,最后他发现了真正属于他的他真正追求的爱,他找准了他的明灯。终于又鼓起勇气获得了自己的另一份幸福。细想多拉的死,是一个美丽的转折,因为就多拉来说,这样的婚姻这样的结合这样的心境,她已是无能生活下去。在这有着万般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却暗藏着一颗敏感的忧伤的惊怕的心这已经是一个不协调,而她自己对生活下去也感到惧怕,她害怕衰老。同时他跟大卫的矛盾也在明显推进。他们其实已经开始看到大家的痛苦,他们的苦苦相煎。其实也可以说多拉的死是一个解脱,对她自己对大卫都是一个解脱。他们的婚姻是一个错误,像姨婆说的“瞎眼呀”最后她死时,说的留给大卫的礼物就是“阿格妮丝”了。原来多拉也知道,真正的适合大卫的,能真正给他幸福的只有阿格妮丝。而从狄更斯写作来说,他做的这个安排,可追究到他的自身生活境遇。他的婚姻:24岁时与报社出版人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结婚,由于性格和趣味上的差别,给他的创作、特别是晚年的生活带来了不幸。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恼,以及对改变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健康。这个安排,可以说就是他自身的写照,也是他对婚姻爱情的一个高度阐析。同时又表达了他对美满婚姻的渴求和向往。是他的一种寄托。多拉的死安息了自己,放生了大卫,成全了大卫真正的幸福。使大卫更安静下来认清自己,重新找回自己的感情,并更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一个牺牲一个成全。而阿格妮丝也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既坚韧不拔地保护着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着饱受挫折之苦的大卫。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他们都是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这种思想的形成与狄更斯个人的经历和好恶是分不开的。他始终认为,处于受压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远胜于那些统治者、压迫者。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小说中许多普通人如渔民佩葛蒂、海姆,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一颗诚朴、善良的心,与富有的史蒂尔福斯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安妮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这或许是我们当今最主流的对女性的审美标准之一吧!但最重要的是故事还告诉了我们另外一个道理,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也许就在你的身边,而你并未及时察觉,不要等到失去,才知道它的珍贵。科波菲尔与阿格妮丝的爱是幸运的,那么生活中的我们会不会那么幸运呢? 大卫与多拉的悲哀其实可以用现实来改写,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做更坚强的大卫,作品中的大卫其实已学会适应多拉,已有了希望,问题就是在多拉。说到多拉这朵头脑简单的美丽小花儿,我们就应该思考到教育方面,我们教育儿女,不仅要重视他们的行为礼义,心理发展更现实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生活能力的着重培养,多拉“病”就在生活能力上,这是造成所有“病症”的源点。而且她严重缺乏奋斗力。学简单算账被搞的头脑涨,不一会就思维跑到她的狗“吉普”上,放弃了。让她管家务更让人气愤。最后她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当然会淘汰出局,而她的爱情婚姻还能拿什么来拯救。由此更好地存活于当世,不被淘汰出局,我们要更注重个人能力特别是生存能力的培养。我们更需要走出传统观念的局限。要具有开创精神。不要再有不会吃鸡蛋、不会洗衣服的大学生。同样我们学习不能仅仅是仅限于书本中,更是在于生活中,我们要不断拓展学习锻炼的平台,要提高自己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 (三)痛快的一巴掌 这部作品中最让人痛恨的是尤利亚·希普 希普这个伪善者了。他玩弄阴谋,伪造证件和签名,不仅夺取了维克菲尔的财产,还企图占有维克菲尔的独养女儿阿格妮丝;他对人点头哈腰,用以掩盖内心的奸诈、阴险;他利用密考伯先生的穷困,诱使他充当自己玩弄阴谋的工具。但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在密考伯先生的仗义揭发下,终于身败名裂,进入监狱当了囚犯。作品中第四十二章:作恶,看了这章我很为大卫给希普的一巴掌感到痛快。在这里大卫已知道希普他玩弄阴谋,伪造证件和签名,不仅夺取了维克菲尔的财产,还企图占有威克菲尔的独养女儿阿格妮丝。这次他竟利用大卫和维克菲尔并设下圈套欲挑拨离间博郎特夫妇的关系,多么卑鄙的行径,在这里狄更斯给他一巴掌真是令人痛快,如果等到最后米考伯揭发他时再打就不够分量。作者以希普这个形象告诫人们不要玩弄阴谋诡计,否则决不会有好下场。但狄更斯对于这样的坏蛋仍然幻想用人性的感化使他吸取教训,改过自新,因此,在作品的最后,使他当上了一个“模范囚犯”。可是在最后的忏悔中,狄更斯对于这样的坏蛋幻想用人性的感化使他吸取教训,改过自新似乎并没得到希望的结果。 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希普的活只令人感到作茧自缚,人何必要自己苦役自己呢?而希普的苦役又是来之于他自己认为的卑贱之中。在现实社会,一个自轻自贱的人已无法屹立这个世态之中。我们现在只说,“低调做事,高调做人,或者是低调做事,低调做人。”这些活着方式是相对积极的一面。它在于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平凡却不平庸,谦虚谨慎。说白点就是很有料却深藏不露的样子。这种人暴发力很强,也很容易让人信服,显得深沉不可测。而那些确实很有才的闪于外表的常易让人感刺眼,且易觉他快江朗才尽、江山不再,从而常对其进攻,欲逼其上梁山感。这是处世艺术,当然看个人选择,但不管如何我们都不要忘了最根本——人活着的意义。像汶川的地震灾害让我们再次重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我们是否都应该再安静下来,思考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的生命状态,再次感谢生命,思考人生。 六、精彩片断节录 连我这外行的眼睛也看出,那条破船就要裂开了。我看见它在中间裂开,桅上惟一的人的性命系于一发了。他依然紧抱住船桅。他头上戴有一顶奇特的红便帽——不像水手的便帽,却有比较鲜艳的颜色;因为分隔生死的几条下陷的板子转动了,漏水了,他那预告死亡的丧钟响了,我们大家都见他摇摆那顶便帽。我当时看见他那样做,我觉得我就要精神错乱了,因为他的动作使我记起一个过去的亲爱的朋友。 海姆独自站在那里看海,后面是屏息的寂静,前面是那暴风,等到有一个大退浪时他回顾了一下那些握着紧系他的身体的绳子的人们,随着浪头冲进去,立即与海水搏斗起来,与高山一同腾起,与深谷一同下降,消失在泡沫下面;终于又被拉到岸上来。他们赶快把绳子收进来。 他受了伤。我从我站的地方看见他脸上有血;但是他绝没想到这一点。他似乎匆匆忙忙地教他们把他放松一点——也许这是我从他的胳臂的动作上推测出来的——然后像先前一样出发了。 这时他向破船前进,时而随高山上腾,时而随深谷下降,时而没入起伏的泡沫,时而浮向岸的方向,时而浮向船的方向。他艰苦地勇敢地挣扎,距离算不了什么,但是海和风的力量使得那挣扎可怕。他终于挨近那条破船。他离得那么近,再向前迈进一步,他就可以抱住它了。就在这时,一股绿色的高山一般的海水,由船的那一面移向岸上,他似乎一下子跳了进去,船也不见了。 当我跑向他们收绳的地点时,我看见海里有一些旋转的木片,仿佛不过打破一只桶子。每一个人的脸上现出惶恐的神色。他们把他拖到我脚前——没有知觉——死了。他被抬进最近的房子里;这时没有人拦阻我了,我留在他身旁,忙着用尽一切急救的方法;不过他已经被那大浪头打死,他那宽厚的心也永远静止了。 (选自董秋斯译《大卫·科波菲尔》第五十五章——飓风,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第1版) 赏析:这个片断是小说的高潮,也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作者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写出的惊险片断,使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渔民形象,他外表笨拙、羞怯,为人木讷、憨厚,没有受过教育;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他那高尚的灵魂和那颗金子般的心。 七、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1、狄更斯(1812—1870)是享有世界声誉的_____小说家,也是唯一可以与__________比肩的英语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老古玩店》《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2、《大卫·科波菲尔》是“_________体”长篇小说,以大卫的成长史为小说的_____。小说中的房东          夫妇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密考伯夫妇那种 “               、         ”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称做“________主义”。小说的结局体现了作者的道德信念:                。 3、大卫。科波菲尔的女仆(姓名)        是个     、      的人,和一位马车夫     幸福地结婚了。她的哥哥是一位心地善良的渔民,他收养了两名孤儿:外甥女       和侄儿       ,侄儿是个       、       、        的人,为救诱骗了他未婚妻的         而被海浪淹没了。在他面前,这个纨绔子弟显得如此     、      、      。 4、大卫的母亲是个      、     、      的女人,继父(名)        是个      、      的商人。 5、大卫的姨婆脾气古怪,但       、        。她教导大卫        、          、         的话可以成为每一个人的做人箴言。 6、大卫的第一位妻子      是个娇生惯养的小姐,后来病逝,大卫才发现和自己一起长大的      才是自己的理想伴侣,克服了他们婚姻中的一个主要障碍——一个阴险小人       后得以成全。 7、小说采用    人称叙事,通过      的观察,从     的视觉和心理来反映     世界的事实真相。他还善于用     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某些特征。 (二)选择题 1、下列是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B、大卫的后父默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常常责打他。母亲去世后,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基本能解决温饱的生活。 C、大卫·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 D、阿格妮丝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 2、对《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部小说是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 B、文章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C、小说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 D、小细节刻划十分生动传神,环境描写也很有功力,尤其是亚摩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大卫·科波菲尔》中一个善最终战胜恶的故事。 大卫·科波菲尔中一个善最终战胜恶的故事:阴险小人希普企图占有维克菲律师的产业,还企图占有律师的女儿阿格妮丝,大卫的姨婆破产也是他捣的鬼。但最后他的阴谋并未得逞,密考伯揭穿了他的罪恶行径。随后密考伯一家移民海外,并在那里大有作为。 2、请简述大卫·科波菲尔在半年学校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  一次,大卫最喜欢的同学史蒂尔福斯在课堂吵闹,麦尔老师批评他几句,他非但不服管,还污蔑老师是“叫花子”,吵闹声找来了校长,史蒂尔福斯振振有词地揭发麦尔老师的母亲是靠施舍过日子的,校长是势利眼,于是解雇了麦尔老师。大卫为此深深内疚,因为麦尔老师对他很好,而且关于他母亲受施舍的事还是大卫无意间透露的。 3、大卫·科波菲尔的吉神和凶神是谁?怎样认识他们对大卫人生的影响? 大卫生命中的吉神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维克菲律师的女儿阿格妮丝。阿格妮丝是一个聪慧、善良的女子,她代替死去的母亲照顾父亲,而且对待大卫也很友善,帮助了大卫确立健全的人格。直到大卫最终意识到:阿格妮丝才是他最理想的伴侣。所以阿格妮丝是大卫的吉神。  凶神就是上面提到的,仪表堂堂却内心险恶的史蒂尔福斯。他是大卫童年时的好友,但是随着大卫人格的健全和阿格妮丝的提醒,他渐渐意识到史蒂尔福斯是个伪君子。而且史蒂尔福斯诱骗大卫的童年好友——大卫的保姆佩葛蒂的侄女艾米莉在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史蒂尔福斯给大卫的亲人以及朋友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幸,所以他是大卫的凶神。  4、简要分析大卫·科波菲尔这一人物形象。 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曾经是个孤儿。作家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5、为什么说《大卫·科波菲尔》不是生活实录,而是艺术创造?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编写的长篇小说,既然是小说,那当然就不像纪实文学那样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其中的大卫是作者杜撰的一个人物,并不真实存在。只不过是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语气并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而已,更多的还是文学创作,所以不具有那么高的真实性。不过,这部小说当然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6、本书塑造了众多正面和反面的人物形象,你喜欢哪几个、憎恶哪几个,为什么? (1)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曾经是个孤儿。作家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2)佩葛蒂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童年的大卫在她的照顾和陪伴中幸福快乐的成长,成年后的大卫仍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佩葛蒂对大卫母子俩忠心耿耿,既是仆人又是亲人,在大卫被继父打得遍体鳞伤之后,锁在房里,母亲不敢去看他,只有佩葛蒂顺着锁眼去安慰他。无论在哪里,她总是把大卫照顾地很好,她的家永远有大卫的位置。她对大卫的爱是那么真挚、淳朴,她心地善良,她所有善良淳朴的人,她也很能干,家务井井有条 (3)默德斯东小姐是大卫童年的灾星、继父的姐姐。她的性格特点是极端冷酷和残忍。从一出场就奠定了她这种性格:面色阴郁,皮肤黝黑,声音男性化,两道浓眉连在一起,她的钢制钱包合上的时候,咔哒一声,像是狠狠地咬谁一口,在狄更斯笔下,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成了活的,她打扮时用钢制手铐和铆钉,这都是这位冷血的钢铁女人的性格写照。摩德斯通小姐是一个十足的男人婆,她讨厌男人,却长着男人的脸孔,没有女性的温柔,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她和她弟弟一直折磨可怜的克拉拉,并把大卫看成眼中钉,用各种手段折磨大卫,造成大卫童年的苦难。以后,在朵拉的家中又出现了她阴郁的影子。 7、了解、记忆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主题等知识: (1)大卫·科波菲尔: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2)“密考伯主义”:密考伯“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被称作“密考伯主义”。 (3)姨婆:脾气古怪,嫌恶如仇,她说出了做人的箴言:“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 (4)小说的主题:民主思想,善恶必服。 (5)全书始终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    教学活动

《大卫·科波菲尔》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大卫·科波菲尔》

1《大卫·科波菲尔》导读 一、狄更斯简介 狄更斯(1812~1870),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发表于1854年,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发表于1859,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狄更斯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他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国作家。 《大卫·科波菲尔》(1850)是狄更斯最重要且耗费心血最多、篇幅最长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是他“最宠爱的孩子”,曾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欧古典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在狄更斯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更清晰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是作者亲身经历、观察所得和丰富想象的伟大结晶。作者通过大卫悲欢离合的一生,多层次地刻画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善良纯洁、奋发向上的大卫最终实现了他的生活目的,达到了精神上的幸福和谐。 二、《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情节概述 (一)主要人物 1、大卫·科波菲尔:小说主人公,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 2、阿格妮丝(爱格妮斯·威克菲尔)。大卫儿时寄住人家的女儿,端庄高尚、温柔聪慧,后成为大卫的第二任妻子,自幼给予大卫以精神上的帮助,一直做他的“指路明灯”。 3、多拉(朵拉·斯潘洛):大卫的第一任妻子,大卫曾就职的斯潘洛-乔金斯事务所创办人斯潘洛先生的女儿,单纯痴情、温顺活泼,但不幸早逝。 4、贝西(贝特西·特洛伍德):大卫的姨婆,内心慈祥、外表严峻,教导大卫“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伪,决不可残酷无情”。 5、佩葛蒂(克莱拉·佩格蒂):大卫家的保姆,善良忠厚、勤劳温顺,后嫁给老实而又有些吝啬的赶车人巴基斯。 6、佩葛蒂先生(丹尼尔·佩格蒂):佩格蒂的哥哥,渔民,为人善良宽厚、仁爱无私。后为了外甥女的名誉,移居澳大利亚。 7、特莱得(托马斯·特雷德尔):大卫在萨伦学校时的同学,淳厚正直、真诚勤恳、乐于助人,后开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并娶聪明漂亮的牧师之女苏菲为妻。 8、密考伯(威尔金斯·米考伯):大卫的忘年交,一个典型的无远虑而有近忧的人,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几次身陷囹圄;他同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总幻想有一天发大财,但天生爱慕虚荣、喜好挥霍的他,总是入不敷出。后因帮助维克菲尔等人夺回财产而得到资助,在澳大利亚致富后还清了所有欠债。 9、史蒂尔福斯(詹姆斯·斯蒂福恩):大卫在萨伦学校时的同学,富家子弟,傲慢自大、冷酷自私,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在校时曾赶走出身不好的麦尔(梅尔)老师,后又玩弄了艾米莉的感情,在与母亲关系僵化后离家远游,终被淹死。 10、希普(乌利亚·希普):曾是维克菲尔律师事务所的小文书,经常自命卑微,后伙同母亲以卑鄙狡诈的手段操纵了事务所的业务,并将维克菲尔先生迫害得几乎走投无路。后来,恶行被其雇佣的密考伯先生揭发出来。最终,他因诈骗银行而被判处终身流放,在狱中他又摆出那副卑微的嘴脸,还被评为模范囚犯。 11、默德斯东(爱德华·谋得斯通):大卫的继父,他和他的姐姐贪婪阴险、心狠手辣,经常教导别人要坚定,最终却把别人整治的毫无地位与尊严。大卫的母亲本是个温柔单纯的人,她在默德斯东姐弟的教导下,没多长时间便撒手人寰;而大卫则遭致毒打、歧视,并在母亲死后被迫独立生活。 12、克里克尔:大卫最初就读的萨伦学校的校长,坚信“棍棒底下出英雄”,经常残忍地责打学生。大卫和特莱得都曾被他狠毒地打骂过。后成为米德尔塞克斯的治安官,还邀请大卫见识一下他正在实行的一种单人囚禁的监狱监禁制度。 (二)主要情节再现 小说的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在他父亲死后六个月生下的,故事从他出生时写起。他那位生性偏执的姨婆贝西小姐来到了他家里,但是,当她得知这孩子是个男孩并且不能继承她的姓氏时,她便像突然来到一样,又突然间离去了。大卫的母亲身边只有一位纯朴忠实的女仆佩葛蒂,她感到非常孤独。佩葛蒂毫无身材可言,她是如此肥胖,以致每当她穿上长外衣,稍一用劲,身后的纽扣便会崩落。 然而,不管怎么说,大卫的母亲克拉拉却年轻漂亮,她很快又嫁给了冷漠的默德斯东先生。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不仅冷漠,而且还恶毒残忍。在母亲结婚的日子里,大卫和佩葛蒂被送到亚摩斯的佩葛蒂的哥哥家。在那里,大卫和佩葛蒂先生的外甥女小艾米莉和侄儿海姆住在一条废弃的旧船上。现在,这艘旧船变成了他最愉快、最温暖的家。小艾米莉以她那讨人喜欢的样儿变得对他越来越亲近了,就像对那位与她同住的诚实的渔民伯父一样。 一回到家里,大卫立刻便成了他继父极其嫌恶的对象。因此,他被送进了萨尔寄宿学校。在那儿,他的痛苦仍然继续着。那个校长克里克尔,毋宁说是个恶棍。他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就是恶毒地处罚无助的孩子。大卫在学校生活中的一点儿欢乐就是和史蒂尔福斯的交往。他是个漂亮活泼、充满朝气的男孩,有和人人交朋友的特殊才能。但是,由于大卫的母亲忍受不了她丈夫无休止的暴虐而悲惨地去世,他的学校生活也因而突然终止了。佩葛蒂被解雇了,那个驿马车的车夫巴基斯对她的求婚只是请大卫给捎去了一个口信:“巴基斯愿意。”最后,他竟成功地赢得了佩葛蒂的芳心。 度过了几个月完全无人照顾的生活后,大卫又被送往伦敦,在十岁那年,他进了一个破旧的货栈当童工。那是酒商摩德斯通和格锐比开的一家铺子。由于一起干活的伙伴米克·华克尔和赛白粉·马铃薯十分令人讨厌,干活的时间又长,弄得大卫又饿又累,生活在无休止的痛苦中。他寄宿在威尔金·密考伯的家里,与他家的许多孩子挤在一块儿。密考伯先生生活贫苦,钱总不够用,但他一直期望着转机的出现。他总是絮絮叨叨的,时而坚信命运之神最终会对他笑脸相迎而振作起精神,时而又因命运之神突然莫名其妙地离去而落入绝望的深渊。大卫逐渐变得真诚地喜欢上这对夫妇。大卫是如此地喜爱他们,以至于当密考伯因还不上债而被送进了监狱,大卫不得不去寻找新的住所时,他感到无比的孤独。于是他决定逃跑,去寻找住在多佛的贝西·特洛乌德姨婆。他从未见过她,只是小时候听说过她。 姨婆收养了他,并把他送进了坎特布雷的学校。他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和代理人维克菲尔先生的家里。维克菲尔的女儿阿格妮丝是个真诚善良、始终不断地鼓励他前进的人。在这儿,他也接触了威克菲尔的书记尤利亚·希普,他是个“挺卑贱的人”,长着一张死灰色的面孔,一脑袋胡萝卜色的短连头发,一对红眼睛时常流露出一股不加掩饰的古怪神色,似乎对大卫永远充满着戒备。他那种奴颜婢膝的谦恭和握手时那又潮又粘的手掌,都让大卫不由得感到厌恶和难以信任。 大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决定做一个代诉人,并进入了斯本罗律师事务所工作。他很快便深深爱上了斯本罗先生那令人神魂颠倒的美丽的女儿多拉。她回应了他的爱情。当听说佩葛蒂的丈夫去世的消息,大卫立刻匆匆赶去亚摩斯安慰他的老阿姨。小艾米莉是她的老伯父极为疼爱的宝贝儿,就在她再过几天就要成为海姆的新娘时,却跟上史蒂尔福斯私奔了。她被他的一派花言巧语所迷惑,轻信了他会“娶她为妻”的承诺。艾米莉现在仍然满心羞愤和屈辱,她恳求伯父原谅。大卫一直认为是他首先把史蒂尔福斯带到亚摩斯来的,所以内心深为不安。 当他回到伦敦时,发现他姨婆已失去了大部分财产,这使得大卫不得不将他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做一些抄写工作,以增加收入。 尽管斯本罗先生反对大卫与他女儿的婚姻,但仍是大卫心中的最爱。斯本罗先生突然去世后,留下了胆小、依赖心强而又缺乏技艺的。非常出人意料的是,她几乎身无分文。大卫的收入非常微薄,但结婚的费用还是够了。他满心爱着他那个像孩子似的妻子多拉,她也认为自己的确是这样。他发现,她快乐无忧的天性没有任何害处,倒给他带来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他力图让她改变孩子气十足的天性,变得成熟一点,结果毫无成效。他也就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一结果,并且仍然很喜欢她那副迷人的样子。这时,尤利亚·希普设法以欺诈的方式迂回钻营,成了维克菲尔先生的合股人。之后,他就完全控制了整个业务。考虑到密考伯可能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希普雇佣他为职员,但薪水非常微薄,以至于密考伯先生不得不老是从希普那儿借些钱。希普利用这一层关系,胁迫密考伯先生帮他干一些骗人的勾当。 一年后,密考伯先生在坎特布雷会见了大卫和他的姨婆。他们发现大卫对尤利亚·希曾这个阴谋家充满了正义的蔑视,准备彻底地揭发他,并且立刻用最有效的方式付诸了行动,终于使贝西·特洛乌德收回了投资。维克菲尔先生和密考伯先生完全履行了信约,最终彻底地摧毁了希普。 “我的花朵”──大卫常爱这么称呼他的多拉。后来证实她的确像花朵一样纤弱。尽管他以最温柔的心小心呵护,她还是凋谢了,最后离开了人世。 跟以往的困难时刻一样,是阿格妮丝·威克菲尔发自内心深处的同情抚慰了他的痛苦。受她的影响,大卫准备去国外待一段时间。这时,贝西·特洛乌德为了感谢密考伯先生帮她收回她的财产,决定拿出一笔钱帮他在澳大利亚重新开创事业。全家人兴高采烈地接受了这项建议,准备与阿格妮丝和她忠实的伯父乘同一条船前往。阿格妮丝最终回到伯父的身边,他同她一起到遥远的殖民地去开始新的生活。 在告别老友们之前,大卫再次来到亚摩斯,最后亲眼目睹了艾米莉的不幸遭遇。猛烈的大风暴将一艘刚离港口的船只击成了碎片,只看见起伏的波涛间仍有一人紧紧地抱住桅杆。海姆奋不顾身地跳下海去试图将那个人救上岸来,可意想不到的是,当那个人的尸体被冲上岸时,他们看到那竟然是史蒂尔福斯。 大卫在国外待了三年后又回到了英国。他逐渐认识到阿格妮丝始终是他指路的明灯,并且主宰着他的心灵。贝西·特洛乌德担心大卫仍不明白阿格妮丝对他的情感,就坦率地告诉他,她有理由相信阿格妮丝该结婚了。因此,大卫下定决心,不管他自己的感情会付出什么代价,他都要去告诉阿格妮丝:只要她能获得幸福,不管怎样他都会使她高兴。很快他就发现,她心中除了他并没有别人,并且她未来的幸福也就是他的幸福。 几年又过去了,他们家里增添了群孩子,大卫感觉阿格妮丝仍像以往一样,是他心灵中的神圣。 (三)必修一教材(89-91页)中的主要情节 (1)遗腹子大卫与母亲相依为命,女仆佩葛蒂十分爱护他。 (2)继父默德斯东凶残、贪婪,来做管家的姐姐更为冷酷。 (3)大卫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母亲不敢救他,只有佩葛蒂半夜时悄悄来安慰他。 (4)母亲被继父折磨死后,大卫被继父送去做童工,磨难中他找到了唯一的亲人姨婆,姨婆培养他后来成为一名作家。 (5)佩葛蒂的哥哥是位善良的渔民,收养了两名孤儿:外甥女艾米莉和侄儿海姆。 (6)大卫长大后带同学、富家少爷史蒂尔福斯去佩葛蒂先生家玩,史蒂尔福斯却趁机诱骗即将与海姆结婚的艾米莉私奔了。 (7)佩葛蒂先生在大卫的带领下找到史蒂尔福斯的家,但史蒂尔福斯的母亲断然拒绝了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 (8)佩葛蒂找回了被抛弃的艾米莉,带他移民到澳大利亚,她终生未嫁,成为一个热心助人、受人尊敬的人。 (9)渔民海姆有一天下海去抢救一艘在暴风雨中将要沉没的船只,风浪中他认出了正在挣扎的史蒂尔福斯,为了救他,两人都被大海淹没了。 (10)大卫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狄更斯以自己父母为原型塑造的。 (11)大卫的道德观念和健全人格是在姨婆的帮助下确立起来的。 (12)大卫的第一次婚姻是盲目的,他娶了娇小姐多拉。病逝后,他最终娶到了理想的伴侣阿格妮丝。 三、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小说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默德斯东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艾米莉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维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在人物的塑造上,大卫·科波菲尔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阿格妮丝也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既坚韧不拔地保护着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着饱受挫折之苦的大卫。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他们都是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这种思想的形成与狄更斯个人的经历和好恶是分不开的。他始终认为,处于受压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远胜于那些统治者、压迫者。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小说中许多普通人如渔民佩葛蒂、海姆,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一颗诚朴、善良的心,与富有的史蒂尔福斯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这种强烈的对比还反映着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部小说里各类主要人物的结局,都是沿着这种脉络设计的。如象征着邪恶的希普和斯提福兹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归宿。狄更斯希翼以这样的道德观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罪恶,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很有功力,尤其是亚摩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人物形象赏析 (一)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大卫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后因受继父的虐待而死去。他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备受摧残,之后又被送到工厂当学徒,因为不堪忍受屈辱的地位,他离开了工厂到姨婆家,姨婆抚养他,让他学习法律,他的性格也在苦难、挫折中成熟,最终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后来成为一名作家,并与心爱的女友结婚。 在他曲折坎坷的一生中,虽然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忧伤的时刻和消沉的日子,但姨婆的话”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做伪,决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 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二)女性形象。 在狄更斯笔下,《大卫·科波菲尔》成功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品德的女性形象:贝西姨婆、阿格妮丝、佩葛蒂、克拉拉、多拉、默德斯东小姐、密考伯太太、艾米莉……贝西姨婆与默德斯东小姐的对比,克拉拉、多拉与阿格妮丝的对比更使她们栩栩如生,对贝西姨婆、阿格妮丝、佩葛蒂的爱就更深一层,对默德斯东小姐更是恨之入骨,对多拉、克拉拉既同情又气愤。 大卫童年的灾星、继父的姐姐默德斯东小姐的性格特点是极端冷酷和残忍。从一出场就奠定了她这种性格:面色阴郁,皮肤黝黑,声音男性化,两道浓眉连在一起,她的钢制钱包合上的时候,咔哒一声,像是狠狠地咬谁一口,在狄更斯笔下,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成了活的,她打扮时用钢制手铐和铆钉,这都是这位冷血的钢铁女人的性格写照。默德斯东小姐是一个十足的男人婆,她讨厌男人,却长着男人的脸孔,没有女性的温柔,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她和她弟弟一直折磨可怜的克拉拉,并把大卫看成眼中钉,用各种手段折磨大卫,造成大卫童年的苦难。以后,在朵拉的家中又出现了她阴郁的影子。 贝西姨婆在某些方面与默德斯东小姐有相似之处,但她们有本质的不同:贝西姨婆脾气古怪,她对驴子非常敏感,驴子从门前草地经过是她一生最为气愤的。她特立独行,敢说敢干,不顾世俗的眼光,略带男性气质,偏重理性,但是贝西姨婆博爱、善良、仁慈、心软、重感情,虽然她讨厌男孩,但是大卫投奔她后,她又收留了大卫,并把默德斯东姐弟骂得痛快淋漓。她对大卫的教导: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这可以成为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座右铭,在她的抚养爱护下,大卫健康成长,并成为一位著名作家。贝西姨婆可怜迪克,收留他,欣赏他,给他舒适安逸的生活,她是珍妮的监护人,还监护其他一些人,教育他们,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她对那么疼惜与宠爱,一点也不嫌弃她,还给她起了可爱的名字:小花。 贝西姨婆对她的丈夫仍然没有忘怀,即使他抛弃了她,另寻新欢,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浪荡人,但他只要来向贝西姨婆要钱,她就会给,虽然受他的威胁,但这也说明贝西姨婆重感情、有情义。贝西姨婆是一个很有头脑、很能干的女人,她了解许多商业活动,她在破产时隐瞒了两千英镑的财产,她故意这样做,为了锻炼大卫,让他学会适应困境,战胜困难,能够承担生活的重任。那段时间给了大卫很好的锻炼,靠自己的努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不负贝西姨婆的一番苦心。贝西姨婆虽然脾气古怪,性情奇特,但她的品德却令人尊敬,值得信赖。 克拉拉与多拉也是极为相似的。她们都非常年轻、漂亮,天真幼稚,孩子气很浓,很善良。她们的不同在于: 克拉拉(大卫的母亲)的命运更为悲惨一些,结婚才一年丈夫就去世了,第二任丈夫默德斯东又是那样一个冷酷、贪婪、残暴的商人,他与克拉拉结婚完全是为了金钱,而天真单纯的克拉拉并没有察觉到,再加上默德斯东小姐的折磨,她没有了任何自由,连疼爱自己孩子的权力都没有,最后在忧愁、孤单、担惊受怕中凄惨的死去,竟没有与相依为命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但是,克拉拉并纯粹是一个玩具娃娃,她有知识有学问,可以自己教大卫,她也能够管家,家庭料理地不错,她还有一个很好的佣人兼朋友──佩葛蒂。 多拉是幸福的。大卫那么爱她,捧在手心里,装在心坎里,又有贝西姨婆的呵护与照顾,阿格妮丝的喜爱。不过本人却令人失望,她除了一个优点──漂亮(在大卫眼中)以外一无是处,她虚幻盲目,不切实际,没有实际生活能力,没有任何经验,她只是一个宠儿,一个玩具娃娃,她把家弄得鸡飞狗跳,一塌糊涂,却不思进取,不愿改正,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博得那么多人的喜爱,除了善良和自知之明,她几乎没有可取之处,但她也是不幸的,一棵小花过早的枯萎了。 阿格妮丝无论从容貌、品德、学识、思想,她几乎都无可挑剔。她美丽端庄,大方得体,温柔善良,恬静稳重,体贴周到,有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宽容博爱的心肠,她是大卫的精神依托,美丽天使,任何人都会为有这样一个知心朋友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阿格妮丝从小就是父亲的管家和精神慰藉,由于对父亲的爱,她过早的成熟,并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为了父亲她不得不讨好希普这个卑鄙小人,但是她是决不会屈服于希普的,不会让希普的险恶目的得逞的。阿格妮丝虽然没有过多和史蒂尔福斯接触,但却能从一件件小事中判断出他在大卫身边的危险,她的洞察力是敏锐的,与大卫对史蒂尔福斯感性的崇拜相比,阿格妮丝是理智的。阿格妮丝对大卫的爱是深沉的长久的,她一直在默默地爱着大卫,只不过大卫反映迟钝,而且对爱情的追求是盲目的。“强扭的瓜不甜。”“夫妻之间没有比志趣不合更大的分歧了。”斯特朗太太的这句话在大卫心中掀起了波澜。在死后,在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之后,在海外历练数年之后,大卫终于明白了他对阿格妮丝的爱,他们结婚了,他们的爱是建立在磐石之上的。盲目的爱情是不长久的,细水长流的爱情才是坚不可摧的。无论在事业上、生活上,阿格妮丝都是大卫理想的伴侣。  在大卫的成长经历中,不能不提到的还有一个人──佩葛蒂,大卫的老奶妈。她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童年的大卫在她的照顾和陪伴中幸福快乐的成长,成年后的大卫仍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佩葛蒂对大卫母子俩忠心耿耿,既是仆人又是亲人,在大卫被继父打得遍体鳞伤之后,锁在房里,母亲不敢去看他,只有佩葛蒂顺着锁眼去安慰他。无论在哪里,她总是把大卫照顾地很好,她的家永远有大卫的位置。她对大卫的爱是那么真挚、淳朴,她心地善良,她所有善良淳朴的人,她也很能干,家务井井有条。 (三)其他人物 博爱善良淳朴的佩葛蒂先生,勤劳能干诚实的海姆,他们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被生活所迫流离失所但乐观开朗的密考伯夫妇,善良朴实的特拉德,与贪婪冷酷的默德斯东姐弟,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小人希普,奸诈阴险的纨绔子弟史蒂尔福斯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海姆与史蒂尔福斯的死截然不同,史蒂尔福斯的死是他奸险行为的报应,而海姆是狄更斯博爱宽容人道主义理想的最高体现。 密考伯(狄更斯父亲的原型)是大卫做童工时的房东,后来成了大卫的忘年之交。他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几次身陷囹圄。他天生爱慕虚荣,喜好挥霍,不切实际、不肯脚踏实地,他经常负债累累。在他因欠债被关进塞德克的王座法院监狱时,他曾告诫大卫:”一个人要是每年收人二十镑,花掉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就在他刚经过这样沉痛的仟悔后,他又马上向大卫借了一先令买啤酒喝,并又变得高兴起来。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此外,他又有善良正直的一面。他在给希普做秘书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挺身而出,揭露了希普陷害维克菲先生并导致贝西小姐(贝西姨婆)破产的阴谋,贝西小姐为感谢他,资助他去了澳大利亚,他在那儿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有了一个好的结局。密考伯这个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尤其是其”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使他成为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密考伯”甚至作为一个单词被收人普通的英语词典中,可见这个人物塑造之成功,其影响之大。 五、人物个性解读 (一)大卫眼中的史蒂尔福斯 可以说大卫其实很崇拜史蒂尔福斯,但是史蒂尔福斯却是个外表漂亮、内心卑劣、诱骗爱弥丽的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者。他桀训不羁性情暴躁。他在这里主要有四害:一是陷害麦尔先生失业,第七章中:梅尔先生说:“詹姆斯·史蒂尔福斯,我对你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你有一天会为你今天的行为而羞耻。眼下,我决不愿把你看作我的朋友,也不愿把你看作我关心的任何人的朋友。”二是毁容了切特小姐。第五十六章中:“由于你为他骄傲而给他的娇惯纵容,他是什么时候干的,使我一生都毁了容吗?看着我,我到死都带着他极其冷酷的痕迹;为你把他弄成这样去呻吟,去叹息吧!”切特小姐对他又爱又恨,三是诱骗艾你丽毁了她家的幸福。四是背叛了大卫的友谊。 那么为什么大卫曾那么崇拜他呢?我们来看他们相识前∶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默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佩葛蒂的哥哥家里。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后父与他的姐姐待他十分恶劣,将他送去可怕的寄宿学校,遭受魔鬼校长的“教育”。这时他才八岁,刚入学被挂上一个牌“小心咬人的”牌。当他被带到史蒂尔福斯前时,文中写道:不过,直到史蒂尔福斯来后,我才算真正被学校接受了。他以学问大者而著称,长得也很帅气,至少比我年长六岁,我被带到他面前就像被带到大法官面前一样。在操场的一个棚子里,他仔细问了我所受的惩罚,然后很得意地斟字酌句发表了他的意见——“真太不象话了。”就为这,我从此死心塌地向着他。其实大卫对自身的遭遇很想反抗,可是他能吗?因此当史蒂尔福斯对他说了句“太不像话了”时仿佛那是在替他出了一口气,史蒂尔福斯的威望的话语替他讨了个公道。而大卫对他的出身他的遭遇处境很又自卑,有一种心理的害怕感,缺失安全感,他需要一个强健的勇敢的保护神,这个神就是史蒂尔福斯,不过史蒂尔福斯并不是他想象的保护神那样,真实保护他,只是大卫心中的一个希望梦想。那时大卫就把钱给了他保管,说是保管其实是史蒂尔福斯帮他怎么用,怎么用他的钱一起大家乐,说到底是怎么让自己乐。明明是在利用别人却能让别人不知道还乐此不彼的是史蒂尔福斯的聪明点,也是他卑劣所在。但是那时的大卫已一心认为他就是他的保护神。他不仅给钱他保管,而且熬着眼困也要给史蒂尔福斯讲故事。那时史蒂尔福斯在那学校有很高的威望,他不怕凶残的校长,还得到校长女儿的芳心。麦尔先生失业时他还代替他上课他是那里的大王。在大卫的眼里他很有才华,好象什么也难不倒他,待人很好的,口才也很好。这一切使得大卫开始崇拜他。其实大卫的眼里史蒂尔福斯的高大形象就是他所希望的自己达到的高大形象。他仍是个男子汉他要独立要自强起来。这也是狄更斯在这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是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大卫对史蒂尔福斯的崇拜其实就是他的理想形象的追求,是不屈不挠的奋斗。直到他重遇史蒂尔福斯竟高兴得流泪,史蒂尔福斯说他“你真是一朵雏菊呀。日出时田野里的雏菊也不比你更嫩呢!”大卫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令史蒂尔福斯觉得可爱,即使是阿格妮丝也改不了这点,直到最后的真相大白令他痛苦。 而面对史蒂尔福斯的死,大卫却显得相对的平静,为什么呢?史蒂尔福斯的死也是狄更斯的特意安排,反映着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再看这时的大卫已经是经历了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有成人后的生活波折,如姨婆贝西的破产,爱情的磨砺,婚姻的失败,工作的磨练,还有的逝世等的变幻,他已经真正的成长独立而且这些变幻中他已经看清了许多人事。但他仍保积极向上的心,且有了坚强的信念。但是不管如何大卫眼中的斯提福兹仍是他崇拜的,他心中那高大的形象,他的一个理想的景仰,那个形象像一尊墓碑永垂不朽,不会毁灭。在他的眼中真正死去的是那个卑劣的史蒂尔福斯,那个他眼中的史蒂尔福斯并不离去。由此,我们思考,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常与自身有关,我们很易以自身为尺度,去掂量别人的轻重,并进行重新的建构。大卫眼中的史蒂尔福斯是以他自身的需要希望来建造的。幸运的是他的希望建造即是他眼中的史蒂尔福斯,给他孤苦辛酸的儿童时期指明了路标,使他有了个坚定信念而积极向上。 (二)多拉的死 多拉一朵娇嫩的小花儿。由于她很小失去了母亲,他父亲百般疼爱她,且请了刻板的斯通小姐照看她,还自认是她的贴身密友。多拉,其实很凄苦,首先是从小失去母爱,,再是有不懂如何爱女儿的父亲,他父亲很疼爱她可是他只是给予她物质上的满足,从没真正关心和理解女儿的真正心灵的需求,没为女儿的将来准备好,讽刺的是他认为刻薄严肃的斯通小姐就是她的贴身密友。孤独的多拉,老被闷在屋中,整天有一条狗叫“吉普”陪着,只能对狗言语,她很讨厌斯通小姐,可是又常受她监视着。因此她的性情孤僻,忧郁,心灵脆弱不已。人们把她当玩具,特别是她父亲死后寄住在她两个姑姑家时,她只是他们的娱乐玩具,连姨婆也叫她小花儿。她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相比,几乎是同样的命运,但是多拉更自卑,她们的身世性情相似,可是在才学上,林黛玉很有才情,可是多拉除了美丽,就连基本的帐本计算也乱了头脑,在和大卫结婚后管理家务上,一方面是她的能力不行,令一方面是她的自卑使然,她认为自己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娃娃太太”怎能支使他的仆人干活呢?最后他们的家务事一团遭。多拉你仅仅是一朵娇嫩的小花儿。而大卫对多拉的爱是热烈的,首先是对她的美丽容貌,“我觉得她不是一个凡人。她是一个仙女,一个西尔斌,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没有人见过的什么,人人想要的什么。我立即陷入了爱情的深渊。在深渊的边上,没有停留;没有向下看,没有向后看;我还没来得及对她说一句话,就头朝下跌进去了。”再有就是对她的娇小的爱这使他得到优越感;而最重要的是多拉有着和他相似的自卑孤独的性情,他们在对方找到了自己可是这也是他们的致命点;还有的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可是他们又都不能给对方所需,而且大卫真正需要的是能给他指明道路的,能给他精神安宁的给他主意的,也就是像阿格妮丝那样的一生的伴侣—妻子。他希望妻子一方面要依赖他,而又希望她能管理好家务;在事业上、生活上给点帮助的贤内助,当然前提要自己爱她。而多拉呢?除了美貌外只是个头脑简单的“娃娃太太”,万事依赖大卫,不会管理家务,连仆人也不敢说他们一声的,受不了半点的惊吓,半点的变化的一朵娇嫩的小花儿。他们的矛盾主要在结婚以后,那时大卫对史蒂尔福斯的崇拜受打击,开始迷糊他的明灯。这时候他们的矛盾更尖锐。他们的家务事一塌糊涂。大卫先对多拉进行开导过,帮助过,多拉也试着努力过。可是,矛盾还是那么的现实。大卫开始痛苦,最后他只有妥协,尝试着自己去适应多拉,可是在现实面前很多的时候让人痛苦难奈。大卫开始怀疑,是否对错,后悔?而多拉忧郁的心开始敏感多愁更惊怕。在读到这章时我在想这个矛盾会怎样的恶化呢?怎么解决呢?大卫会怎么样呢?这样的婚姻能维持多久呢?爱情在现实中,在婚姻里会怎么样呢?毕竟爱情不等于婚姻不等于现实。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作者作了个巧妙的安排。多拉死了,一个生活很悠闲的人受着疼爱的人,不曾为生计奔波的人竟病死了。她的病很微妙,就是有一天突然腿脚行动不方便,跟着就是不断的身体虚弱,最后死去。她的死像鲜花般慢慢的静静的凋谢,像烟火慢慢的流逝。多拉的死当然给大卫带来很大的打击,如堕五里云雾。这个忧伤还有大卫所遇的其他事情,让他痛苦不已,后来他只有出国,在离国旅途中他冷静了很多沉淀了很多,化解了许多,最后他发现了真正属于他的他真正追求的爱,他找准了他的明灯。终于又鼓起勇气获得了自己的另一份幸福。细想多拉的死,是一个美丽的转折,因为就多拉来说,这样的婚姻这样的结合这样的心境,她已是无能生活下去。在这有着万般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却暗藏着一颗敏感的忧伤的惊怕的心这已经是一个不协调,而她自己对生活下去也感到惧怕,她害怕衰老。同时他跟大卫的矛盾也在明显推进。他们其实已经开始看到大家的痛苦,他们的苦苦相煎。其实也可以说多拉的死是一个解脱,对她自己对大卫都是一个解脱。他们的婚姻是一个错误,像姨婆说的“瞎眼呀”最后她死时,说的留给大卫的礼物就是“阿格妮丝”了。原来多拉也知道,真正的适合大卫的,能真正给他幸福的只有阿格妮丝。而从狄更斯写作来说,他做的这个安排,可追究到他的自身生活境遇。他的婚姻:24岁时与报社出版人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结婚,由于性格和趣味上的差别,给他的创作、特别是晚年的生活带来了不幸。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恼,以及对改变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健康。这个安排,可以说就是他自身的写照,也是他对婚姻爱情的一个高度阐析。同时又表达了他对美满婚姻的渴求和向往。是他的一种寄托。多拉的死安息了自己,放生了大卫,成全了大卫真正的幸福。使大卫更安静下来认清自己,重新找回自己的感情,并更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一个牺牲一个成全。而阿格妮丝也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既坚韧不拔地保护着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着饱受挫折之苦的大卫。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他们都是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这种思想的形成与狄更斯个人的经历和好恶是分不开的。他始终认为,处于受压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远胜于那些统治者、压迫者。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小说中许多普通人如渔民佩葛蒂、海姆,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一颗诚朴、善良的心,与富有的史蒂尔福斯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安妮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这或许是我们当今最主流的对女性的审美标准之一吧!但最重要的是故事还告诉了我们另外一个道理,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也许就在你的身边,而你并未及时察觉,不要等到失去,才知道它的珍贵。科波菲尔与阿格妮丝的爱是幸运的,那么生活中的我们会不会那么幸运呢? 大卫与多拉的悲哀其实可以用现实来改写,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做更坚强的大卫,作品中的大卫其实已学会适应多拉,已有了希望,问题就是在多拉。说到多拉这朵头脑简单的美丽小花儿,我们就应该思考到教育方面,我们教育儿女,不仅要重视他们的行为礼义,心理发展更现实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生活能力的着重培养,多拉“病”就在生活能力上,这是造成所有“病症”的源点。而且她严重缺乏奋斗力。学简单算账被搞的头脑涨,不一会就思维跑到她的狗“吉普”上,放弃了。让她管家务更让人气愤。最后她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当然会淘汰出局,而她的爱情婚姻还能拿什么来拯救。由此更好地存活于当世,不被淘汰出局,我们要更注重个人能力特别是生存能力的培养。我们更需要走出传统观念的局限。要具有开创精神。不要再有不会吃鸡蛋、不会洗衣服的大学生。同样我们学习不能仅仅是仅限于书本中,更是在于生活中,我们要不断拓展学习锻炼的平台,要提高自己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 (三)痛快的一巴掌 这部作品中最让人痛恨的是尤利亚·希普 希普这个伪善者了。他玩弄阴谋,伪造证件和签名,不仅夺取了维克菲尔的财产,还企图占有维克菲尔的独养女儿阿格妮丝;他对人点头哈腰,用以掩盖内心的奸诈、阴险;他利用密考伯先生的穷困,诱使他充当自己玩弄阴谋的工具。但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在密考伯先生的仗义揭发下,终于身败名裂,进入监狱当了囚犯。作品中第四十二章:作恶,看了这章我很为大卫给希普的一巴掌感到痛快。在这里大卫已知道希普他玩弄阴谋,伪造证件和签名,不仅夺取了维克菲尔的财产,还企图占有威克菲尔的独养女儿阿格妮丝。这次他竟利用大卫和维克菲尔并设下圈套欲挑拨离间博郎特夫妇的关系,多么卑鄙的行径,在这里狄更斯给他一巴掌真是令人痛快,如果等到最后米考伯揭发他时再打就不够分量。作者以希普这个形象告诫人们不要玩弄阴谋诡计,否则决不会有好下场。但狄更斯对于这样的坏蛋仍然幻想用人性的感化使他吸取教训,改过自新,因此,在作品的最后,使他当上了一个“模范囚犯”。可是在最后的忏悔中,狄更斯对于这样的坏蛋幻想用人性的感化使他吸取教训,改过自新似乎并没得到希望的结果。 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希普的活只令人感到作茧自缚,人何必要自己苦役自己呢?而希普的苦役又是来之于他自己认为的卑贱之中。在现实社会,一个自轻自贱的人已无法屹立这个世态之中。我们现在只说,“低调做事,高调做人,或者是低调做事,低调做人。”这些活着方式是相对积极的一面。它在于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平凡却不平庸,谦虚谨慎。说白点就是很有料却深藏不露的样子。这种人暴发力很强,也很容易让人信服,显得深沉不可测。而那些确实很有才的闪于外表的常易让人感刺眼,且易觉他快江朗才尽、江山不再,从而常对其进攻,欲逼其上梁山感。这是处世艺术,当然看个人选择,但不管如何我们都不要忘了最根本——人活着的意义。像汶川的地震灾害让我们再次重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我们是否都应该再安静下来,思考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的生命状态,再次感谢生命,思考人生。 六、精彩片断节录 连我这外行的眼睛也看出,那条破船就要裂开了。我看见它在中间裂开,桅上惟一的人的性命系于一发了。他依然紧抱住船桅。他头上戴有一顶奇特的红便帽——不像水手的便帽,却有比较鲜艳的颜色;因为分隔生死的几条下陷的板子转动了,漏水了,他那预告死亡的丧钟响了,我们大家都见他摇摆那顶便帽。我当时看见他那样做,我觉得我就要精神错乱了,因为他的动作使我记起一个过去的亲爱的朋友。 海姆独自站在那里看海,后面是屏息的寂静,前面是那暴风,等到有一个大退浪时他回顾了一下那些握着紧系他的身体的绳子的人们,随着浪头冲进去,立即与海水搏斗起来,与高山一同腾起,与深谷一同下降,消失在泡沫下面;终于又被拉到岸上来。他们赶快把绳子收进来。 他受了伤。我从我站的地方看见他脸上有血;但是他绝没想到这一点。他似乎匆匆忙忙地教他们把他放松一点——也许这是我从他的胳臂的动作上推测出来的——然后像先前一样出发了。 这时他向破船前进,时而随高山上腾,时而随深谷下降,时而没入起伏的泡沫,时而浮向岸的方向,时而浮向船的方向。他艰苦地勇敢地挣扎,距离算不了什么,但是海和风的力量使得那挣扎可怕。他终于挨近那条破船。他离得那么近,再向前迈进一步,他就可以抱住它了。就在这时,一股绿色的高山一般的海水,由船的那一面移向岸上,他似乎一下子跳了进去,船也不见了。 当我跑向他们收绳的地点时,我看见海里有一些旋转的木片,仿佛不过打破一只桶子。每一个人的脸上现出惶恐的神色。他们把他拖到我脚前——没有知觉——死了。他被抬进最近的房子里;这时没有人拦阻我了,我留在他身旁,忙着用尽一切急救的方法;不过他已经被那大浪头打死,他那宽厚的心也永远静止了。 (选自董秋斯译《大卫·科波菲尔》第五十五章——飓风,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第1版) 赏析:这个片断是小说的高潮,也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作者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写出的惊险片断,使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渔民形象,他外表笨拙、羞怯,为人木讷、憨厚,没有受过教育;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他那高尚的灵魂和那颗金子般的心。 七、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1、狄更斯(1812—1870)是享有世界声誉的_____小说家,也是唯一可以与__________比肩的英语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老古玩店》《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2、《大卫·科波菲尔》是“_________体”长篇小说,以大卫的成长史为小说的_____。小说中的房东          夫妇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密考伯夫妇那种 “               、         ”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称做“________主义”。小说的结局体现了作者的道德信念:                。 3、大卫。科波菲尔的女仆(姓名)        是个     、      的人,和一位马车夫     幸福地结婚了。她的哥哥是一位心地善良的渔民,他收养了两名孤儿:外甥女       和侄儿       ,侄儿是个       、       、        的人,为救诱骗了他未婚妻的         而被海浪淹没了。在他面前,这个纨绔子弟显得如此     、      、      。 4、大卫的母亲是个      、     、      的女人,继父(名)        是个      、      的商人。 5、大卫的姨婆脾气古怪,但       、        。她教导大卫        、          、         的话可以成为每一个人的做人箴言。 6、大卫的第一位妻子      是个娇生惯养的小姐,后来病逝,大卫才发现和自己一起长大的      才是自己的理想伴侣,克服了他们婚姻中的一个主要障碍——一个阴险小人       后得以成全。 7、小说采用    人称叙事,通过      的观察,从     的视觉和心理来反映     世界的事实真相。他还善于用     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某些特征。 (二)选择题 1、下列是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B、大卫的后父默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常常责打他。母亲去世后,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基本能解决温饱的生活。 C、大卫·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 D、阿格妮丝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 2、对《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部小说是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 B、文章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C、小说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 D、小细节刻划十分生动传神,环境描写也很有功力,尤其是亚摩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大卫·科波菲尔》中一个善最终战胜恶的故事。 大卫·科波菲尔中一个善最终战胜恶的故事:阴险小人希普企图占有维克菲律师的产业,还企图占有律师的女儿阿格妮丝,大卫的姨婆破产也是他捣的鬼。但最后他的阴谋并未得逞,密考伯揭穿了他的罪恶行径。随后密考伯一家移民海外,并在那里大有作为。 2、请简述大卫·科波菲尔在半年学校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  一次,大卫最喜欢的同学史蒂尔福斯在课堂吵闹,麦尔老师批评他几句,他非但不服管,还污蔑老师是“叫花子”,吵闹声找来了校长,史蒂尔福斯振振有词地揭发麦尔老师的母亲是靠施舍过日子的,校长是势利眼,于是解雇了麦尔老师。大卫为此深深内疚,因为麦尔老师对他很好,而且关于他母亲受施舍的事还是大卫无意间透露的。 3、大卫·科波菲尔的吉神和凶神是谁?怎样认识他们对大卫人生的影响? 大卫生命中的吉神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维克菲律师的女儿阿格妮丝。阿格妮丝是一个聪慧、善良的女子,她代替死去的母亲照顾父亲,而且对待大卫也很友善,帮助了大卫确立健全的人格。直到大卫最终意识到:阿格妮丝才是他最理想的伴侣。所以阿格妮丝是大卫的吉神。  凶神就是上面提到的,仪表堂堂却内心险恶的史蒂尔福斯。他是大卫童年时的好友,但是随着大卫人格的健全和阿格妮丝的提醒,他渐渐意识到史蒂尔福斯是个伪君子。而且史蒂尔福斯诱骗大卫的童年好友——大卫的保姆佩葛蒂的侄女艾米莉在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史蒂尔福斯给大卫的亲人以及朋友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幸,所以他是大卫的凶神。  4、简要分析大卫·科波菲尔这一人物形象。 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曾经是个孤儿。作家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5、为什么说《大卫·科波菲尔》不是生活实录,而是艺术创造?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编写的长篇小说,既然是小说,那当然就不像纪实文学那样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其中的大卫是作者杜撰的一个人物,并不真实存在。只不过是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语气并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而已,更多的还是文学创作,所以不具有那么高的真实性。不过,这部小说当然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6、本书塑造了众多正面和反面的人物形象,你喜欢哪几个、憎恶哪几个,为什么? (1)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曾经是个孤儿。作家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2)佩葛蒂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童年的大卫在她的照顾和陪伴中幸福快乐的成长,成年后的大卫仍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佩葛蒂对大卫母子俩忠心耿耿,既是仆人又是亲人,在大卫被继父打得遍体鳞伤之后,锁在房里,母亲不敢去看他,只有佩葛蒂顺着锁眼去安慰他。无论在哪里,她总是把大卫照顾地很好,她的家永远有大卫的位置。她对大卫的爱是那么真挚、淳朴,她心地善良,她所有善良淳朴的人,她也很能干,家务井井有条 (3)默德斯东小姐是大卫童年的灾星、继父的姐姐。她的性格特点是极端冷酷和残忍。从一出场就奠定了她这种性格:面色阴郁,皮肤黝黑,声音男性化,两道浓眉连在一起,她的钢制钱包合上的时候,咔哒一声,像是狠狠地咬谁一口,在狄更斯笔下,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成了活的,她打扮时用钢制手铐和铆钉,这都是这位冷血的钢铁女人的性格写照。摩德斯通小姐是一个十足的男人婆,她讨厌男人,却长着男人的脸孔,没有女性的温柔,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她和她弟弟一直折磨可怜的克拉拉,并把大卫看成眼中钉,用各种手段折磨大卫,造成大卫童年的苦难。以后,在朵拉的家中又出现了她阴郁的影子。 7、了解、记忆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主题等知识: (1)大卫·科波菲尔: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2)“密考伯主义”:密考伯“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被称作“密考伯主义”。 (3)姨婆:脾气古怪,嫌恶如仇,她说出了做人的箴言:“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 (4)小说的主题:民主思想,善恶必服。 (5)全书始终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     教学活动

Tags:大卫·科波菲尔,教学,活动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