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奇妙的对联教学内容

日期:2015-12-18 08:34 阅读:
1课时

奇妙的对联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的特点;
3.学习拟写对联,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对联,但真正动手写对联的并不多。

3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要求;

2.拟写对联。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程敏政对联娶妻:

明代明英宗时,文学家程敏政,自幼聪敏,人称神童,10岁时,被破格推荐进入翰林院。长大后,宰相李贤十分喜爱他,欲招为婿,于家中设宴招待程敏政,李贤指着席上果品出对试探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2、郭沫若对联免罚: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活动2【活动】二、品味身边的对联:

1、(泉州东街)状元街楹联:

欧阳之后六人亚魁虎榜

曾公以来四相辅治龙池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赞颂泉州人文之盛。

欧阳詹,他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高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亚魁)。他荣登“龙虎榜”,是泉州第一个中进士者。从他以后至南宋初年,泉州中亚魁的就有六人:曾会、黄宗旦、宋程、刘逵、石起宗、董洪。

   曾公,即曾会,泉州晋江人,生于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二月,参加殿试,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曾公以来,泉州有四相在朝廷任职,辅佐君王。

2、(泉州西街)开元寺楹联:

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都是圣人

这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价,称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的泉州蕴藏着灿烂的佛教文化和文物珍品。 

3、(泉州)洛阳桥蔡襄祠堂楹联:

驾桥天地老

留笔鬼神惊

这是晚清大臣、两广总督黄宗汉之子探花黄贻揖书题对联,称赞北宋泉州郡知府蔡襄主持修建中国最早、最长的跨海大桥洛阳桥的功绩,和他的书法、文章成就,使天地鬼神震惊。

4、平常百姓家春联: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活动3【讲授】三、掌握对联的特点和对法:

(一)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这是对句在形式的要求,这样才能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美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窃国大盗袁世凯登基,自称“中华帝国”皇帝,此举遭到全国人民的愤怒声讨,因此他仅做了83天的皇帝便一命呜呼了。有一位教授给他写了一副“挽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2、位置相同,词性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3、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碗里饭  粒粒皆辛苦  弃之可惜

杯中酒  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分析“出句”特点 :结构、词性、意义、平仄

(二)对联对法:

从上下联表达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出句、对句意思属同一范畴。例: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2.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面来说,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例:天开新岁月   人改旧乾坤

3.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联内容间有因果、条件、假设等关联,对句补充出句之意,二者不可颠倒。例: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表原因      表结果

(三)对联禁忌:

1、忌“合掌”,即上下联意思相同。

2、忌“同字”,上下联中不可有相同的字。

活动4【活动】四、牛刀小试:

1.高考点击:

①  05.全国高考卷:

上联:  处处春光好

下联:(家家气象新)

②  05.福建高考卷: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2.用成语或故事写下联:

上联:精卫填海

下联:(愚公移山

女娲补天 )

3.以“五中”为话题写一副对联:

① 五中学子快快乐乐

书海少年踏踏实实

② 一颗丹心多少园丁勤灌洒

百年名校万千桃李尽芬芳

③ 伯府旧地桂坛飘香凤池腾蛟百年五中育俊彦

城东新址桃花争妍洛水弦歌一校两区绍宏篇

4.为自己写一副自勉联:

① 贵有恒  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  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②上:一腔热血献教育

    下:三尺讲台写青春

③ 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活动5【作业】五、课外作业:

下面对联已写出上联,请你写出的下联

1. 上联: 孙行者

   下联:

(参考答案:胡适之  祖冲之)

2.古今绝对:

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纪晓岚妻)

下联:

(参考答案:风送花圃 阵阵畹华梅兰芳)

奇妙的对联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奇妙的对联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程敏政对联娶妻:

明代明英宗时,文学家程敏政,自幼聪敏,人称神童,10岁时,被破格推荐进入翰林院。长大后,宰相李贤十分喜爱他,欲招为婿,于家中设宴招待程敏政,李贤指着席上果品出对试探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2、郭沫若对联免罚: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活动2【活动】二、品味身边的对联:

1、(泉州东街)状元街楹联:

欧阳之后六人亚魁虎榜

曾公以来四相辅治龙池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赞颂泉州人文之盛。

欧阳詹,他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高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亚魁)。他荣登“龙虎榜”,是泉州第一个中进士者。从他以后至南宋初年,泉州中亚魁的就有六人:曾会、黄宗旦、宋程、刘逵、石起宗、董洪。

   曾公,即曾会,泉州晋江人,生于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二月,参加殿试,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曾公以来,泉州有四相在朝廷任职,辅佐君王。

2、(泉州西街)开元寺楹联:

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都是圣人

这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价,称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的泉州蕴藏着灿烂的佛教文化和文物珍品。 

3、(泉州)洛阳桥蔡襄祠堂楹联:

驾桥天地老

留笔鬼神惊

这是晚清大臣、两广总督黄宗汉之子探花黄贻揖书题对联,称赞北宋泉州郡知府蔡襄主持修建中国最早、最长的跨海大桥洛阳桥的功绩,和他的书法、文章成就,使天地鬼神震惊。

4、平常百姓家春联: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活动3【讲授】三、掌握对联的特点和对法:

(一)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这是对句在形式的要求,这样才能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美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窃国大盗袁世凯登基,自称“中华帝国”皇帝,此举遭到全国人民的愤怒声讨,因此他仅做了83天的皇帝便一命呜呼了。有一位教授给他写了一副“挽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2、位置相同,词性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3、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碗里饭  粒粒皆辛苦  弃之可惜

杯中酒  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分析“出句”特点 :结构、词性、意义、平仄

(二)对联对法:

从上下联表达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出句、对句意思属同一范畴。例: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2.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面来说,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例:天开新岁月   人改旧乾坤

3.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联内容间有因果、条件、假设等关联,对句补充出句之意,二者不可颠倒。例: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表原因      表结果

(三)对联禁忌:

1、忌“合掌”,即上下联意思相同。

2、忌“同字”,上下联中不可有相同的字。

活动4【活动】四、牛刀小试:

1.高考点击:

①  05.全国高考卷:

上联:  处处春光好

下联:(家家气象新)

②  05.福建高考卷: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2.用成语或故事写下联:

上联:精卫填海

下联:(愚公移山

女娲补天 )

3.以“五中”为话题写一副对联:

① 五中学子快快乐乐

书海少年踏踏实实

② 一颗丹心多少园丁勤灌洒

百年名校万千桃李尽芬芳

③ 伯府旧地桂坛飘香凤池腾蛟百年五中育俊彦

城东新址桃花争妍洛水弦歌一校两区绍宏篇

4.为自己写一副自勉联:

① 贵有恒  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  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②上:一腔热血献教育

    下:三尺讲台写青春

③ 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活动5【作业】五、课外作业:

下面对联已写出上联,请你写出的下联

1. 上联: 孙行者

   下联:

(参考答案:胡适之  祖冲之)

2.古今绝对:

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纪晓岚妻)

下联:

(参考答案:风送花圃 阵阵畹华梅兰芳)

Tags:奇妙,对联,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