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15-12-17 17:32 阅读:
1课时

奇妙的对联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对对子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魅力,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2、学会基本的对仗方法,学会自主、创新、推理、演化。

 

2学情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3重点难点

参与活动,激发兴趣。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奇妙的对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

1.关于对联的知识,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异”“区分上下联”“对联的张贴”的知识,学生课前解决。

2.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古诗中对仗的诗句四至五例,注明出处并交流。

二课堂教学步骤

(事先邀请同教研组老师听课,其中包括准备写毛笔书法的黄同异老师。体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

1.开头要求同学以本学段学习过的《兰亭集序》中一句对仗的句子来形容今天来听课的人和盛况。答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古文对) 

2.以各小组搜集的古诗中的对句引入(古诗对),再以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明这也是名人励志对联,过渡到下一环节。

3.列举几个名人励志联(以课件展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作者林则徐)

    ②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答案周恩来)

    ③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蒲松龄)

(教师指导:名人励志联,嵌入自然地理、比喻,嵌入历史故事)

4.兴趣引导:出个对子考考大家。

以成语为对,上联“望梅止渴”(板书),邀请学生上黑板前对下联。答案“缘木求鱼”或“画饼充饥”(板书)

分析“缘木求鱼”、“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的平仄,教师指导认为在合乎情境的情况下,“缘木求鱼”在平仄上对得更工整。以此例说明平仄、上下联、语法结构、内容上相关或相对的对联基本知识。

5.兴趣激发:古人从小学对要背一些规律,如《笠翁对韵》。邀请学生齐诵课文中《笠翁对韵》片断。由“天对地”说起,引入对子游戏。

(板书)“细”――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粗”(板书)

(板书)“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毛”(板书)

(板书)“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兽”(板书)

(进一步板书为)“家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野兽”

(板书)“后”――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先”(板书)

(板书)“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生”(板书)

(进一步板书为)“砖后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石先生”

由此黑板上已形成一幅对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起到激疑的作用)。

讲述一个关于这副对联的故事,说明故事中的学生把他的老师“石先生”讽刺了,但“石先生”却拿他没办法,因为从对仗来看,那学生确实逐字对得很工整。

6.在此摘取《笠翁对韵》中的几句,我们也来对一下,注意其中创设的情境和主题,注意押韵。

(1)清对淡,薄对     (课件放映)

(教师提醒:先来点简单的)

答案: 薄对(浓);

结合李清照诗句“薄雾浓云愁永昼”。

(2)暮鼓对        (课件放映)

答案:暮鼓对(晨钟)

结合“晨钟一杵醒尘梦”。(课程资源分析:泉州崇福寺钟鼓楼对联之上联,以课件放映照片)

(3)鱼书对        (课件放映)

(教师提醒:来点难点的)

答案:鱼书对(雁字)

教师引导:①鱼书:东汉末年的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②雁字:结合李清照词,师生一起背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4)草舍对        (课件放映)

答案:草舍对(柴扉)。

结合“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句 。

(5)鸡晓唱,雉朝飞。           对绿肥

答案:(红瘦)对绿肥。

结合李清照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            骑马踏花归

(教师提醒:来点更难的)

答案:(举杯邀月饮)

教师启发:①宋太祖时翰林图画院招考题目“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苏轼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课程资源分析:本人有此回环诗的书法拓片,拓于西安碑林,出示此拓片看学生会不会读出回环的四句诗,激发兴趣)②上联出自李白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再结合对仗知识引导学生,难点是“踏花归”对“邀月饮”。

(7)秋露横江,          月明          ;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

答案: (苏子)月明(游赤壁)

教师启发:唐朝韩愈有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下联写的就是这情境故事。上联与我们本学段学到过的苏东坡的文章有关。

(注:在对的过程中,结合的诗句可在引导学生时或学生自行对出后使用,视课堂即时情况。结合诗句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还在于感受文化,加深文化印象)

7.奇联妙对欣赏(课件放映各联)

(1)猜猜有谁

①昨夜敲棋寻子路,今朝对镜见颜回(其中有孔子的两个弟子名字)

②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这是一幅挽联,挽的是谁?挽秋瑾)(藏字)

③二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猜猜内中有何人名?)(谐音,鲁肃、狄青)

(2)猜猜是什么地方

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桃花源)

(3)猜猜下面什么行业 

①操天下头等事业——做人间顶上功夫(是什么行业?理发店)

②刘伶问道谁家好,李白唯言此处高(是什么行业?酒家)

(4)欣赏艺术

承接前面讲到“刘伶”

①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唐伯虎妙对张灵,谐音。对联可以戏)

②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地名国名,抗战胜利后的对联,双关。对联可以欢)

③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金圣叹,谐音,“怜子”、“离儿”。对联可以悲)

④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谜联,上联扣“秃”字,下联扣“驴”字。对联可以讽)

(注:欣赏时或介绍其中手法,或介绍对联故事,或介绍字谜猜法,言简

赅带过)

 如何对对联 
一、对联的上句叫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句)对联的特点为: 
1、字数相等。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同。  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里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3、结构相对。  上下联的结构要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 
4、内容相关。 上下联的意义要相互联系。 
正对。上下联从两个角度、两个方面表现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互相补充,互相衬托。  如: 
十里春风,长安两路;千年晓月,永定一桥。 
反对。上下联是相反或相对的两类事物,或者是一个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互相对照,相反相成。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平仄相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字是仄声,下联末字是平声。 
二、对联的禁忌 
忌同字。即上下联不能有相同的字。如,“科学能致富”对“艺术能修身”就犯忌。 
可改为: 
Ⅳ  练习 
1、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2、对出下联或上联 
①勤为摇钱树        ②祖国江山娇        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亲情友情情情深 

④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⑤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奇妙的对联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奇妙的对联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奇妙的对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

1.关于对联的知识,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异”“区分上下联”“对联的张贴”的知识,学生课前解决。

2.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古诗中对仗的诗句四至五例,注明出处并交流。

二课堂教学步骤

(事先邀请同教研组老师听课,其中包括准备写毛笔书法的黄同异老师。体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

1.开头要求同学以本学段学习过的《兰亭集序》中一句对仗的句子来形容今天来听课的人和盛况。答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古文对) 

2.以各小组搜集的古诗中的对句引入(古诗对),再以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明这也是名人励志对联,过渡到下一环节。

3.列举几个名人励志联(以课件展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作者林则徐)

    ②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答案周恩来)

    ③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蒲松龄)

(教师指导:名人励志联,嵌入自然地理、比喻,嵌入历史故事)

4.兴趣引导:出个对子考考大家。

以成语为对,上联“望梅止渴”(板书),邀请学生上黑板前对下联。答案“缘木求鱼”或“画饼充饥”(板书)

分析“缘木求鱼”、“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的平仄,教师指导认为在合乎情境的情况下,“缘木求鱼”在平仄上对得更工整。以此例说明平仄、上下联、语法结构、内容上相关或相对的对联基本知识。

5.兴趣激发:古人从小学对要背一些规律,如《笠翁对韵》。邀请学生齐诵课文中《笠翁对韵》片断。由“天对地”说起,引入对子游戏。

(板书)“细”――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粗”(板书)

(板书)“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毛”(板书)

(板书)“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兽”(板书)

(进一步板书为)“家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野兽”

(板书)“后”――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先”(板书)

(板书)“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生”(板书)

(进一步板书为)“砖后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石先生”

由此黑板上已形成一幅对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起到激疑的作用)。

讲述一个关于这副对联的故事,说明故事中的学生把他的老师“石先生”讽刺了,但“石先生”却拿他没办法,因为从对仗来看,那学生确实逐字对得很工整。

6.在此摘取《笠翁对韵》中的几句,我们也来对一下,注意其中创设的情境和主题,注意押韵。

(1)清对淡,薄对     (课件放映)

(教师提醒:先来点简单的)

答案: 薄对(浓);

结合李清照诗句“薄雾浓云愁永昼”。

(2)暮鼓对        (课件放映)

答案:暮鼓对(晨钟)

结合“晨钟一杵醒尘梦”。(课程资源分析:泉州崇福寺钟鼓楼对联之上联,以课件放映照片)

(3)鱼书对        (课件放映)

(教师提醒:来点难点的)

答案:鱼书对(雁字)

教师引导:①鱼书:东汉末年的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②雁字:结合李清照词,师生一起背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4)草舍对        (课件放映)

答案:草舍对(柴扉)。

结合“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句 。

(5)鸡晓唱,雉朝飞。           对绿肥

答案:(红瘦)对绿肥。

结合李清照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            骑马踏花归

(教师提醒:来点更难的)

答案:(举杯邀月饮)

教师启发:①宋太祖时翰林图画院招考题目“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苏轼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课程资源分析:本人有此回环诗的书法拓片,拓于西安碑林,出示此拓片看学生会不会读出回环的四句诗,激发兴趣)②上联出自李白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再结合对仗知识引导学生,难点是“踏花归”对“邀月饮”。

(7)秋露横江,          月明          ;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

答案: (苏子)月明(游赤壁)

教师启发:唐朝韩愈有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下联写的就是这情境故事。上联与我们本学段学到过的苏东坡的文章有关。

(注:在对的过程中,结合的诗句可在引导学生时或学生自行对出后使用,视课堂即时情况。结合诗句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还在于感受文化,加深文化印象)

7.奇联妙对欣赏(课件放映各联)

(1)猜猜有谁

①昨夜敲棋寻子路,今朝对镜见颜回(其中有孔子的两个弟子名字)

②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这是一幅挽联,挽的是谁?挽秋瑾)(藏字)

③二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猜猜内中有何人名?)(谐音,鲁肃、狄青)

(2)猜猜是什么地方

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桃花源)

(3)猜猜下面什么行业 

①操天下头等事业——做人间顶上功夫(是什么行业?理发店)

②刘伶问道谁家好,李白唯言此处高(是什么行业?酒家)

(4)欣赏艺术

承接前面讲到“刘伶”

①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唐伯虎妙对张灵,谐音。对联可以戏)

②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地名国名,抗战胜利后的对联,双关。对联可以欢)

③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金圣叹,谐音,“怜子”、“离儿”。对联可以悲)

④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谜联,上联扣“秃”字,下联扣“驴”字。对联可以讽)

(注:欣赏时或介绍其中手法,或介绍对联故事,或介绍字谜猜法,言简

赅带过)

 如何对对联 
一、对联的上句叫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句)对联的特点为: 
1、字数相等。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同。  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里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3、结构相对。  上下联的结构要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 
4、内容相关。 上下联的意义要相互联系。 
正对。上下联从两个角度、两个方面表现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互相补充,互相衬托。  如: 
十里春风,长安两路;千年晓月,永定一桥。 
反对。上下联是相反或相对的两类事物,或者是一个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互相对照,相反相成。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平仄相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字是仄声,下联末字是平声。 
二、对联的禁忌 
忌同字。即上下联不能有相同的字。如,“科学能致富”对“艺术能修身”就犯忌。 
可改为: 
Ⅳ  练习 
1、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2、对出下联或上联 
①勤为摇钱树        ②祖国江山娇        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亲情友情情情深 

④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⑤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Tags:奇妙,对联,教学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