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1】

日期:2015-12-17 17:29 阅读:
1课时

奇妙的对联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欣赏一些古今妙联。

(二)能力目标

能够仿写并评改对联,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能够仿写并评改对联,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考点阐述


《考试大纲》中虽然没有对“对联”这一考点直接要求,但有对修辞、句式选择的要求,而对联的拟写、选用,既可以考查修辞,也可以考查句式。所以,2004年以来,对联成为颇受命题者青睐的语言运用的考查形式。
2004年高考试卷中有七套题考查了对联。
2005年高考试卷中,陕甘川滇黔卷、福建卷考查对联。
2007年有四个省涉及此题型。
2008年重庆卷涉及此题型。
2009年安徽、湖南卷涉及此题型。
2010年重庆卷涉及此题型。
2012年四川卷涉及此题型。
2014年北京卷语基题即为对联。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1、 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2009年湖南)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2、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2009年安徽卷)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 ————————

教师办公室对联:————————

活动3【讲授】对联的知识

对联的基本知识:
n1,字数相等
n2,词性相同
n3,平仄相对
n4,内容相关
n另外:上下联之间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上也要保持一致。
例: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对联的禁忌:

n一忌“合掌”。即上下联的意思不能雷同
例:奇勋传百世;功绩耀千秋。
        九州千载秀;四海万年春。
n二忌“同字”。即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有同字
n例:辛勤育得花朵艳;汗水换得桃李香
            劳动好似摇钱树;工作好似聚宝盆

活动4【活动】合作学习

(一)对联试拟与评改,给下列句子对下句

1、蚕吐丝——     

2、画饼充饥——

3、福如东海阔——  

4、冬去山明水秀——

5、忆往昔峥嵘岁月—

(二)高考题型对接

6、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发愤识遍天下字  雨滋春树碧连天 

腊梅吐芳迎红日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立志读尽人间书

风送花香红满地  绿柳展枝舞春风

活动5【活动】探究学习

学生活动一:对联趣话

学生活动二:对联猜谜

学生活动三:对联品评

附:活动二:对联猜谜

1、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打一成语)

2、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打一食物)

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打一水果)

3、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多少岁?)

4、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与狐狼猫狗半边相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一片全模糊。虽为小品,亦为妙文。(打两个字)


活动三:对联品评

1祖国风光莺歌燕舞;岳州面貌月异日新。(陈科澎)

2月光映水水映天;山色盖云云盖地。 (刘翰辉)

3石上泉声出涧去;枕边花香入梦来。(刘俊)

4洞庭湖边奉酒;岳阳楼上求茗。(宋文涛)

5后弈弯弓射红日;嫦娥舞袖赴银盘。 (宋文涛)

6三更半夜三更半;八月中秋八月中。(周虎)

7清酒竹笛圆月;秀色瑶琴画船。--醉卧江南(易思宇)

8氦氖氩氪氡五气朝无;茉莉荜茇莲三花聚鼎(刘香林)

活动6【练习】当堂训练

改改高考对联题答卷 :

1.上: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2012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题:

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对联。注意: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5分)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遗韵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奇妙的对联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奇妙的对联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考点阐述


《考试大纲》中虽然没有对“对联”这一考点直接要求,但有对修辞、句式选择的要求,而对联的拟写、选用,既可以考查修辞,也可以考查句式。所以,2004年以来,对联成为颇受命题者青睐的语言运用的考查形式。
2004年高考试卷中有七套题考查了对联。
2005年高考试卷中,陕甘川滇黔卷、福建卷考查对联。
2007年有四个省涉及此题型。
2008年重庆卷涉及此题型。
2009年安徽、湖南卷涉及此题型。
2010年重庆卷涉及此题型。
2012年四川卷涉及此题型。
2014年北京卷语基题即为对联。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1、 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2009年湖南)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2、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2009年安徽卷)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 ————————

教师办公室对联:————————

活动3【讲授】对联的知识

对联的基本知识:
n1,字数相等
n2,词性相同
n3,平仄相对
n4,内容相关
n另外:上下联之间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上也要保持一致。
例: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对联的禁忌:

n一忌“合掌”。即上下联的意思不能雷同
例:奇勋传百世;功绩耀千秋。
        九州千载秀;四海万年春。
n二忌“同字”。即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有同字
n例:辛勤育得花朵艳;汗水换得桃李香
            劳动好似摇钱树;工作好似聚宝盆

活动4【活动】合作学习

(一)对联试拟与评改,给下列句子对下句

1、蚕吐丝——     

2、画饼充饥——

3、福如东海阔——  

4、冬去山明水秀——

5、忆往昔峥嵘岁月—

(二)高考题型对接

6、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发愤识遍天下字  雨滋春树碧连天 

腊梅吐芳迎红日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立志读尽人间书

风送花香红满地  绿柳展枝舞春风

活动5【活动】探究学习

学生活动一:对联趣话

学生活动二:对联猜谜

学生活动三:对联品评

附:活动二:对联猜谜

1、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打一成语)

2、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打一食物)

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打一水果)

3、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多少岁?)

4、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与狐狼猫狗半边相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一片全模糊。虽为小品,亦为妙文。(打两个字)


活动三:对联品评

1祖国风光莺歌燕舞;岳州面貌月异日新。(陈科澎)

2月光映水水映天;山色盖云云盖地。 (刘翰辉)

3石上泉声出涧去;枕边花香入梦来。(刘俊)

4洞庭湖边奉酒;岳阳楼上求茗。(宋文涛)

5后弈弯弓射红日;嫦娥舞袖赴银盘。 (宋文涛)

6三更半夜三更半;八月中秋八月中。(周虎)

7清酒竹笛圆月;秀色瑶琴画船。--醉卧江南(易思宇)

8氦氖氩氪氡五气朝无;茉莉荜茇莲三花聚鼎(刘香林)

活动6【练习】当堂训练

改改高考对联题答卷 :

1.上: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2012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题:

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对联。注意: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5分)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遗韵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Tags:奇妙,对联,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