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

日期:2015-12-17 17:29 阅读:
1课时

奇妙的对联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方法目标:

       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奇妙的对联》选自必修一梳理探究单元。本单元编选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三篇关于汉字文化的文章。编排意图在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范围,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知识、感受汉语魅力、关注汉语发展,培养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3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2、把握对句要领,学习拟写对联。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PPT显示: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

英语100分,语文180分

与学生共同分享关于上则新闻的网络帖子:

 【If you do not leav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 怎么译?

           你如果不滚开,我就和你同归于尽。(四级)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六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八级)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专家)

你在或不在,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活佛水平)

    这就是语文提分,英语降分的原因:差别不在英语水平,而在汉语水平。】

导语: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她是汉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汉语博大精深,语文魅力无穷。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魅力语文之——奇妙的对联。

活动2【活动】活动

环节二:  掀起你的盖头来——对联常识

参考教材,小组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联特征。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对联特征    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2、举例阐释,使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

提示:把握了对联的特征也就把握了对句的要领。

3、对联的书写和张贴有什么要求

书写力求美观

张贴遵照传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梳理对联有关知识,把握对联特征,为鉴赏对联、拟写对联做铺垫。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环节三: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奇妙有趣的对联  PPT显示

数字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趣讲本联来源。理解“花甲”“古稀”“三七”“春秋”等词的意义。让学生算一算老寿星的年龄。)

同音异字联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引导学生从表现的场面、趣味性上及平仄和谐、同音异字的奇特方面欣赏)

2、欣赏对联书法   熙熙亭楹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

3、组内推荐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联、趣联。

4、学生交流对对联的认识与感受

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和书法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语关键词:有对称美、有书卷气、有智慧、体现中华文字的丰富性,短小精悍、尺幅之间包藏天地……

【设计意图】展示名联、趣联,学生谈感受,打开学生视野,感受对联艺术美,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对联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探究欣赏的兴趣。

 5、鉴赏对联    松下弈棋,松子随同棋子落;溪边垂钓,柳丝依伴钓丝垂。

这副对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对联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人物的特点如何表现出来的?

      (小组讨论交流后各人写出答案,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鉴赏对联,培养学生理解、感悟、审美及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四:牛刀小试显身手——拟写对联

1、对对歌诀——《声律启蒙》PPT显示

2、基础练习

(1)读对联  自由放声朗读以下对联(PPT显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春含情百花齐放/人有志万事俱成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补对联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           ,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用李绅《悯农》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3)改对联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4)写对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预计此题学生不能很顺利的拟写出来,教师注意巡回参与小组学习,适时点拨启发)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对联“读——补——改——写”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知对联的特征,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把死的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设题难度较小且循序渐进,好比低处的果实,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习热情,人人参与,享受课堂。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非一朝一夕练成,对对联,先入门是关键。

 3、课外提升练习(链接高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为下列对联对出下联或上联。 PPT显示:

春晖盈大地,           

②           ,            ;腰鼓秧歌唢呐,同属塞北民风

 【设计意图】链接高考真题,使学生对对联题的难易度有所了解和感知,树立学会拟写对联的信心,培养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


环节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略)

以对联形式勉励学生珍惜学习生活

不苦不累,高中没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

才思敏捷数理化游刃有余  出口成章政史地无所不知

环节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外提升练习题 PPT

2、请每位同学围绕“对联”这一主题,办期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3、(选做)感兴趣的同学,可就对联展开一次研究性学习,题目自定,形成书面形式。)

奇妙的对联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奇妙的对联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PPT显示: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

英语100分,语文180分

与学生共同分享关于上则新闻的网络帖子:

 【If you do not leav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 怎么译?

           你如果不滚开,我就和你同归于尽。(四级)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六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八级)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专家)

你在或不在,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活佛水平)

    这就是语文提分,英语降分的原因:差别不在英语水平,而在汉语水平。】

导语: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她是汉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汉语博大精深,语文魅力无穷。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魅力语文之——奇妙的对联。

活动2【活动】活动

环节二:  掀起你的盖头来——对联常识

参考教材,小组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联特征。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对联特征    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2、举例阐释,使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

提示:把握了对联的特征也就把握了对句的要领。

3、对联的书写和张贴有什么要求

书写力求美观

张贴遵照传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梳理对联有关知识,把握对联特征,为鉴赏对联、拟写对联做铺垫。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环节三: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奇妙有趣的对联  PPT显示

数字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趣讲本联来源。理解“花甲”“古稀”“三七”“春秋”等词的意义。让学生算一算老寿星的年龄。)

同音异字联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引导学生从表现的场面、趣味性上及平仄和谐、同音异字的奇特方面欣赏)

2、欣赏对联书法   熙熙亭楹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

3、组内推荐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联、趣联。

4、学生交流对对联的认识与感受

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和书法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语关键词:有对称美、有书卷气、有智慧、体现中华文字的丰富性,短小精悍、尺幅之间包藏天地……

【设计意图】展示名联、趣联,学生谈感受,打开学生视野,感受对联艺术美,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对联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探究欣赏的兴趣。

 5、鉴赏对联    松下弈棋,松子随同棋子落;溪边垂钓,柳丝依伴钓丝垂。

这副对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对联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人物的特点如何表现出来的?

      (小组讨论交流后各人写出答案,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鉴赏对联,培养学生理解、感悟、审美及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四:牛刀小试显身手——拟写对联

1、对对歌诀——《声律启蒙》PPT显示

2、基础练习

(1)读对联  自由放声朗读以下对联(PPT显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春含情百花齐放/人有志万事俱成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补对联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           ,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用李绅《悯农》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3)改对联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4)写对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预计此题学生不能很顺利的拟写出来,教师注意巡回参与小组学习,适时点拨启发)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对联“读——补——改——写”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知对联的特征,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把死的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设题难度较小且循序渐进,好比低处的果实,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习热情,人人参与,享受课堂。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非一朝一夕练成,对对联,先入门是关键。

 3、课外提升练习(链接高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为下列对联对出下联或上联。 PPT显示:

春晖盈大地,           

②           ,            ;腰鼓秧歌唢呐,同属塞北民风

 【设计意图】链接高考真题,使学生对对联题的难易度有所了解和感知,树立学会拟写对联的信心,培养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


环节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略)

以对联形式勉励学生珍惜学习生活

不苦不累,高中没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

才思敏捷数理化游刃有余  出口成章政史地无所不知

环节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外提升练习题 PPT

2、请每位同学围绕“对联”这一主题,办期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3、(选做)感兴趣的同学,可就对联展开一次研究性学习,题目自定,形成书面形式。)

Tags:奇妙,对联,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