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思路

日期:2015-12-14 14:08 阅读:
王晓伟  

地区: 山西省 - 大同市 - 阳高县

学校:阳高县大白登农业中学

1课时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初中生物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 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学情分析

关于传染病的知识,学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但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未必是正确的,有可能是前科学概念,所以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掌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

对于传染病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概念的层面上,而是希望学生用关于传染病的知识来指导自己选择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健康地生活。要想有效地预防传染病,首先得明白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3重点难点

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说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   施。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所有生物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人类虽然是高等生物,但也免不了会被疾病困扰,疾病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人类疾病有充分的了解,这节课上我们共同来关注传染病及其预防。

活动2【讲授】一,什么是传染病

师:请同学们填写本节“想一想,议一议”的表格,并思考:这些疾病的病因是什么?为什么有的疾病能传染?(课件展示表格)

生:填写表格

    讨论问题,试着分析疾病的病因。

师:(课件展示答案)对学生的争论进行解释,说明有的疾病症状相似但病因有多种类型。例如,结膜炎既有病毒性的也有细菌性的。简单解释龋齿的成因。

师:引导学生总结传染病的概念。

生:思考后说出,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师:(课件展示)传染病的概念,特点。

师:什么是病原体?

生: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称为病原体。

师:(课件展示)常见的几种病原体。

生:尝试对病原体进行归类: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

活动3【讲授】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师:传染病是怎样进行传播的呢?请大家分析教材73页的资料,并完成思考题。(课件展示)

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资料。

    分组讨论。

师:指导学生表达交流,并点评。

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流行性感冒和肝炎的传播过程,并归纳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生:归纳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师:(课件展示)进一步明确,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概念。

师:(课件展示):检测题——学以致用

生:完成检测题,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4【讲授】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师:(课件展示):出谋划策

    假如我们班里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

生:让感冒患者吃药,住院戴口罩等。

师:认可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这些措施为什么有效?它们分别是针对流感流行的哪个环节呢?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教材中的六种措施分别属于哪类预防措施。

生:分组讨论并交流。

师:点评,指导。

师:其实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请大家阅读课本上的实例。

生:阅读课本内容。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1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寄生虫或细菌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并可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2 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3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 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活动6【练习】课后练习

1、下列各种病症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胃病、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    
   B、血吸虫病、神经炎、淋病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     
   D、水痘、胃癌、疯牛病
2、家人患肝炎期间,为切断传播途径,应该(    )
    A、隔离并彻底治疗病人      B、 对病人的餐具进行消毒
    C、不随地吐痰                     D、 消灭吸血昆虫

3、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播媒介
4、大量消灭“四害”,从防止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都不是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所有生物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人类虽然是高等生物,但也免不了会被疾病困扰,疾病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人类疾病有充分的了解,这节课上我们共同来关注传染病及其预防。

活动2【讲授】一,什么是传染病

师:请同学们填写本节“想一想,议一议”的表格,并思考:这些疾病的病因是什么?为什么有的疾病能传染?(课件展示表格)

生:填写表格

    讨论问题,试着分析疾病的病因。

师:(课件展示答案)对学生的争论进行解释,说明有的疾病症状相似但病因有多种类型。例如,结膜炎既有病毒性的也有细菌性的。简单解释龋齿的成因。

师:引导学生总结传染病的概念。

生:思考后说出,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师:(课件展示)传染病的概念,特点。

师:什么是病原体?

生: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称为病原体。

师:(课件展示)常见的几种病原体。

生:尝试对病原体进行归类: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

活动3【讲授】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师:传染病是怎样进行传播的呢?请大家分析教材73页的资料,并完成思考题。(课件展示)

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资料。

    分组讨论。

师:指导学生表达交流,并点评。

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流行性感冒和肝炎的传播过程,并归纳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生:归纳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师:(课件展示)进一步明确,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概念。

师:(课件展示):检测题——学以致用

生:完成检测题,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4【讲授】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师:(课件展示):出谋划策

    假如我们班里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

生:让感冒患者吃药,住院戴口罩等。

师:认可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这些措施为什么有效?它们分别是针对流感流行的哪个环节呢?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教材中的六种措施分别属于哪类预防措施。

生:分组讨论并交流。

师:点评,指导。

师:其实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请大家阅读课本上的实例。

生:阅读课本内容。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1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寄生虫或细菌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并可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2 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3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 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活动6【练习】课后练习

1、下列各种病症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胃病、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    
   B、血吸虫病、神经炎、淋病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     
   D、水痘、胃癌、疯牛病
2、家人患肝炎期间,为切断传播途径,应该(    )
    A、隔离并彻底治疗病人      B、 对病人的餐具进行消毒
    C、不随地吐痰                     D、 消灭吸血昆虫

3、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播媒介
4、大量消灭“四害”,从防止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都不是

 

Tags: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