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创新设计

日期:2015-12-11 17:28 阅读:
郑文丽  

地区: 天津市 - 天津市 - 河西区

学校:天津市环湖中学

1课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初中化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掌握探究的思路、方法,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燃烧是一把“双刃剑”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要科学的运用燃烧给人类造福——渗透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课题对学生亲切又熟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非常熟悉“燃烧”这种变化,也见过不少相关的现象,但没有提升到化学的角度来分析;学生通过对第二单元氧气性质的探究和对第六单元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等已经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多数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常识。

3重点难点

1、探究燃烧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2、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掌握探究的思路、方法,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燃烧是一把“双刃剑”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要科学的运用燃烧给人类造福——渗透环保意识。

评论(0)     教学重点

探究燃烧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评论(0)     学时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燃烧和灭火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分析

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燃烧是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右埃及人利用燃烧冶炼铜,日常生活中燃烧,火箭升空等图片。

观看思考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一个情景。

 

提出问题引导猜想

[设疑]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才能获得燃烧呢?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分组讨论、交流,根据对燃烧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

要有氧气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展示]给出图片、石头、木条、煤、水---------图片

可燃物

 

【提问】是木炭容易点燃,还是煤容易点燃?

燃烧要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实验探究

那让我们一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分组实验】请各小组取两支试管,分别标上A、B,在A试管中放入一粒白磷;在B试管中放入一粒红磷;另取大烧杯加入一定量的热水并放入白磷(用铜圈套住)。将A、B两支试管同时放入该烧杯中。(注:白磷要迅速放入热水中)

 

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并总结燃烧的条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养成热爱观察的习惯,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提问】请同学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很顺利的描述实验现象。

【引导讨论】

1、为什么A试管的白磷燃烧,B试管的红磷不能燃烧? 

2、为什么A试管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小组讨论得出:

1、红磷的着火点高,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

2、热水中的白磷未接触到氧气

讨论

归纳

交流

【展示】火三角图片,引导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进行讨论和交流。

【板书】

一、 燃烧的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讨论交流】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归纳出燃烧的条件。

 

【理解记忆】

培养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知识拓展温故知新

[提问]热水中的白磷如接触到氧气会燃烧么?水火会相溶么?如何提供氧气呢?请同学们讨论后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实验.

学生疑惑,思考讨论,并动手实验

 

 

 

再次验证燃烧条件,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解决心中的疑虑,让学生在碰撞中激发思维的火花,同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请同学描述实验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思考]如白磷是足量的,燃烧之后冷却至室温水面应上升到哪一位置?

试管中液面上升至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

归纳

总结

[提问]大家结合生活中接触的燃烧,总结燃烧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板书]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交流思考:发光、放热、与氧气反应、剧烈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巩固应用

【提问】(1)请你根据燃烧的条件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分析此实验与我们刚做的实验比较的优缺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 烧杯中的白磷也不燃烧

(2)白磷生成的白烟会污染空气

 

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推测, 加深理解燃烧的条件,提高环保意识。

知识过渡

【引言】火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展示】多媒体展示火灾图片。

观看图片。

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设疑】如何熄灭烛火?

【演示实验】点燃蜡烛,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熄灭并分析原理。

【思考、交流】设计并实验并与教师互动交流。

 

通过简单的蜡烛熄灭的实验,进一步分析得出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及灭火的原理。

师生共同讨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使难点得以突破。

总结交流

【板书】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之一):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关系,记忆相关内容。

由燃烧的条件和生活经验,推想出适当的灭火方法,培养推理能力。

 

 

 

巩固应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互动交流、理解记忆,掌握结论。

充分利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讨论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措施,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发散探究

【讨论】:分析下列实验中燃着蜡烛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A        B

 

 

 

CaCO3       Na2CO3

C          D

讨论回答:A.过一会儿,蜡烛熄灭。

B.蜡烛继续燃烧

C.有气泡产生,蜡烛熄灭。

D.有大量气泡产生,蜡烛熄灭。

 

 

 

 

 

进一步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突破难点。根据实验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提问】结合C、D现象,如出现火灾你会选择上述实验中的那种方法灭火?

思考:用D,碳酸钠与盐酸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CO2

【教师演示】演示灭火器原理。

学生观察思考

自读内容

探究新知

请同学阅读P131表7—2

,回答下列问题:

1、精密仪器着火,宜选用           灭火器 。

2、图书馆着火,宜选

用              灭火器。

 3、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阅读教材P-131内容,交流常见的灭火器原理和使用范围。回答所提问题。

通过自学,初步了解灭火器的原理以及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培养关注社会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联系实际

【展示】多媒体展示“家庭远离火灾”火场逃生方法.

【提问】如高楼起火,楼下火势较大,如何逃生?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最高法官。

【教师演示】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罩上一只大烧杯,哪只蜡烛先灭?

观看火场逃生方法,分析讨论。

 

学生讨论,各执一词。

 

观察分析。

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学会基本的防火、灭火及火场的自救方法。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火灾的安全防范意识。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交流感受和收获。

既是知识的小结,也是方法的小结。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条件:(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

氧气(或空气)            剧烈的氧气反应

二、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之一)

1.降低温度使其到着火点以下

2.清除可燃物

3.隔绝空气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掌握探究的思路、方法,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燃烧是一把“双刃剑”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要科学的运用燃烧给人类造福——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燃烧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学时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燃烧和灭火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分析

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燃烧是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右埃及人利用燃烧冶炼铜,日常生活中燃烧,火箭升空等图片。

观看思考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一个情景。

 

提出问题引导猜想

[设疑]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才能获得燃烧呢?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分组讨论、交流,根据对燃烧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

要有氧气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展示]给出图片、石头、木条、煤、水---------图片

可燃物

 

【提问】是木炭容易点燃,还是煤容易点燃?

燃烧要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实验探究

那让我们一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分组实验】请各小组取两支试管,分别标上A、B,在A试管中放入一粒白磷;在B试管中放入一粒红磷;另取大烧杯加入一定量的热水并放入白磷(用铜圈套住)。将A、B两支试管同时放入该烧杯中。(注:白磷要迅速放入热水中)

 

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并总结燃烧的条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养成热爱观察的习惯,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提问】请同学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很顺利的描述实验现象。

【引导讨论】

1、为什么A试管的白磷燃烧,B试管的红磷不能燃烧? 

2、为什么A试管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小组讨论得出:

1、红磷的着火点高,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

2、热水中的白磷未接触到氧气

讨论

归纳

交流

【展示】火三角图片,引导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进行讨论和交流。

【板书】

一、 燃烧的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讨论交流】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归纳出燃烧的条件。

 

【理解记忆】

培养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知识拓展温故知新

[提问]热水中的白磷如接触到氧气会燃烧么?水火会相溶么?如何提供氧气呢?请同学们讨论后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实验.

学生疑惑,思考讨论,并动手实验

 

 

 

再次验证燃烧条件,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解决心中的疑虑,让学生在碰撞中激发思维的火花,同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请同学描述实验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思考]如白磷是足量的,燃烧之后冷却至室温水面应上升到哪一位置?

试管中液面上升至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

归纳

总结

[提问]大家结合生活中接触的燃烧,总结燃烧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板书]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交流思考:发光、放热、与氧气反应、剧烈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巩固应用

【提问】(1)请你根据燃烧的条件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分析此实验与我们刚做的实验比较的优缺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 烧杯中的白磷也不燃烧

(2)白磷生成的白烟会污染空气

 

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推测, 加深理解燃烧的条件,提高环保意识。

知识过渡

【引言】火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展示】多媒体展示火灾图片。

观看图片。

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设疑】如何熄灭烛火?

【演示实验】点燃蜡烛,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熄灭并分析原理。

【思考、交流】设计并实验并与教师互动交流。

 

通过简单的蜡烛熄灭的实验,进一步分析得出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及灭火的原理。

师生共同讨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使难点得以突破。

总结交流

【板书】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之一):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关系,记忆相关内容。

由燃烧的条件和生活经验,推想出适当的灭火方法,培养推理能力。

 

 

 

巩固应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互动交流、理解记忆,掌握结论。

充分利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讨论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措施,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发散探究

【讨论】:分析下列实验中燃着蜡烛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A        B

 

 

 

CaCO3       Na2CO3

C          D

讨论回答:A.过一会儿,蜡烛熄灭。

B.蜡烛继续燃烧

C.有气泡产生,蜡烛熄灭。

D.有大量气泡产生,蜡烛熄灭。

 

 

 

 

 

进一步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突破难点。根据实验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提问】结合C、D现象,如出现火灾你会选择上述实验中的那种方法灭火?

思考:用D,碳酸钠与盐酸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CO2

【教师演示】演示灭火器原理。

学生观察思考

自读内容

探究新知

请同学阅读P131表7—2

,回答下列问题:

1、精密仪器着火,宜选用           灭火器 。

2、图书馆着火,宜选

用              灭火器。

 3、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阅读教材P-131内容,交流常见的灭火器原理和使用范围。回答所提问题。

通过自学,初步了解灭火器的原理以及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培养关注社会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联系实际

【展示】多媒体展示“家庭远离火灾”火场逃生方法.

【提问】如高楼起火,楼下火势较大,如何逃生?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最高法官。

【教师演示】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罩上一只大烧杯,哪只蜡烛先灭?

观看火场逃生方法,分析讨论。

 

学生讨论,各执一词。

 

观察分析。

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学会基本的防火、灭火及火场的自救方法。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火灾的安全防范意识。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交流感受和收获。

既是知识的小结,也是方法的小结。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条件:(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

氧气(或空气)            剧烈的氧气反应

二、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之一)

1.降低温度使其到着火点以下

2.清除可燃物

3.隔绝空气

Tags:课题,燃烧,灭火,教学,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