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二节  种子植物教学设计及教案分析

日期:2015-12-10 14:46 阅读:
韩春红  

地区: 辽宁省 - 铁岭市 -

学校:铁岭市第五中学

1课时

第二节  种子植物 初中生物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通过解剖和观察豆类种子和玉米种子,认识种子的结构。

2、说出种子各个结构的功能。

3、描述豆类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区别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二、能力方面

1、运用观察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运用比较法区别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及实践探究种子的结构,增强并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操作能力。

2学情分析

学习到本节课,七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学知识和如何学好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主要讲述绿色植物中最高等、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种子植物,知识内容难度不大,而且能够观察到的实物较多,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七年级学生对于动手实验的愿望非常强烈,愿意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但是独立完成操作的能力和方法还有待加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顺序和安全。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二节 种子植物

新课导入

提出上节课所学知识的相关问题,学生回答后展示几幅图片,引出课题,同时板书。

回答问题,并说出图片上的植物名称。

新课学习

大屏幕展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参考屏幕上的自学提纲,阅读教材79—81页。

自主控究:观察解剖豆类种子和玉米种子

讲解:

观察的顺序是由表及里
观察及解剖注意事项

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操作。

按照教材79—80页探究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小组讨论完成屏幕上的讨论题。

种子的结构

大屏幕展示豆类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还有胚乳)

指导学生比较两种种子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对照结构图说出各部分结构名称:豆类包括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玉米包括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及胚乳。

通过实物观察并与教师一同分析两种种子的异同点,填写好第80页的表格。

植物产生种子的意义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植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为什么不如种子植物各类、数量和分布?(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思考问题,比较孢子和种子的生命力,讨论,得出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明确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高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归纳总结

目标检测

大屏幕展示检测题

思考回答

第二节  种子植物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二节  种子植物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二节 种子植物

新课导入

提出上节课所学知识的相关问题,学生回答后展示几幅图片,引出课题,同时板书。

回答问题,并说出图片上的植物名称。

新课学习

大屏幕展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参考屏幕上的自学提纲,阅读教材79—81页。

自主控究:观察解剖豆类种子和玉米种子

讲解:

观察的顺序是由表及里
观察及解剖注意事项

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操作。

按照教材79—80页探究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小组讨论完成屏幕上的讨论题。

种子的结构

大屏幕展示豆类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还有胚乳)

指导学生比较两种种子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对照结构图说出各部分结构名称:豆类包括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玉米包括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及胚乳。

通过实物观察并与教师一同分析两种种子的异同点,填写好第80页的表格。

植物产生种子的意义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植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为什么不如种子植物各类、数量和分布?(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思考问题,比较孢子和种子的生命力,讨论,得出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明确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高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归纳总结

目标检测

大屏幕展示检测题

思考回答

Tags:第二,种子,植物,教学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