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二节  种子植物课件配套优秀

日期:2015-12-10 14:45 阅读:
陈昂   [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县级优课]

地区: 福建省 - 福州市 - 晋安区

学校:福建省福州第十中学

1课时

第二节  种子植物 初中生物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能力方面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运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结构。

3.收集种子并制作成手工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体验收集种子并制作手工作品后成功的喜悦。

2.形成孝敬父母长辈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福州十中七年级的学生。

2.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积极性。

3.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种子的一些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见过、接触过。

4.在此基础上学生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种子,并发挥想象力将它们制作成手工作品。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解剖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认识种子的结构。

(2)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结构。

2.教学难点:

(1)课前学生种子的收集和手工作品的制作。

(2)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种子植物

五、教学过程

种子植物(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学生作品展示

【引言】在我们的身边有种子,大家认识它们吗?课前同学们收集各种种子,并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作才能制作出了手工作品,现将优秀作品展示给大家来欣赏。

【播放】学生优秀作品照片。

两位优秀作品学生代表上讲台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

联系生活,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导入新课

【讲述】这些种子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它们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导入实验内容。

实验:

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讲解】

1.观察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2.注意事项:不要急于分开两个豆瓣,要感受两个豆瓣相连的部位是哪里;不要急于切开种子;注意玉米的切开方向,仔细观察子叶、果皮和种皮;仔细观察玉米切面滴加稀碘液后的颜色变化。

【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操作,特别是对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按照教材P79~80的方法步骤,完成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观察(可以将一根手指伸进两个豆瓣之间来感受胚轴的位置)。

同桌交流教材中列出的讨论题。

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种子的结构

【播放】种子结构的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说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并指导学生比较它们结构上的异同点。

【讲述】介绍几种常见的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

说出种子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功能,总结出单、双子叶植物的特点。

分析、归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填写P80的表格。

通过观看课件,将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认识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功能。

产生种子的意义

【提出问题】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为何它们的各类、数量和分布都比不上种子植物?

【播放】千年古莲开花的图。

回忆、阅读教材正文,比较孢子和种子的生命力,讨论并明确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感受种子生命力的长久。

知识应用

【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吃的花生油,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哪一部分?我们吃的米饭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的哪一部分?

思考并回答。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联系。

课后拓展作业

【讲解】介绍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的含义及“拗九粥”的做法。

布置学生在家里煮一碗表达孝心的“拗九粥”。

学生自愿完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种子植物(第一课时)

一、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减少水分散失)

            胚芽

菜豆种子    胚根

            胚轴                胚(新植物体幼体)

            子叶(2片)

            (储存营养物质)



             果皮和种皮(保护、减少水分散失)

             胚乳(储存营养物质)

             胚芽

玉米种子     胚根               胚(新植物体幼体)

             胚轴

             子叶(1片)

第二节  种子植物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二节  种子植物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种子植物

五、教学过程

种子植物(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学生作品展示

【引言】在我们的身边有种子,大家认识它们吗?课前同学们收集各种种子,并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作才能制作出了手工作品,现将优秀作品展示给大家来欣赏。

【播放】学生优秀作品照片。

两位优秀作品学生代表上讲台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

联系生活,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导入新课

【讲述】这些种子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它们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导入实验内容。

实验:

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讲解】

1.观察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2.注意事项:不要急于分开两个豆瓣,要感受两个豆瓣相连的部位是哪里;不要急于切开种子;注意玉米的切开方向,仔细观察子叶、果皮和种皮;仔细观察玉米切面滴加稀碘液后的颜色变化。

【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操作,特别是对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按照教材P79~80的方法步骤,完成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观察(可以将一根手指伸进两个豆瓣之间来感受胚轴的位置)。

同桌交流教材中列出的讨论题。

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种子的结构

【播放】种子结构的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说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并指导学生比较它们结构上的异同点。

【讲述】介绍几种常见的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

说出种子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功能,总结出单、双子叶植物的特点。

分析、归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填写P80的表格。

通过观看课件,将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认识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功能。

产生种子的意义

【提出问题】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为何它们的各类、数量和分布都比不上种子植物?

【播放】千年古莲开花的图。

回忆、阅读教材正文,比较孢子和种子的生命力,讨论并明确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感受种子生命力的长久。

知识应用

【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吃的花生油,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哪一部分?我们吃的米饭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的哪一部分?

思考并回答。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联系。

课后拓展作业

【讲解】介绍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的含义及“拗九粥”的做法。

布置学生在家里煮一碗表达孝心的“拗九粥”。

学生自愿完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种子植物(第一课时)

一、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减少水分散失)

            胚芽

菜豆种子    胚根

            胚轴                胚(新植物体幼体)

            子叶(2片)

            (储存营养物质)



             果皮和种皮(保护、减少水分散失)

             胚乳(储存营养物质)

             胚芽

玉米种子     胚根               胚(新植物体幼体)

             胚轴

             子叶(1片)

Tags:第二,种子,植物,课件,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