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二节  种子植物课件配套优秀教案案例

日期:2015-12-10 14:44 阅读:
陈珏  

地区: 广东省 - 潮州市 - 潮安县

学校:金石镇林周全中学

1课时

第二节  种子植物 初中生物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观察种子的结构  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掌握种子植物的特征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由于刚升入初中,基本上还保留小学生的特征--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喜欢自己动手主动获取知识;他们虽然对种子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十分了解种子的结构,因此,“种子的结构”一节对他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和自主探究,获得种子结构的有关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他们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还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启发,进行探究实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种子的结构

                    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教学难点   :理解种子的结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种子植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五幅图片(海带、苔藓、桫萝、油菜、南瓜),哪些植物能结种子?

学生通过识图自己总结出种子植物的概念。(启动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师板书:第二节种子植物。

二、学习新课

(一)观察种子:

请两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前展自己搜集的五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并介绍它们的名称。(角色互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获取新信息)

师:这些植物的种子结构是相同的吗?通过下面的观察实验,你会找到答案。

(提示:在动手观察之前先阅读第83—84页实验内容。

提醒注意:观察种子结构的基本步骤是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生:带着问题阅读。

要求学生统一将胚芽涂成黑色、胚轴涂成黄色、胚根涂成绿色、子叶涂成红色。然后学生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实验,结合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挂图,通过观察、比较,尝试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

请一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给予评价。最后得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

分组讨论:第84页第1、2、3、4题,并将答案填在书上。(在教师指导下,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师强调:1、菜豆种子的子叶是两片,肥厚,储存营养物质。

2、玉米的子叶只有一片,瘦小,不储存营养物质。

小结:种子的大小、形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它是幼小的生命体,是种子结构的最重要部分。

师提问:你想知道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分布更广、种类更多的原因吗?

学生阅读第84页第一段。(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各小组代表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予以肯定并加以完善:孢子只是个生殖细胞,而种子是种器官,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师:种子植物的种类的确非常繁多,你能说出下列种子植物中哪些种子有果皮,哪些没有吗?(在展台或讲上展示学生搜集的花生、豆角、松子、苹果、橙等实物)

小结: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种皮被分为两大类:1.裸子植物;2.被子植物。

师:演示一组图片(如银杏、油松、苏铁、刺槐、侧柏、雪松、毛白杨、云杉)


,以校园或本地植物为主。

请十个学生快速判断哪些是裸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考查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来充当教师,对学生提问:你知道蒲公英、杨、柳、草莓、桃、苹果等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吗?(角色互换,逐步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实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三、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通过层层设问与同学进行交流:

1.你知道种子植物与生物圈中其他三类植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2.你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吗?

3.你能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4.你能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吗?

5.你认同了“种子的传播是与其周围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这一观点了吗?

(在温馨的氛围中,让学生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四、达标检测

1 玉米种子结构是什么?

2 菜豆种子结构是什么?

3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区别是什么?

第二节  种子植物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二节  种子植物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种子植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五幅图片(海带、苔藓、桫萝、油菜、南瓜),哪些植物能结种子?

学生通过识图自己总结出种子植物的概念。(启动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师板书:第二节种子植物。

二、学习新课

(一)观察种子:

请两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前展自己搜集的五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并介绍它们的名称。(角色互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获取新信息)

师:这些植物的种子结构是相同的吗?通过下面的观察实验,你会找到答案。

(提示:在动手观察之前先阅读第83—84页实验内容。

提醒注意:观察种子结构的基本步骤是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生:带着问题阅读。

要求学生统一将胚芽涂成黑色、胚轴涂成黄色、胚根涂成绿色、子叶涂成红色。然后学生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实验,结合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挂图,通过观察、比较,尝试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

请一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给予评价。最后得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

分组讨论:第84页第1、2、3、4题,并将答案填在书上。(在教师指导下,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师强调:1、菜豆种子的子叶是两片,肥厚,储存营养物质。

2、玉米的子叶只有一片,瘦小,不储存营养物质。

小结:种子的大小、形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它是幼小的生命体,是种子结构的最重要部分。

师提问:你想知道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分布更广、种类更多的原因吗?

学生阅读第84页第一段。(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各小组代表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予以肯定并加以完善:孢子只是个生殖细胞,而种子是种器官,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师:种子植物的种类的确非常繁多,你能说出下列种子植物中哪些种子有果皮,哪些没有吗?(在展台或讲上展示学生搜集的花生、豆角、松子、苹果、橙等实物)

小结: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种皮被分为两大类:1.裸子植物;2.被子植物。

师:演示一组图片(如银杏、油松、苏铁、刺槐、侧柏、雪松、毛白杨、云杉)


,以校园或本地植物为主。

请十个学生快速判断哪些是裸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考查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来充当教师,对学生提问:你知道蒲公英、杨、柳、草莓、桃、苹果等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吗?(角色互换,逐步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实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三、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通过层层设问与同学进行交流:

1.你知道种子植物与生物圈中其他三类植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2.你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吗?

3.你能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4.你能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吗?

5.你认同了“种子的传播是与其周围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这一观点了吗?

(在温馨的氛围中,让学生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四、达标检测

1 玉米种子结构是什么?

2 菜豆种子结构是什么?

3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区别是什么?

Tags:第二,种子,植物,课件,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