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ppt配用优秀教学设计

日期:2015-12-10 09:19 阅读:
魏静  

地区: 河北省 - 衡水市 - 深州市

学校:深州市深州镇北官庄小学

1课时

物理九21-3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流程.

2 .大概了解电视的工作流程.

3. 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流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流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2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较为抽象的原理课,电磁波本身就看不见、 摸不着,低频电流、高频电流、调制、解调等环节也涉及较多的知识,不可能一下子说清楚,只能靠想象边叙述边画图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大致的概念框架,所以对抽象的东西尽可能使其在教学中直观起来.

3重点难点

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流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设计

【导入】【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

2 .电磁波的波速怎么计算?

(波速=波长x频率. )

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l08m/s)

【导入】【新课引入】

师 我们知道 ,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相同,所以用途也不同.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有了移动电话使通讯更加方便.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 号呢?我们先想想人们原来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活动】新课教学

生1:烽火,人们在烽火台点燃烽火,用烽火(烟)来传递军情(信息).

生2:人们用信鸽传递信件(信息).

生3:人们通过用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邮寄信件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师I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生1:传递信息要有像烽火(烟)、信鸽、马、火车、飞机等工具

生2:传递信息要有载体.

师 对,那么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什么?

生:是电磁波.

【讲授】【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师 话筒的作用是什么?

生: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

师 从话筒出来的电流信号能不能直接变成电磁波发射出去?

生:思考,讨论.

师 由于从话筒出来的电流频率很小,它变成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很小,这样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很快,所以它传播得并不远,要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小,电磁波的频率必须高,所以我们需要把频率较小的声音信号加载到频率较高的高频电流上去,以形成带有声音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它产生的高频电磁波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

教师播放多媒体文件“无线电广播的原理和类比”,并给学生讲解

2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文件“无线电广播的原理和类比”并给学生讲解

知识点2 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师 电视与无线广播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电视除了有声音的传递外还有图像的传递.

知识点3 移动电话

师 移动电话没有电话线,它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大家讨论一下,手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设计这些移动电话时,应该使它具有怎样的条件?

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

(1)手机要求既要发射电磁波又要能接收电磁波.

(2)话筒、听筒、调制、解调都要有.

(3)不应有很大的天线,体积尽量的小.

师 声音的传递与无线电广播是一样的,可图像的传递是怎样的呢?

大家看书了解有关电视的发射和接收过程,思考一下图像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作业】结束语

【教师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方面的知识.它们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它们本身所转化过来的电流信号的频率都较低,不能直接通过电磁波发射,必须要将其调制到频率较高的电磁波上,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待接收时再通过天线将其接收下来,通过选台将所要的节目选出来,经过解调再还原成低频电流信号,通过扬声器、显像管再将声音或图像还原出来.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物理九21-3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物理九21-3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设计

【导入】【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

2 .电磁波的波速怎么计算?

(波速=波长x频率. )

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l08m/s)

【导入】【新课引入】

师 我们知道 ,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相同,所以用途也不同.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有了移动电话使通讯更加方便.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 号呢?我们先想想人们原来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活动】新课教学

生1:烽火,人们在烽火台点燃烽火,用烽火(烟)来传递军情(信息).

生2:人们用信鸽传递信件(信息).

生3:人们通过用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邮寄信件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师I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生1:传递信息要有像烽火(烟)、信鸽、马、火车、飞机等工具

生2:传递信息要有载体.

师 对,那么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什么?

生:是电磁波.

【讲授】【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师 话筒的作用是什么?

生: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

师 从话筒出来的电流信号能不能直接变成电磁波发射出去?

生:思考,讨论.

师 由于从话筒出来的电流频率很小,它变成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很小,这样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很快,所以它传播得并不远,要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小,电磁波的频率必须高,所以我们需要把频率较小的声音信号加载到频率较高的高频电流上去,以形成带有声音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它产生的高频电磁波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

教师播放多媒体文件“无线电广播的原理和类比”,并给学生讲解

2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文件“无线电广播的原理和类比”并给学生讲解

知识点2 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师 电视与无线广播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电视除了有声音的传递外还有图像的传递.

知识点3 移动电话

师 移动电话没有电话线,它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大家讨论一下,手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设计这些移动电话时,应该使它具有怎样的条件?

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

(1)手机要求既要发射电磁波又要能接收电磁波.

(2)话筒、听筒、调制、解调都要有.

(3)不应有很大的天线,体积尽量的小.

师 声音的传递与无线电广播是一样的,可图像的传递是怎样的呢?

大家看书了解有关电视的发射和接收过程,思考一下图像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作业】结束语

【教师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方面的知识.它们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它们本身所转化过来的电流信号的频率都较低,不能直接通过电磁波发射,必须要将其调制到频率较高的电磁波上,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待接收时再通过天线将其接收下来,通过选台将所要的节目选出来,经过解调再还原成低频电流信号,通过扬声器、显像管再将声音或图像还原出来.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Tags:3节,广播,电视,移动通信,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