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目标

日期:2015-12-10 09:19 阅读:
折谢兵  

地区: 甘肃省 - 陇南市 - 徽 县

学校:徽县泥阳初级中学

1课时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②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③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过程方法

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①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波的知识,由于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空中自由传播,所以它在传递信息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今天我们就学习电磁波在广播、电视和无线电通讯方面的具体应用。

板书: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二、进行新课 科学探究

(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

无线电广播信号是由广播电台发射的。

【原理】话筒把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信号,但音频电信号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需要与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调制,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电流上,由天线将高频振荡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1.电视与无线广播相比有什么不同? 

电视除了有声音的传递外还有图像。 

2.声音的传递与无线广播是一样的,可图像的传递是怎样的呢?

(1)电视节目的发射:节目中的声音信号通过话筒变为电流信号,通过加载到高振荡电流上经过发射机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节目中的图像经过摄像机变为电流信号后,也要通过与高频振荡电流的加载,通过发射机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出去。

(2)电视节目的接收:天线把声音和图像信号同时接收到后,属于声音的高频电流信号再通过解调、放大等环节,通过扬声器变成声音;属于图像信号的高频电流信号通过解调后,通过显像管将电流信号还原成图像。

(三)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没有电线,它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大家讨论一下,手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设计这些移动电话时,应该使它具有怎样的条件?

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对手机讲话时,它用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从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为了方便,手机的体积还应比较小,为了安全,其发射功率也不大,它的天线也应很简单(有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 

由于其功率不大,就需要有一个基地台进行帮助,靠基地台把它微弱的信号放大,再与外界进行联系。 

【无绳电话】固定电话也能做小型基地台,与其所配的手机相连通,这样的电话称为无绳电话。

 (四)阅读课本“科学世界”

三、课内小结

四、布置作业

学生阅读教材

类比:

1、天线接收是把所有的送信使者都接了下来;

2.选台就是看到带有你所需要信件的使者;

3.解调就是把信件从使者身上解下来;

4.扬声器就是把开信件打开了,我们了解了相关信息。

 大家看书了解一下电视的发射和接收过程中,图像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阅读教材

相互交流

师生总结:

1.手机要求既要发射电磁波又要能接收电磁波。 

2.话筒、听筒、调制、解调都要有。 

3.不应有很大的天线,体积尽量的小。 

4.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发射功率要尽量的小。

1.什么是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 

2.在VCD和电视机上找出音频和视频的插孔,练习用线将其连接起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方面的知识。它们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它们本身所转化过来的电流信号的频率都较低,不能直接通过电磁波发射,必须要将其调制到频率较高的电磁波上,然后通过开线发射出去;待接收时再通过天线将其接收下来,通过选台将所要的节目选出来,经过解调再还原成低频电流信号,通过扬声器、显像管再将声音或图像还原出来。

动手动脑学物理:1、3

3′

12′

12′

8′

5′

4′

1′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一、电磁波是传递信号的载体

  二、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见图-33)、

图21.3-1

三、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见图-34)

图21.3-4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波的知识,由于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空中自由传播,所以它在传递信息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今天我们就学习电磁波在广播、电视和无线电通讯方面的具体应用。

板书: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二、进行新课 科学探究

(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

无线电广播信号是由广播电台发射的。

【原理】话筒把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信号,但音频电信号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需要与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调制,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电流上,由天线将高频振荡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1.电视与无线广播相比有什么不同? 

电视除了有声音的传递外还有图像。 

2.声音的传递与无线广播是一样的,可图像的传递是怎样的呢?

(1)电视节目的发射:节目中的声音信号通过话筒变为电流信号,通过加载到高振荡电流上经过发射机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节目中的图像经过摄像机变为电流信号后,也要通过与高频振荡电流的加载,通过发射机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出去。

(2)电视节目的接收:天线把声音和图像信号同时接收到后,属于声音的高频电流信号再通过解调、放大等环节,通过扬声器变成声音;属于图像信号的高频电流信号通过解调后,通过显像管将电流信号还原成图像。

(三)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没有电线,它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大家讨论一下,手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设计这些移动电话时,应该使它具有怎样的条件?

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对手机讲话时,它用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从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为了方便,手机的体积还应比较小,为了安全,其发射功率也不大,它的天线也应很简单(有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 

由于其功率不大,就需要有一个基地台进行帮助,靠基地台把它微弱的信号放大,再与外界进行联系。 

【无绳电话】固定电话也能做小型基地台,与其所配的手机相连通,这样的电话称为无绳电话。

 (四)阅读课本“科学世界”

三、课内小结

四、布置作业

学生阅读教材

类比:

1、天线接收是把所有的送信使者都接了下来;

2.选台就是看到带有你所需要信件的使者;

3.解调就是把信件从使者身上解下来;

4.扬声器就是把开信件打开了,我们了解了相关信息。

 大家看书了解一下电视的发射和接收过程中,图像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阅读教材

相互交流

师生总结:

1.手机要求既要发射电磁波又要能接收电磁波。 

2.话筒、听筒、调制、解调都要有。 

3.不应有很大的天线,体积尽量的小。 

4.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发射功率要尽量的小。

1.什么是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 

2.在VCD和电视机上找出音频和视频的插孔,练习用线将其连接起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方面的知识。它们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它们本身所转化过来的电流信号的频率都较低,不能直接通过电磁波发射,必须要将其调制到频率较高的电磁波上,然后通过开线发射出去;待接收时再通过天线将其接收下来,通过选台将所要的节目选出来,经过解调再还原成低频电流信号,通过扬声器、显像管再将声音或图像还原出来。

动手动脑学物理:1、3

3′

12′

12′

8′

5′

4′

1′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一、电磁波是传递信号的载体

  二、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见图-33)、

图21.3-1

三、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见图-34)

图21.3-4

 

Tags:3节,广播,电视,移动通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