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1

日期:2015-12-10 08:57 阅读:
杨华雄  

地区: 广东省 - 云浮市 - 新兴县

学校:新兴县太平镇共成中学

1课时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速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学情分析

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好的学生学习非常主动积极;差的学生不单学习缺乏主动性,而且基础较差,思想上很懒惰.

3重点难点

重点:电磁波

难点: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电磁波的海洋

1.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3×108 m/s)

3.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4.声音的传播是靠什么?

〔声音的传播是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师]生活中我们收听广播、用手机打电话,广播、手机中的声音怎么能从很远的地方传到这里呢?

[生]是靠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

[师]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传播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活动2【讲授】电磁波的海洋

二、进行新课

第二节  电磁波的海洋[板书]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板书]

[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看演示。

[演示]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谐旋钮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截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

[生甲]在收音机里听到“喀喀”的杂音。

[生乙]这是因为在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快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喀喀”声。

[师]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电磁波就是当导体中有快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我们知道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电磁波的传播是否也需要介质?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板书]

[师]我们想想在生活中电磁波传播是否也需要介质?

(启发:回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实例)

教师做实验,让手机分别在固体,液体,空气中响起民.

[师]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但是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用电磁波来通信。大家看屏幕(微机模拟不同形式的电磁波),观察到什么?

[生甲]看到一圈一圈明暗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

[生乙]看到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

[师]凸凹相间说明有凸起部分和凹下部分,这样向上部分就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叫做波峰;向下部分就形成凹谷,叫做波谷。每上、下振动一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波谷,若上、下振动若干次,那么这列水波就以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向外传播出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叫波长(λ)。

c=2.99792458×108 m/s=3×108 m/s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天线,它们有的是发射电磁波的,有的是接收电磁波的,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大家阅读科学世界“微波炉”。

三、小结

请同学们小结本节内容: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 2  ,  3。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电磁波的海洋

1.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3×108 m/s)

3.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4.声音的传播是靠什么?

〔声音的传播是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师]生活中我们收听广播、用手机打电话,广播、手机中的声音怎么能从很远的地方传到这里呢?

[生]是靠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

[师]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传播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活动2【讲授】电磁波的海洋

二、进行新课

第二节  电磁波的海洋[板书]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板书]

[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看演示。

[演示]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谐旋钮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截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

[生甲]在收音机里听到“喀喀”的杂音。

[生乙]这是因为在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快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喀喀”声。

[师]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电磁波就是当导体中有快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我们知道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电磁波的传播是否也需要介质?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板书]

[师]我们想想在生活中电磁波传播是否也需要介质?

(启发:回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实例)

教师做实验,让手机分别在固体,液体,空气中响起民.

[师]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但是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用电磁波来通信。大家看屏幕(微机模拟不同形式的电磁波),观察到什么?

[生甲]看到一圈一圈明暗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

[生乙]看到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

[师]凸凹相间说明有凸起部分和凹下部分,这样向上部分就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叫做波峰;向下部分就形成凹谷,叫做波谷。每上、下振动一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波谷,若上、下振动若干次,那么这列水波就以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向外传播出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叫波长(λ)。

c=2.99792458×108 m/s=3×108 m/s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天线,它们有的是发射电磁波的,有的是接收电磁波的,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大家阅读科学世界“微波炉”。

三、小结

请同学们小结本节内容: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 2  ,  3。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Tags:2节,电磁波,海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