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2

日期:2015-12-9 11:45 阅读:
周丽琼  

地区: 云南省 - 楚 雄 - 南华县

学校:南华县雨露中学

1课时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初中化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有机合成材料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重点)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点)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板书: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一

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102活动与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投影展示表格的填写并讨论结果。

师: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

师: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

幻灯片展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例子)

幻灯片展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以及形成

活动探究二

   【实验】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聚乙烯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现象。等熔化后立即停止加热以防分解,待冷却固化后再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

   讨论:

    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小结:链状高分子都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纤维;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

幻灯片展示:

1.“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制品。

2.具有热固性的尿素甲醛制品。

3.电线外面的塑料皮聚氯乙烯。

小结过渡:

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20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

辩论

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师: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

学生小组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师: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白色污染?

学生讨论

幻灯片展示:

1.加了淀粉可生物降解的饭盒。

2.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标志。

课外拓展

1.试着修补家中断带、裂口的塑料凉鞋,试着给食品袋封口,并写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家中找得到的一些纤维,并把它们按照棉织物、毛织物、合成纤维来分类。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有机合成材料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重点)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点)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板书: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一

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102活动与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投影展示表格的填写并讨论结果。

师: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

师: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

幻灯片展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例子)

幻灯片展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以及形成

活动探究二

   【实验】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聚乙烯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现象。等熔化后立即停止加热以防分解,待冷却固化后再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

   讨论:

    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小结:链状高分子都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纤维;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

幻灯片展示:

1.“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制品。

2.具有热固性的尿素甲醛制品。

3.电线外面的塑料皮聚氯乙烯。

小结过渡:

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20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

辩论

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师: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

学生小组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师: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白色污染?

学生讨论

幻灯片展示:

1.加了淀粉可生物降解的饭盒。

2.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标志。

课外拓展

1.试着修补家中断带、裂口的塑料凉鞋,试着给食品袋封口,并写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家中找得到的一些纤维,并把它们按照棉织物、毛织物、合成纤维来分类。

 

段勇 评论 
  • 优点:

    1.教学目的确定是明确。 2.教法选择的依据科学合理。 3.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4.课堂教学氛围宽松、民主。 5.内容准备充足,讲授正确。

  • 缺点:

    1.明确本课时重难点; 2.补充具有针对性的课堂、课外练习。

段晓霞评论 
  • 优点:

    有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简单,对教材进行了一定处理。

  • 缺点:

    没有按要求填写,作业不明确。

杨厚江评论 
  • 优点:

    认真

  • 缺点:

    没填教学目标

Tags:课题,有机合成,材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