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3节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与反思

日期:2015-12-8 13:48 阅读:
陈会玲  

地区: 河北省 - 廊坊市 - 文安县

学校:文安县滩里镇中学

1课时

第3节 安全用电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注与防雷

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的安全用电的分析和电路故障判断是中考中常见题目,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分值一般在3~5分

3重点难点

电压越高越危险,两种类型的触电及其急救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安全用电

2013-201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19.3《安全用电》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欧姆定律解释电压越高越危险。
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触电类型。
3. 熟悉安全用电原则。
4. 注意防止雷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PPT,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运用欧姆定律解释电压越高越危险。
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触电类型。
教学难点:常见的触电事故和触电类型。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源、小灯泡(带座)若干、电流表、保险丝(粗细不同)、铜丝、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及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为了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用电条件,最近几年,我国城乡的许多地区在进行供电线路的改造,改造的内容之一就是把输电线换成更粗的,将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换成更大的。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二)新课教学

主要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引入新课
  1、ppt文稿:电流对人体的作用(表格1)
问题1:通过这个表格,你可以知道哪些知识? 
问题2:当发生触电事故时,人体就成为了电路中的一部分,这时候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那么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板书:一、欧姆定律: I=U/R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
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
 
 
 
 
 
 
 
 
进行新课 问题: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字样,哪位同学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标上这样的字样?
板书:1、电压越高越危险
3、ppt文稿: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表格2)
问题:通过这个表格,你可以知道哪些知识? 
强调指出:因为人体的电阻不是固定的,会因潮湿程度不同、身体功能状态不同等原因而导致电阻值发生变化,所以即使是接触同一个电压,在不同时候产生的电流也可能不同。因此在用电问题上绝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那么,我们在用电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板书:2、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根据学生回答强调,由于电压越高越危险,所以我们应该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由于人体皮肤潮湿时的电阻比干燥时的电阻小,所以不应该用湿手扳开关,不能用湿抹布擦电器等。
4、讲述:我们所说的用电与安全中的安全包括两方面,一是人身安全,二是财产、设备安全,其中涉及的灾害包括人身触电、火灾、爆炸以及其他灾害。
板书:二、触电类型
5、解释触电的类型
(1)单线触电
(2)双线触电
(3)高压电弧触电
(4)跨步电压触电
PPT展示图像,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触电原因。
三、注意雷电
1: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防雷导线的作用是什么?
2、讲述:雷电成因、避雷针的发明等知识。
3、让学生了解雷电的灾害
4、用ppt文稿介绍如何防雷。  
结合实际应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理论分析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
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
 
 
 
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
 
 
 
 

 
 
 
思考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阅读并讨论
表述自己的观点
 
 
 
观察实验
 
 
思考,讨论,回答
小结:
  从欧姆定律出发小结安全用电应该注意的事项 师生共同小结
 
 
 
 
 
 
 
 
练习:
 
 
 
 
 
 
 
 
 
作业 1.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人体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_____,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了。经验证明,只有______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对于人体来说,皮肤干燥的时候电阻_____,潮湿的时候电阻_____,如果带电体接触的是潮湿的皮肤,通过人体的电流会_____;湿的手与干的手比较,电阻值会_____,如果用湿手插(拔)插头、按开关等,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路_____,造成危险。因此,千万不要用_____触摸用电器。
3.(多选)有几位同学学习了关于“防止雷电造成的危害”以后,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遇到雷雨天,不要到大树下面避雨,在野外时,要尽量降低身高
B.遇到雷雨天,要将门窗关闭,并远离门窗
C.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用来输送电能的
D.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高大建筑上的避雷针可避免雷电造成的危害  
 
 
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表格1: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I/mA 作  用  的  特  征
交变电流(50~60Hz) 恒定直流电流
0.6~1.5 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 没有感觉
2~3 手指强烈颤抖 没有感觉
5~7 手部痉挛 有痒和热的感觉
8~10 手部剧痛,勉强可以摆脱带电体 热的感觉增强
20~35 手剧痛、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呼吸困难 热的感觉更强,手部轻微痉挛
50~80 呼吸困难、麻痹,心室开始颤动 手部痉挛,呼吸困难
90~100 呼吸麻痹,心室颤动,经3s即可使心脏麻痹而停止跳动 呼吸麻痹,


表格2: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


接触电压(V) 皮肤干燥 皮肤潮湿 皮肤浸在水中 有伤口的皮肤
10 700--18000 3500 600 500以下
50 400--10000 1700 400 ——

第3节 安全用电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安全用电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安全用电

2013-201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19.3《安全用电》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欧姆定律解释电压越高越危险。
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触电类型。
3. 熟悉安全用电原则。
4. 注意防止雷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PPT,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运用欧姆定律解释电压越高越危险。
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触电类型。
教学难点:常见的触电事故和触电类型。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源、小灯泡(带座)若干、电流表、保险丝(粗细不同)、铜丝、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及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为了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用电条件,最近几年,我国城乡的许多地区在进行供电线路的改造,改造的内容之一就是把输电线换成更粗的,将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换成更大的。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二)新课教学

主要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引入新课
  1、ppt文稿:电流对人体的作用(表格1)
问题1:通过这个表格,你可以知道哪些知识? 
问题2:当发生触电事故时,人体就成为了电路中的一部分,这时候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那么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板书:一、欧姆定律: I=U/R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
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
 
 
 
 
 
 
 
 
进行新课 问题: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字样,哪位同学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标上这样的字样?
板书:1、电压越高越危险
3、ppt文稿: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表格2)
问题:通过这个表格,你可以知道哪些知识? 
强调指出:因为人体的电阻不是固定的,会因潮湿程度不同、身体功能状态不同等原因而导致电阻值发生变化,所以即使是接触同一个电压,在不同时候产生的电流也可能不同。因此在用电问题上绝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那么,我们在用电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板书:2、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根据学生回答强调,由于电压越高越危险,所以我们应该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由于人体皮肤潮湿时的电阻比干燥时的电阻小,所以不应该用湿手扳开关,不能用湿抹布擦电器等。
4、讲述:我们所说的用电与安全中的安全包括两方面,一是人身安全,二是财产、设备安全,其中涉及的灾害包括人身触电、火灾、爆炸以及其他灾害。
板书:二、触电类型
5、解释触电的类型
(1)单线触电
(2)双线触电
(3)高压电弧触电
(4)跨步电压触电
PPT展示图像,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触电原因。
三、注意雷电
1: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防雷导线的作用是什么?
2、讲述:雷电成因、避雷针的发明等知识。
3、让学生了解雷电的灾害
4、用ppt文稿介绍如何防雷。  
结合实际应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理论分析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
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
 
 
 
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
 
 
 
 

 
 
 
思考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阅读并讨论
表述自己的观点
 
 
 
观察实验
 
 
思考,讨论,回答
小结:
  从欧姆定律出发小结安全用电应该注意的事项 师生共同小结
 
 
 
 
 
 
 
 
练习:
 
 
 
 
 
 
 
 
 
作业 1.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人体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_____,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了。经验证明,只有______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对于人体来说,皮肤干燥的时候电阻_____,潮湿的时候电阻_____,如果带电体接触的是潮湿的皮肤,通过人体的电流会_____;湿的手与干的手比较,电阻值会_____,如果用湿手插(拔)插头、按开关等,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路_____,造成危险。因此,千万不要用_____触摸用电器。
3.(多选)有几位同学学习了关于“防止雷电造成的危害”以后,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遇到雷雨天,不要到大树下面避雨,在野外时,要尽量降低身高
B.遇到雷雨天,要将门窗关闭,并远离门窗
C.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用来输送电能的
D.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高大建筑上的避雷针可避免雷电造成的危害  
 
 
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表格1: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I/mA 作  用  的  特  征
交变电流(50~60Hz) 恒定直流电流
0.6~1.5 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 没有感觉
2~3 手指强烈颤抖 没有感觉
5~7 手部痉挛 有痒和热的感觉
8~10 手部剧痛,勉强可以摆脱带电体 热的感觉增强
20~35 手剧痛、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呼吸困难 热的感觉更强,手部轻微痉挛
50~80 呼吸困难、麻痹,心室开始颤动 手部痉挛,呼吸困难
90~100 呼吸麻痹,心室颤动,经3s即可使心脏麻痹而停止跳动 呼吸麻痹,


表格2: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


接触电压(V) 皮肤干燥 皮肤潮湿 皮肤浸在水中 有伤口的皮肤
10 700--18000 3500 600 500以下
50 400--10000 1700 400 ——

Tags:3节,安全,用电,教学设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