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推荐

日期:2015-12-7 15:21 阅读:
周强  

地区: 广东省 - 佛山市 - 禅城区

学校:佛山市第三中学初中部

1课时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初三复习课   电学实验

(一)知识与技能

1.对全部初中电学实验形成网络的记忆体系。

2.理解:导体的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及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形成初中电学实验网络的记忆体系;通过实验视频(唤醒记忆),突破易错点:U一定时,I与R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导体的I、U、R的关系”的理解;通过反馈练习测评掌握的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制作思维导图、观察实验视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小组讨论、展示的活动中,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获得共享成果的喜悦。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三(中考)总复习----电学实验,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完成全部电学实验操作,但只限于实验本身,至于纵向、横向关系很少涉猎,当遇到条件变化,牵涉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学生往往陷入迷茫。本节课将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使学生对初中电学的实验,有全面的认识,通过图像构建准确、有效的记忆体系。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制作初中电学实验思维导图。

2.教学难点:U一定时,I与R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初三复习课 电学实验

(利用PPT展示下图)请同学们画出初中全部“电学实验”的思维导图

1、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完成。

[椭圆: 电学实验 (操作型)]

活动2【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制作导图,对初中电学实验形成记忆网络;通过小组的讨论逐步趋向完整的网络。(利用思维导图,把零散、繁多的电学实验,变成简洁、易记的图形,以利于学生形成长期的记忆;通过小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活动3【活动】学生作品展示

部分组进行展示,可以组内成员补充,其他组提问、补充,共同制作结构完整思维导图。

活动4【活动】活动2

播放“U一定时,I与R的关系”实验视频,点拨实验重点、易错点。

活动5【练习】反馈练习

学生检查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反馈练习

1、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闭合的?

B、连接滑动变阻器时,滑片要滑到阻值最小的位置?

C、连接电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D、每次更换电阻后,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相同?

2、如图1所示是探究电流、电压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

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种情况进行,

①在探究“保持电阻不变”这种情况时正确的操作是: ?

A.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变             (    )

B.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R1不变,调节R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②在探究“保持电压不变”这情况时正确的操作是:?

A.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变           (     )

B.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D.更换不同阻值的R1,调节R2滑片,保持a、b间的电压相同。

3、小李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表1、表2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 表一: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表二: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表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表二: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减小而增大?

4、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以下两种:

A、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B、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你认为在第三题的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选填“A”或“B”)。


小结:1、探究“R一定时,I与U的关系实验”中的注意点:



2、探究“U一定时,I与R的关系实验”中的注意点:



活动6【作业】巩固练习(课后)

应用练习

1、小李用如图1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 

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

10Ω更换为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

操作是                             (       )

A.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减少电池的节数

2、如图2是探究“通过同一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的实验电路。为了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需要多次实验。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改变导体           

B.改变电源电压 ?

C.改变电流表量程    

D.改变电压表量程

3、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

(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要滑到      端,

(2)在某次实验测出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通过灯的电流

为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V,灯泡的电阻是       Ω,

(3)上述实验的原理是           。

(4)该实验      测量灯泡的电功率(选填“能”“不能”);

如果可以其原理是  

4、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   

路时,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位置,如图4

所示。闭合开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文本框: 图4]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4、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   

路时,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位置,如图4

所示。闭合开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文本框: 图4]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

★5、如图5所示,在图中○内填上适当的电表。

★6、如图6是小丽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定值电阻。当压力F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流表示数变          。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初三复习课 电学实验

(利用PPT展示下图)请同学们画出初中全部“电学实验”的思维导图

1、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完成。

[椭圆: 电学实验 (操作型)]

活动2【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制作导图,对初中电学实验形成记忆网络;通过小组的讨论逐步趋向完整的网络。(利用思维导图,把零散、繁多的电学实验,变成简洁、易记的图形,以利于学生形成长期的记忆;通过小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活动3【活动】学生作品展示

部分组进行展示,可以组内成员补充,其他组提问、补充,共同制作结构完整思维导图。

活动4【活动】活动2

播放“U一定时,I与R的关系”实验视频,点拨实验重点、易错点。

活动5【练习】反馈练习

学生检查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反馈练习

1、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闭合的?

B、连接滑动变阻器时,滑片要滑到阻值最小的位置?

C、连接电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D、每次更换电阻后,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相同?

2、如图1所示是探究电流、电压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

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种情况进行,

①在探究“保持电阻不变”这种情况时正确的操作是: ?

A.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变             (    )

B.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R1不变,调节R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②在探究“保持电压不变”这情况时正确的操作是:?

A.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变           (     )

B.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D.更换不同阻值的R1,调节R2滑片,保持a、b间的电压相同。

3、小李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表1、表2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 表一: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表二: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表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表二: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减小而增大?

4、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以下两种:

A、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B、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你认为在第三题的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选填“A”或“B”)。


小结:1、探究“R一定时,I与U的关系实验”中的注意点:



2、探究“U一定时,I与R的关系实验”中的注意点:



活动6【作业】巩固练习(课后)

应用练习

1、小李用如图1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 

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

10Ω更换为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

操作是                             (       )

A.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减少电池的节数

2、如图2是探究“通过同一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的实验电路。为了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需要多次实验。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改变导体           

B.改变电源电压 ?

C.改变电流表量程    

D.改变电压表量程

3、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

(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要滑到      端,

(2)在某次实验测出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通过灯的电流

为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V,灯泡的电阻是       Ω,

(3)上述实验的原理是           。

(4)该实验      测量灯泡的电功率(选填“能”“不能”);

如果可以其原理是  

4、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   

路时,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位置,如图4

所示。闭合开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文本框: 图4]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4、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   

路时,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位置,如图4

所示。闭合开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文本框: 图4]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

★5、如图5所示,在图中○内填上适当的电表。

★6、如图6是小丽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定值电阻。当压力F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流表示数变          。


Tags:3节,量小,灯泡,电功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