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课题2 溶解度优质课教案设计

日期:2015-12-7 12:09 阅读:
侯淑玲  

地区: 天津市 - 天津市 - 滨海新区

学校: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海滨学校

2课时

课题2 溶解度 初中化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了解物质的溶解性

4.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5.知道溶解度曲线的点、线、交点的含义

6.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2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课题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什么是溶液、溶液的组成等知识,为进一步认识溶液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

重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3.了解结晶现象。

评论(0)     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评论(0)     学时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探究 【活动探究I】:阅读P33,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结论】: 【活动与探究II】.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 再加入5g硝酸钾 …… 【结论】: 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热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活动2【讲授】形成概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不饱和溶液。 2、 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包括 结晶和 结晶。 【分析归纳】: 饱和溶液二要素: 、 。 【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小结】: 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4.2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 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

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评论(0)     教学重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评论(0)     学时难点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习

为了准确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大小,定量地描述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我们可以用“溶解度”来表示。

1、课本P36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

①_______     _____ _____;

②___________            _;

③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绘制溶解度曲线,知道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活动2【活动】活动探究

根据表9-1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即溶解度曲线

【讨论交流】:教材中图9-12

1.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

 

2.从溶解度曲线图上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10℃、65℃时的溶解度?

 

3.从图9-12中,你能比较出50℃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

 

4.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结】:通过溶解度曲线,

(1)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

①                                        ;

②                                        ;

③                                        。

(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           时溶解度的大小;

(3)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           时的溶解度。

【交流讨论】课本P38

1、 打开汽水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有关;

2、 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3、 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O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

课题2 溶解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课题2 溶解度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3.了解结晶现象。

    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学时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探究 【活动探究I】:阅读P33,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结论】: 【活动与探究II】.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 再加入5g硝酸钾 …… 【结论】: 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热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活动2【讲授】形成概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不饱和溶液。 2、 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包括 结晶和 结晶。 【分析归纳】: 饱和溶液二要素: 、 。 【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小结】: 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Tags:课题,溶解度,优质,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