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案2

日期:2015-12-7 11:30 阅读:
刘红庆  

地区: 湖北省 - 襄阳市 - 襄城区

学校:襄阳市第七中学

3课时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初中化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坐标图式计算题的相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计算的复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事求是,缜密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的计算,但是,学生关注题目变化,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会进行坐标图式计算题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是:增强学生获取文字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图表分析,数据处理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坐标图式计算题的相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计算的复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事求是,缜密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评论(0)     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是:会进行坐标图式计算题的有关计算。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是:增强学生获取文字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图表分析,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找 “茬”引入

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一份学生作业

加热12.25g氯酸钾,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g。

122.5           32

12.25g           x

     

x=3.2g

答:加热12.25g氯酸钾,可制得氧气3.2g。

 学生采用抢答的方式,快速发现作业中的不足之处

活动2【活动】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对学案上的两道计算题的题目进行比较。

1、向1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0.2g氢气,求:

(1)铜在合金中的质量分数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向1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铜在合金中的质量分数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并由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活动3【活动】(探究交流一)

假如你是命题人,你能否将坐标图的变化趋势改为下降?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活动4【活动】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对第二题的坐标图进行改编。




由小组代表展示本组讨论所画出的坐标图,并对图中数据进行分析,找到相关的已知量。



学生总结:

坐标图的上升趋势,表示的是某种生成物的质量,随着反应的发生,生成物的质量逐渐地增多;当反应停止时质量就不再增加了,形成了拐点;坐标图的下降趋势,表示的是某种反应物的质量,随着反应的发生反应物的质量逐渐地减少;当反应停止时质量就不再减少了,也形成了拐点,综上分析,不管图像的变化趋势如何,只要找到了拐点,即找到了恰好完全反应。     

活动5【活动】探究交流二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发现此题目中所含的杂质铜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属于难溶性杂质,我进一步提出问题,你能否将此题改编成杂质可溶的“潜伏”问题?


追问:“可溶性物质的种类对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有无影响”?



总结出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杂质的处理方式:

活动6【活动】探究交流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合作探究。




(1)杂质难溶:不能计入溶液质量。

(2)杂质可溶,恰好是所得溶液的溶质,则杂质计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

活动7【活动】课堂升华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我反思。

活动8【练习】有效训练

两道练习题,习题一是含难溶性杂质的坐标图式计算题,习题二是含可溶性杂质的坐标图式计算题,

1、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连云港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苏打(碳酸钠)。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加反应)。取样品13.25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image description] 2、小明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技术员提示小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 =CaCO3↓+2NaCl。求: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是       g。?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


4.2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4.3第三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坐标图式计算题的相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计算的复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事求是,缜密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是:会进行坐标图式计算题的有关计算。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是:增强学生获取文字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图表分析,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找 “茬”引入

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一份学生作业

加热12.25g氯酸钾,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g。

122.5           32

12.25g           x

     

x=3.2g

答:加热12.25g氯酸钾,可制得氧气3.2g。

 学生采用抢答的方式,快速发现作业中的不足之处

活动2【活动】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对学案上的两道计算题的题目进行比较。

1、向1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0.2g氢气,求:

(1)铜在合金中的质量分数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向1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铜在合金中的质量分数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并由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活动3【活动】(探究交流一)

假如你是命题人,你能否将坐标图的变化趋势改为下降?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活动4【活动】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对第二题的坐标图进行改编。




由小组代表展示本组讨论所画出的坐标图,并对图中数据进行分析,找到相关的已知量。



学生总结:

坐标图的上升趋势,表示的是某种生成物的质量,随着反应的发生,生成物的质量逐渐地增多;当反应停止时质量就不再增加了,形成了拐点;坐标图的下降趋势,表示的是某种反应物的质量,随着反应的发生反应物的质量逐渐地减少;当反应停止时质量就不再减少了,也形成了拐点,综上分析,不管图像的变化趋势如何,只要找到了拐点,即找到了恰好完全反应。     

活动5【活动】探究交流二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发现此题目中所含的杂质铜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属于难溶性杂质,我进一步提出问题,你能否将此题改编成杂质可溶的“潜伏”问题?


追问:“可溶性物质的种类对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有无影响”?



总结出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杂质的处理方式:

活动6【活动】探究交流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合作探究。




(1)杂质难溶:不能计入溶液质量。

(2)杂质可溶,恰好是所得溶液的溶质,则杂质计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

活动7【活动】课堂升华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我反思。

活动8【练习】有效训练

两道练习题,习题一是含难溶性杂质的坐标图式计算题,习题二是含可溶性杂质的坐标图式计算题,

1、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连云港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苏打(碳酸钠)。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加反应)。取样品13.25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image description] 2、小明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技术员提示小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 =CaCO3↓+2NaCl。求: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是       g。?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


Tags:课题,溶液,浓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