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课题3 溶液的浓度优秀教学设计内容

日期:2015-12-7 11:30 阅读:
姚红林  

地区: 江苏省 - 南通市 - 如皋市

学校:如皋市下原镇下原初级中学

2课时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初中化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2重点难点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以及思考问题得出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初步掌握根据溶质和溶液的质量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评论(0)     学时重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导学

[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O4溶液。

[介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

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活动2【导入】探究学习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的质量大致为1 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 g、1.5 g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试管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2

3

[交流活动结果]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思考]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活动]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讨论]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

[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教师讲解)

[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ρ水=1 g·cm-3)

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20

80

[交流实验结果]

(1) ×100%=10%。(2) ×100%=20%。

[思考]对两氯化钠溶液而言,能否通过颜色判断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比较溶液的浓稀呢?

[学生发言]1.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溶液的依稀。

2.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各溶液浓度的大小。

[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上述活动中涉及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哪类计算。

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讨论]1.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的关系。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呢。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活动3【导入】反思质疑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活动4【导入】随堂检测

在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硝酸钾或10克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2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初步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技能。

2.能力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试验设计,动手操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情感态度目标: 结合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评论(0)     学时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评论(0)     学时难点

配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容量瓶的使用。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情景引入]发生在实验室的故事

(投影给出)

[板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提问]我们以前学过配制溶液吗?

以配制100g11.7%的NaCl溶液为例说明配制溶液的过程

[副板书]并让学生逐一解释需注意的问题

[提问]那么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有何不同呢?

[教师加以引导]

[指导学生探究]

配制100ml2mol/L的NaCl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呢?

几分钟后,找各组学生派代表发言,浅谈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问]我们选择的主要仪器是容量瓶。

容量瓶中可以直接配制溶液吗?

[演示试验]把固体放在烧杯中,加部分水溶解,玻璃棒搅拌。

[提问]接下来该怎么做?有没有同学想尝试一下?我们还需要一位同学当助手。其余同学观看,并记录你和他们想法不一样的地方

咨询其他学生,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有问题吗?如何处理?

观看完他们的实验后,是不是大家都跃跃欲试?但是先不要着急,我们来看一段Flash短片,体会一下完整的实验过程(播放过程中重点着重指出)。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完毕,给予适时评价

[过渡]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用固体配制溶液的方法,可是在实验中,往往需要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由该如何操作呢?

[课下作业]P62三(2、3、4)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以及思考问题得出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初步掌握根据溶质和溶液的质量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时重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导学

[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O4溶液。

[介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

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活动2【导入】探究学习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的质量大致为1 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 g、1.5 g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试管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2

3

[交流活动结果]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思考]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活动]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讨论]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

[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教师讲解)

[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ρ水=1 g·cm-3)

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20

80

[交流实验结果]

(1) ×100%=10%。(2) ×100%=20%。

[思考]对两氯化钠溶液而言,能否通过颜色判断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比较溶液的浓稀呢?

[学生发言]1.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溶液的依稀。

2.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各溶液浓度的大小。

[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上述活动中涉及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哪类计算。

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讨论]1.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的关系。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呢。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活动3【导入】反思质疑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活动4【导入】随堂检测

在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硝酸钾或10克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Tags:课题,溶液,浓度,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