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优秀教学设计

日期:2015-12-4 10:16 阅读:
陈辉  

地区: 海南省 - 东方市 -

学校:东方市民族中学

1课时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②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③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

  ②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提高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揭示物理规律,使学生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

2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经历过电流跟电压关系的探究过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流程学生不会感到陌生。本实验中要同时应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并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或稳定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对学生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还要应用到控制变量法和图像法等研究方法,综合性强。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经历完整的实验探究,认识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难点:运用控制变量法开展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论。

4教法学法

1.体现了物理教学主线:生活──物理──社会。

2.突出观察、实验。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设计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和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设计、动手操作、分析、归纳和探究的能力。

3.通过“科学猜想法”和“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物理学中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5教学过程 5.1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提问

电阻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活动2【导入】二、新课引入

1.同学们都使用过台灯,当我们调节台灯旋钮的时候,台灯的亮度会发生改变,这是为什么?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使学生感觉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2.演示:出示调光台灯开开关,并转动旋钮,让学生观察台灯亮度的变化。

3.提出问题:灯泡逐渐变亮(或变暗),说明了通过灯泡的电流是怎样变化?

学生回答:电流逐渐变大(或变小)

活动3【活动】实验探究

1、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A.请同学们讨论,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怎样才能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所需的实验器材及它们的作用,画出电路图。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

B.教师分析归纳总结学生的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和实验电路,提出的异议,引导学生确定最佳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方法。)

活动4【活动】进行实验

教师活动: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阻值       位置。

  ③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       接线柱。

  ④电压表量程选      V,电流表量程选       A。

  ⑤闭合开关前,应     电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

  ⑥实验中,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3V不变,读出每次加在不同电阻R上的电流值,并填入下列空格中。

R=5Ω  时 I=   A

R=10Ω 时 I=   A

R=15Ω 时 I=   A

R=30Ω 时 I=   A

活动5【活动】分析和论证

提出问题:

①电流与电阻这两个物理量,哪个量随着哪个量变化?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你是怎么分析出来的?

③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的基础上得出的? 

④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正确吗?

(通过分析上述问题,使学生明确物理量之间客观的因果关系,并学会概括、表述这种因果关系;深刻理解正、反比的实际含义;明确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

结论:;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活动6【练习】练习巩固

完成课本76页的练习。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提问

电阻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活动2【导入】二、新课引入

1.同学们都使用过台灯,当我们调节台灯旋钮的时候,台灯的亮度会发生改变,这是为什么?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使学生感觉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2.演示:出示调光台灯开开关,并转动旋钮,让学生观察台灯亮度的变化。

3.提出问题:灯泡逐渐变亮(或变暗),说明了通过灯泡的电流是怎样变化?

学生回答:电流逐渐变大(或变小)

活动3【活动】实验探究

1、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A.请同学们讨论,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怎样才能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所需的实验器材及它们的作用,画出电路图。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

B.教师分析归纳总结学生的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和实验电路,提出的异议,引导学生确定最佳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方法。)

活动4【活动】进行实验

教师活动: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阻值       位置。

  ③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       接线柱。

  ④电压表量程选      V,电流表量程选       A。

  ⑤闭合开关前,应     电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

  ⑥实验中,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3V不变,读出每次加在不同电阻R上的电流值,并填入下列空格中。

R=5Ω  时 I=   A

R=10Ω 时 I=   A

R=15Ω 时 I=   A

R=30Ω 时 I=   A

活动5【活动】分析和论证

提出问题:

①电流与电阻这两个物理量,哪个量随着哪个量变化?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你是怎么分析出来的?

③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的基础上得出的? 

④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正确吗?

(通过分析上述问题,使学生明确物理量之间客观的因果关系,并学会概括、表述这种因果关系;深刻理解正、反比的实际含义;明确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

结论:;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活动6【练习】练习巩固

完成课本76页的练习。

Tags:1节,电流,电压,电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