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2节 内能第一课时导学案

日期:2015-12-1 11:07 阅读:
路长新  

地区: 甘肃省 - 庆阳市 - 镇原县

学校:庙渠初中

1课时

第2节 内能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2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的第十六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材上通过各种图片提示、引导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内能和温度的关系。通过想想做做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再利用一些事例让学生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进而明确了热量的概念。通过形象的实验使学生体验到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新课教学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新课教学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我们能否直接用眼睛看到分子的运动/

2.情景展现

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热现象,但我们只了解现象的外表,这些现象的饿本质到底是什么?(可用蒸发为例进行说明)

二、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的运动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0℃,一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可以数数到100亿,那么,把这些分子数完需要80年的时间。

(2)扩散现象 (diffusion)

打开一盒香皂,

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

是什么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了?                

师: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皂中挥发出来,进入空气,向各个方向散步开来,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你就会闻到香味。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2所示。抽掉玻璃板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
如图3所示,将CuSO4溶液注入清水中,放置30天后。观察现象。

①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 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 结论: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④ 扩散现象的实例

  ⅰ:擦香水时,周围的人都能闻到;ⅱ:花开时,花香满园;

ⅲ:长时期放煤的墙角变黑;      ⅳ:糖放在水中,水变甜了

师:对同样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条件,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

将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

中,观察扩散快慢的情况。

分析:在实验中热水温度高,扩散进行的快,说明

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冷水温度低,扩

散进行的慢,说明温度低时分子运动的慢。

(3)热运动 (thermal movement)                         图4

由于分之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间的作用力

师:铅块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

如图5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

         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      

         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①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如图6所示。

② 引力和斥力之间的关系                              

      F引 = F斥 :

      斥力起主要作用:

      引力起主要作用:

      作用力微小,可以忽略:

③ 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过程

   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在变化过程中,始终是斥力变化得快。

用细线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

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

接触水面,然后稍梢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

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八、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 1、2、3

九、板书设计: 分子热运动

一、扩散现象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同物体在相互接触时,彼此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进入对方的现象                三、热运动

二、分子动理论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第2节 内能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2节 内能

1第一学时  新课教学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新课教学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我们能否直接用眼睛看到分子的运动/

2.情景展现

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热现象,但我们只了解现象的外表,这些现象的饿本质到底是什么?(可用蒸发为例进行说明)

二、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的运动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0℃,一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可以数数到100亿,那么,把这些分子数完需要80年的时间。

(2)扩散现象 (diffusion)

打开一盒香皂,

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

是什么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了?                

师: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皂中挥发出来,进入空气,向各个方向散步开来,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你就会闻到香味。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2所示。抽掉玻璃板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
如图3所示,将CuSO4溶液注入清水中,放置30天后。观察现象。

①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 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 结论: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④ 扩散现象的实例

  ⅰ:擦香水时,周围的人都能闻到;ⅱ:花开时,花香满园;

ⅲ:长时期放煤的墙角变黑;      ⅳ:糖放在水中,水变甜了

师:对同样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条件,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

将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

中,观察扩散快慢的情况。

分析:在实验中热水温度高,扩散进行的快,说明

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冷水温度低,扩

散进行的慢,说明温度低时分子运动的慢。

(3)热运动 (thermal movement)                         图4

由于分之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间的作用力

师:铅块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

如图5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

         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      

         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①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如图6所示。

② 引力和斥力之间的关系                              

      F引 = F斥 :

      斥力起主要作用:

      引力起主要作用:

      作用力微小,可以忽略:

③ 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过程

   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在变化过程中,始终是斥力变化得快。

用细线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

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

接触水面,然后稍梢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

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八、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 1、2、3

九、板书设计: 分子热运动

一、扩散现象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同物体在相互接触时,彼此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进入对方的现象                三、热运动

二、分子动理论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Tags:2节,内能,第一,课时,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