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2节 内能教学实录及点评

日期:2015-12-1 11:04 阅读:
李志光  

地区: 广东省 - 珠海市 - 香洲区

学校:珠海市第五中学

1课时

第2节 内能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观察,能简单描述同一物体其内能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内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传统演示实验和利用传感器数字温度计,探究物体在做功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来体现内能的变化,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2学情分析

1.学生的兴趣:

教学设计要从九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特点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实验相结合解决问题,学生兴趣浓厚。

2.学生的知识基础:

从知识基础来看,学生已经学过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知识,同时具用用类比法来学习内能的影响因素的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

【教学难点】

   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通过与“热”相关的小实验引入新课。

实验演示设疑:新概念车,利用热水可以运动?展示热能发动机一齿轮放入热水杯中,齿轮神奇地转动起来。问题:什么能量使轮子转动起来呢?

                                

                                    新概念车                                       内能电动机


活动2【活动】二、类比感知 建立概念

1.用类比机械能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内能。

(1)运动的足球具有什么能?

(2)发生形变的弹簧具有什么能?

     

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3)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有动能吗?那组成物体的内部分子是否有动能?

                                               

                                                        机械能与内能

(4)出示分子模型,一根弹簧两端的乒乓球。分子间是否也有势能?

2.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活动3【活动】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1.引导完成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

若冷热两杯水的质量相同,那它们的内能一样吗?哪一杯内能大?为什么?

师生讨论结果:同一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冷热水

活动4【活动】四、实验探究 改变内能

1、内能变化

既然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那可以如何改变同一物体内能呢?

屏幕投影温度与内能相关的提示。

2、内能的改变方法

(1)活动:你怎样让一段50cm的铁丝温度升高呢?4人一组,分组探究,进行实践操作,并完成到导学案。各组组员快速轮流说出方法,尽可能的说出多种方法。

细铁丝

(2)引导学生归类,完成导学案归类部分,请学生上台在电子白板上直接分类,写出归类的依据。


(3)师生共同得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1.    改变内能方式一: 热传递

①学生通过讨论了解热传递发生的条件。②对热传递实质的理解。

改变内能方式二:做功

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

实验1:演示压缩空气为什么能使火柴头点燃?(对物体做功)


压缩空气使火柴头点燃

演示2:挤压矿泉水瓶做功,观察气体温度和状态的变化。(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


压缩矿泉水瓶对气体做功

演示3:利用打气筒对矿泉水瓶大气做功,通过DIS实验仪在大屏幕展示温度的变化;然后打开矿泉水的喷嘴对小风车吹,对外做功,同时观察大屏幕显示矿泉水瓶内气体温度的变化。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器材组成

结论:当外界对气体做功是,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气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活动5【活动】五、回顾释疑 练习巩固

回顾释义:

       由此我们想到,上课前,我们看到的课前看到的小实验和气题冲开瓶盖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内能还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转化吗?启发思考内能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转化。

巩固练习(演示)

       在“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打气”的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向瓶内打气,使得瓶内的水蒸气: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能        (填“增加”或“少”);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        ,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         ,内能       (填“增加”或“较少”)。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水蒸气       而成小液滴。白雾未消失时,如果马上盖上塞子,再次向瓶内打气,则会看到         

练习题图

活动6【活动】六、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机械能区别。
2.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热传递和做功。热传递条件是温度差,实质是内能的转移。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做功的本质是内能与其他能的相互转化。

活动7【活动】七、课外拓展

第十届中国航展(珠海)上,我国飞机展示风采,场面非常壮观。飞机飞过往往会留下一条美丽的云迹,通常称为“尾迹云”,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

                                          

                                                          珠海航展

第2节 内能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2节 内能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通过与“热”相关的小实验引入新课。

实验演示设疑:新概念车,利用热水可以运动?展示热能发动机一齿轮放入热水杯中,齿轮神奇地转动起来。问题:什么能量使轮子转动起来呢?

                                

                                    新概念车                                       内能电动机


活动2【活动】二、类比感知 建立概念

1.用类比机械能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内能。

(1)运动的足球具有什么能?

(2)发生形变的弹簧具有什么能?

     

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3)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有动能吗?那组成物体的内部分子是否有动能?

                                               

                                                        机械能与内能

(4)出示分子模型,一根弹簧两端的乒乓球。分子间是否也有势能?

2.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活动3【活动】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1.引导完成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

若冷热两杯水的质量相同,那它们的内能一样吗?哪一杯内能大?为什么?

师生讨论结果:同一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冷热水

活动4【活动】四、实验探究 改变内能

1、内能变化

既然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那可以如何改变同一物体内能呢?

屏幕投影温度与内能相关的提示。

2、内能的改变方法

(1)活动:你怎样让一段50cm的铁丝温度升高呢?4人一组,分组探究,进行实践操作,并完成到导学案。各组组员快速轮流说出方法,尽可能的说出多种方法。

细铁丝

(2)引导学生归类,完成导学案归类部分,请学生上台在电子白板上直接分类,写出归类的依据。


(3)师生共同得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1.    改变内能方式一: 热传递

①学生通过讨论了解热传递发生的条件。②对热传递实质的理解。

改变内能方式二:做功

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

实验1:演示压缩空气为什么能使火柴头点燃?(对物体做功)


压缩空气使火柴头点燃

演示2:挤压矿泉水瓶做功,观察气体温度和状态的变化。(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


压缩矿泉水瓶对气体做功

演示3:利用打气筒对矿泉水瓶大气做功,通过DIS实验仪在大屏幕展示温度的变化;然后打开矿泉水的喷嘴对小风车吹,对外做功,同时观察大屏幕显示矿泉水瓶内气体温度的变化。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器材组成

结论:当外界对气体做功是,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气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活动5【活动】五、回顾释疑 练习巩固

回顾释义:

       由此我们想到,上课前,我们看到的课前看到的小实验和气题冲开瓶盖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内能还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转化吗?启发思考内能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转化。

巩固练习(演示)

       在“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打气”的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向瓶内打气,使得瓶内的水蒸气: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能        (填“增加”或“少”);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        ,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         ,内能       (填“增加”或“较少”)。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水蒸气       而成小液滴。白雾未消失时,如果马上盖上塞子,再次向瓶内打气,则会看到         

练习题图

活动6【活动】六、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机械能区别。
2.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热传递和做功。热传递条件是温度差,实质是内能的转移。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做功的本质是内能与其他能的相互转化。

活动7【活动】七、课外拓展

第十届中国航展(珠海)上,我国飞机展示风采,场面非常壮观。飞机飞过往往会留下一条美丽的云迹,通常称为“尾迹云”,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

                                          

                                                          珠海航展

李志光评论 
  • 优点:

    突出特色有以下几点:1、情境新颖,引人入胜。2、方法新颖,突破难点。3、教材处理灵活,结尾落地有声。4、应用信息技术,培养科技意识。5、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 缺点:

    如果教学环境能进一步改善,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更加充分,则本节课将更加精彩!

Tags:2节,内能,教学,实录,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