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5.3 分式方程教案和学案内容

日期:2015-11-25 09:31 阅读:
曾蔺均  

地区: 四川省 - 泸州市 - 古蔺县

学校:古蔺县观文初级中学校

1课时

15.3 分式方程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未知数与已知数,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找数量关系并正确的列出分式方程.

2、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3、能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题意,小组合作、交流、归纳等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寻找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2、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情感与态度

体会用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在处理实际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乐趣.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寻找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列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3学情分析

分式方程的应用对于学生是一个难点,找数量关系,列方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知识回顾

  (1)行程问题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需列、解分式方程。那么如何用分式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呢?我们先来看下面的问题:

活动2【活动】例题探究

P152例3两个工程队共同参加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应用题,基本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题没有具体的工作量,总工作量为1,工作的时间单位为“月”.

学生活动:

先抽学生读题审题,2、怎么比较两队的速度?

我们该怎么设未知数呢?
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填空,然后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

甲队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设乙队如果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   ,那么甲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乙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两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

等量关系是:甲队单独做的工作量+两队合做的工作量=1

(板书解答、检验过程)

活动3【活动】例题

P153例4某次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时,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千米,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千米,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教师先让理解题意: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 基本关系是:速度= .这题是用字母表示已知数(量),该怎么设未知数呢?.

同学们找出等量关系:提速前所用的时间=提速后所用的时间

列方程得:   

(板书解答、检验过程)

活动4【讲授】小结

学生:说说解分式方程这两个题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2、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未知量,也可以表示已知量,这在分析问题寻找规律的时候经常出现。

活动5【练习】练习

练习1、八年级同学去距学校10千米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分后,其余同学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同学速度的2倍,求骑车同学的速度。

练习2、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乙做6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以上两题有小组合作展示完成,抽学生上台展示.

活动6【讲授】课堂小结

对于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定要善于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中找出等量关系.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3、对于我们常见的几种类型题,我们要熟悉它们的基本等量关系.

活动7【讲授】板书

                                     板书设计

学生展示                   15.3分式方程                                          学生展示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一般步骤:

                               审-设-列-解-验-答

15.3 分式方程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5.3 分式方程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知识回顾

  (1)行程问题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需列、解分式方程。那么如何用分式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呢?我们先来看下面的问题:

活动2【活动】例题探究

P152例3两个工程队共同参加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应用题,基本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题没有具体的工作量,总工作量为1,工作的时间单位为“月”.

学生活动:

先抽学生读题审题,2、怎么比较两队的速度?

我们该怎么设未知数呢?
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填空,然后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

甲队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设乙队如果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   ,那么甲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乙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两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

等量关系是:甲队单独做的工作量+两队合做的工作量=1

(板书解答、检验过程)

活动3【活动】例题

P153例4某次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时,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千米,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千米,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教师先让理解题意: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 基本关系是:速度= .这题是用字母表示已知数(量),该怎么设未知数呢?.

同学们找出等量关系:提速前所用的时间=提速后所用的时间

列方程得:   

(板书解答、检验过程)

活动4【讲授】小结

学生:说说解分式方程这两个题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2、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未知量,也可以表示已知量,这在分析问题寻找规律的时候经常出现。

活动5【练习】练习

练习1、八年级同学去距学校10千米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分后,其余同学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同学速度的2倍,求骑车同学的速度。

练习2、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乙做6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以上两题有小组合作展示完成,抽学生上台展示.

活动6【讲授】课堂小结

对于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定要善于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中找出等量关系.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3、对于我们常见的几种类型题,我们要熟悉它们的基本等量关系.

活动7【讲授】板书

                                     板书设计

学生展示                   15.3分式方程                                          学生展示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一般步骤:

                               审-设-列-解-验-答

Tags:15.3,分式方程,教案,学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