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日期:2015-11-25 09:11 阅读:
吴彦  

地区: 广 西 - 北海市 -

学校:北海市第一中学

1课时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理解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2)会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发展数据分析能力,逐步形成数据分析的观念。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对权的意义的理解,用加权平均数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  学生观看跑操比赛照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上学期我们举行了跑操比赛,评委老师都进行了观看打分,但学校却没有统计出结果。如果让你们自己去统计这次跑操比赛的结果,你会怎么做?

师生活动:学生提出统计方法,在学生描述中教师适时归纳,在归纳中回忆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本章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平均数。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跑操比赛的结果,学生回顾了上学期学过的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了解本章学习内容,同时体会数据分析是统计的重要环节,而平均数是数据分析中常用的统计量。

问题2 在这次跑操比赛中,我们7、8两班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班级

队列整齐

精神饱满

八(7)班

90

80

八(8)班

77

85

从上述成绩看,哪个班获胜?理由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提出评判依据,若学生以提出总分为依据,教师要讲学生的回答引导到算术平均数。通过师生共同计算,理解公式的意义是所有数据的和与数据个数的商,体会公式中分子分母的意义。

设计意图:回顾小学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总和与数据个数的商。说明算术平均数在统计学中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集中趋势),为后面引入加权平均数作好铺垫。

问题3:德育处老师认为,跑操比赛队列整齐比精神饱满更重要,两项成绩能否同等看待?

如果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成绩按照7:3的比确定,此时哪个班获胜?

   追问1:用算术平均数解决问题(3)合理吗?为什么?

   追问2:“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成绩按照7:3的比确定”说明计算平均数时比较侧重哪些成绩?

   追问3: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成绩的差别?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若不能提出合理的方案,教师再通过3个追问进行引导。问题解决后,教师适当总结:比例不同反应了数据重要程度不同。

问题4:德育处又有不同意见,有老师认为跑操比赛精神饱满应该比队列整齐更重要,此时两项成绩能否同等看待?如果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成绩按照4:6的比确定,此时哪个班获胜?

   追问1:为什么成绩没有变化,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追问2:是什么原因导致各项成绩所占的比例不一样?各项成绩所占比例不同反应了各项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7与3,4与6都体现了这两项成绩不一样的重要程度,因此,我们给它一个名字:权。

   追问3:你认为问题2中个数据的权有什么关系?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说说你对权的人识。

师生活动:教师通过不断变动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权,让学生直观感受权的不同直接导致了结果的不同。若某个数据的权越大,它的加权平均数最后结果越接近于这个数据。

设计意图:两个问题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明白各个数据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在计算平均数时需要体验这一点。同时,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思考怎样将数据连同其“重要程度”一起纳入平均数的计算,并说明这种计算的合理性,初步体会“重要程度”的作用,最后正确列出算式,给出权的意义。从追问1到追问2,3,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为权的产生提供自然合理的背景,激发学生步步深入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修订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问题5  能把这种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推广到一般吗?

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 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为: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得到加权平均数公式。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给出加权平均数的一般公式。

3 例题教学,应用新知

问题6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决定跑操的进出场状态也应作为评分标准,因此按照比赛三。项成绩分别按照3:5:2来计算,此时哪个班获胜?

班级

队列整齐

精神饱满

进场退场

八(7)班

90

80

92

八(8)班

77

85

89

   追问1:你觉得各项的权怎么设置对我们7班有利?

   追问2:生活中加权平均数的例子应用的多吗?尝试举例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难点是对权的作用的讨论,得到结论:同样的一组数据,如果规定的权变化,则加权平均数随之改变。”学生已有了进一步体会,但较难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教师引导并板书解答过程,规范解题格式。

设计意图:在实例中根据需要,改变权的数值,得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再次感受加权平均数中权的作用。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解题,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解题格式。

4 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这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试比较谁的成绩更好.

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

A

85

95

95

B

95

85

95

   追问1:这里的权分别是多少?权可以以比例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百分比、整数的形式出现

   追问2:A,B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都是两个95分,一个85分,为什么他们的最后得分不同呢?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不计算,仅分析数据及权,可否估计两人的名次?

设计意图: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提出后,之间进行巩固应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追问,学生深入体会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5 深化拓展,灵活应用

练习2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职员一名,A,B,C 三名候选人的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1)如果公司招聘的职员分别是网络维护员、客户经理或创作总监,给三项成绩赋予相同的权合理吗?

(2)请你设计合理的权重,为公司招聘一名职员

师生活动:教师呈现开放题,学生赋权。重点让学生在加权平均数的应用过程中,主动赋权,体会权的作用。

设计意图: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主动运用权影响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帮助学生对权意义的理解,发展数据分析的概念。

6 自我小结,归纳提升

结合以下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1)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2)权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它产生的必要性。问题(2)引导学生回顾权的意义和作用。

7 归纳提升,本章展望


8 布置作业,自我检测

(1)必做题:作业本BP34—35,全品作业本P91—92A组题,B组题

(2)选做题:全品作业本P92的C组题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  学生观看跑操比赛照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上学期我们举行了跑操比赛,评委老师都进行了观看打分,但学校却没有统计出结果。如果让你们自己去统计这次跑操比赛的结果,你会怎么做?

师生活动:学生提出统计方法,在学生描述中教师适时归纳,在归纳中回忆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本章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平均数。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跑操比赛的结果,学生回顾了上学期学过的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了解本章学习内容,同时体会数据分析是统计的重要环节,而平均数是数据分析中常用的统计量。

问题2 在这次跑操比赛中,我们7、8两班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班级

队列整齐

精神饱满

八(7)班

90

80

八(8)班

77

85

从上述成绩看,哪个班获胜?理由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提出评判依据,若学生以提出总分为依据,教师要讲学生的回答引导到算术平均数。通过师生共同计算,理解公式的意义是所有数据的和与数据个数的商,体会公式中分子分母的意义。

设计意图:回顾小学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总和与数据个数的商。说明算术平均数在统计学中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集中趋势),为后面引入加权平均数作好铺垫。

问题3:德育处老师认为,跑操比赛队列整齐比精神饱满更重要,两项成绩能否同等看待?

如果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成绩按照7:3的比确定,此时哪个班获胜?

   追问1:用算术平均数解决问题(3)合理吗?为什么?

   追问2:“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成绩按照7:3的比确定”说明计算平均数时比较侧重哪些成绩?

   追问3: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成绩的差别?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若不能提出合理的方案,教师再通过3个追问进行引导。问题解决后,教师适当总结:比例不同反应了数据重要程度不同。

问题4:德育处又有不同意见,有老师认为跑操比赛精神饱满应该比队列整齐更重要,此时两项成绩能否同等看待?如果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成绩按照4:6的比确定,此时哪个班获胜?

   追问1:为什么成绩没有变化,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追问2:是什么原因导致各项成绩所占的比例不一样?各项成绩所占比例不同反应了各项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7与3,4与6都体现了这两项成绩不一样的重要程度,因此,我们给它一个名字:权。

   追问3:你认为问题2中个数据的权有什么关系?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说说你对权的人识。

师生活动:教师通过不断变动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权,让学生直观感受权的不同直接导致了结果的不同。若某个数据的权越大,它的加权平均数最后结果越接近于这个数据。

设计意图:两个问题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明白各个数据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在计算平均数时需要体验这一点。同时,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思考怎样将数据连同其“重要程度”一起纳入平均数的计算,并说明这种计算的合理性,初步体会“重要程度”的作用,最后正确列出算式,给出权的意义。从追问1到追问2,3,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为权的产生提供自然合理的背景,激发学生步步深入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修订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问题5  能把这种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推广到一般吗?

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 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为: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得到加权平均数公式。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给出加权平均数的一般公式。

3 例题教学,应用新知

问题6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决定跑操的进出场状态也应作为评分标准,因此按照比赛三。项成绩分别按照3:5:2来计算,此时哪个班获胜?

班级

队列整齐

精神饱满

进场退场

八(7)班

90

80

92

八(8)班

77

85

89

   追问1:你觉得各项的权怎么设置对我们7班有利?

   追问2:生活中加权平均数的例子应用的多吗?尝试举例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难点是对权的作用的讨论,得到结论:同样的一组数据,如果规定的权变化,则加权平均数随之改变。”学生已有了进一步体会,但较难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教师引导并板书解答过程,规范解题格式。

设计意图:在实例中根据需要,改变权的数值,得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再次感受加权平均数中权的作用。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解题,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解题格式。

4 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这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试比较谁的成绩更好.

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

A

85

95

95

B

95

85

95

   追问1:这里的权分别是多少?权可以以比例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百分比、整数的形式出现

   追问2:A,B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都是两个95分,一个85分,为什么他们的最后得分不同呢?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不计算,仅分析数据及权,可否估计两人的名次?

设计意图: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提出后,之间进行巩固应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追问,学生深入体会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5 深化拓展,灵活应用

练习2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职员一名,A,B,C 三名候选人的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1)如果公司招聘的职员分别是网络维护员、客户经理或创作总监,给三项成绩赋予相同的权合理吗?

(2)请你设计合理的权重,为公司招聘一名职员

师生活动:教师呈现开放题,学生赋权。重点让学生在加权平均数的应用过程中,主动赋权,体会权的作用。

设计意图: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主动运用权影响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帮助学生对权意义的理解,发展数据分析的概念。

6 自我小结,归纳提升

结合以下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1)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2)权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它产生的必要性。问题(2)引导学生回顾权的意义和作用。

7 归纳提升,本章展望


8 布置作业,自我检测

(1)必做题:作业本BP34—35,全品作业本P91—92A组题,B组题

(2)选做题:全品作业本P92的C组题

Tags:20.1,数据,集中,趋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