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课件配套优秀

日期:2015-11-25 08:55 阅读:
韦翠荣  

地区: 广 西 - 柳州市 - 鹿寨县

学校:鹿寨县第一初级中学

1课时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2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整体不好,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新设计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中位数和众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P145例5的意图

      (1)、通过例5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产品销售最好,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5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四、课堂引入

        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五、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P144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例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最大,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六、随堂练习

       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七、课后练习

       1.  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2.  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   

        3.  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1第一学时     新设计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中位数和众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P145例5的意图

      (1)、通过例5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产品销售最好,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5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四、课堂引入

        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五、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P144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例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最大,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六、随堂练习

       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七、课后练习

       1.  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2.  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   

        3.  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Tags:20.1,数据,集中,趋势,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