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主要内容及教案内容

日期:2015-11-25 08:42 阅读:
张杏云  

地区: 广东省 - 惠州市 - 惠阳区

学校:惠阳区崇雅中学

1课时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

加权平均数不同于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简单的算术平均数只与数据的大小有关,而加权平均数则还与该组数据的权相关,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同时受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会有困难,往往造成数据与权混淆不清,只会利用公式,而不知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3重点难点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平常我们收集到一些数据后,通常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这些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信息,前面我们学习过平均数,知道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本节我们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问题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候选人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
85788573
73828283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该录用谁?录用依据是什么?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比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解:(1)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

则甲的平均成绩为 85×3+78×3+85×2+75×24 =79.5 



乙的平均成绩为73×3+80×3+85×2+75×24 =80.4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

活动2【讲授】(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体会权的意义.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权不同),这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能否推广到一般?

若n个数据x1,x2,…,xn的权分别为w1,w2,…,wn,这n个数据的平均数该如何计算?

引导学生得到加权平均数公式:一般地,若n个数据x1,x2,…,xn的权分别为w1,w2,…,wn,则

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是 .x1w1+x2w2+...xnwnw1+w2+...wn  

接着让学生思考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应该侧重哪些分项成绩?如果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两人的测试成绩,那么谁将被录取?与问题2中的(1)(2)相比较,你能体会到权的作用吗?理解简单的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吗?

活动3【讲授】(三)例题讲解,应用新知

例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为百分制,然后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请确定两人的名次.

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

A859595
B958595

引导分析,三项成绩的“重要程度”是否相同?是如何体现的?它们的权各是多少?学生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分别计算出两名选手的总成绩。

活动4【活动】(四)深化拓展,灵活运用

4、某校对初中毕业生按综合素质、考试成绩、体育测试三项给学生评定毕业成绩,其权重比例为4:4:2.毕业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秀毕业生”.小明、小亮和三项成绩如下表所示(单位:分):


综合素质
考试成绩
体育测试
满分100100100
小明729860
小亮907595

(1)小明和小亮谁能达到“优秀毕业生”水平?哪位同学的毕业成绩更好些?

 (2)升入高中后,请你对他们今后的发展给每人提一条建议.


活动5【活动】(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结合以下问题,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1.如何计算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2.权的作用是什么?

活动6【练习】(六)、随堂练习

1. 在数据1,2,2,3,4,2,3,3,6,4,1,2中,数据1的权是_____, 2的权是_____,3的权是_____,4的权是_____,6的权是_____,则这个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

2. 有3个数据的平均数是6,有7个数据的平均数是9,则这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

3. 已知数据20,30,40,18。

  (1)若取它们的份数比为2:3:2:3则这时它们的平均数是________

 (2)若它们的百分比分别为:10%,20%,40%,30%则 这时它们的平均数是______。    

5、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单位:小时)

寿命450550600650700
只数2010306890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活动7【作业】(七)布置作业 

P113:练习1.2.  习题20.1第1,4,5.

活动8【导入】(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概括,形成概念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体会权的意义.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权不同),得到加权平均数公式让学生,理解简单的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生活,体会到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和归纳,进一步概括抽象出本质的过程,使他们的逻

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活动9【测试】练习与测评


1.学校把学生学科的期中、期末两次成绩分别按40%,60%的比例计入学期学科总成绩.小明期中数学成绩是85分,期末数学总成绩是90分,那么他的学期数学成绩(  )

     A.85分              B.87.5分          C.88分     D.90分

2.在中国好声音选秀节目中,四位参赛选手的各项得分如下表,如果将专业、形象、人气这三项得分按3:2:1的比例确定最终得分,哪位选手最终得分最高进入下一轮比赛(  )(每项按10分制)

测试内容

测试成绩





小赵小王小李小黄
专业素质6788
形象表现8769
人气指数81096


小赵               B.小王               C.小李            D.小黄


3.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明、小亮和小丽报名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


采访写作计算机创意
小明70分60分86分
小亮90分75分51分
小丽60分84分72分

现在要计算3人的加权平均分,如果将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重比由3:5:2变成5:3:2,成绩变化情况是(  )

       A.小明增加最多        B.小亮增加最多

       C.小丽增加最多        D.三人的成绩都增加

4.青山中学一个学期的数学总平均分是按图进行计算的.该校李飞同学这个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

已知平时作业2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50%.

平时作业期中成绩期末成绩
908588

则李飞这个学期数学总平均分为          .

5.某商场用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什锦糖的单价,由单价为15元/千克的甲种糖果10千克,单价为12元/千克的乙种糖果20千克,单价为10元/千克的丙种糖果30千克混合成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应定为          .

6.某中学初三(1)班的一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0分,男生平均成绩为82分,女生平均成绩为77分,则该班男、女生的人数之比为          .

7、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平常我们收集到一些数据后,通常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这些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信息,前面我们学习过平均数,知道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本节我们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问题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候选人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
85788573
73828283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该录用谁?录用依据是什么?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比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解:(1)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

则甲的平均成绩为 85×3+78×3+85×2+75×24 =79.5 



乙的平均成绩为73×3+80×3+85×2+75×24 =80.4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

活动2【讲授】(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体会权的意义.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权不同),这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能否推广到一般?

若n个数据x1,x2,…,xn的权分别为w1,w2,…,wn,这n个数据的平均数该如何计算?

引导学生得到加权平均数公式:一般地,若n个数据x1,x2,…,xn的权分别为w1,w2,…,wn,则

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是 .x1w1+x2w2+...xnwnw1+w2+...wn  

接着让学生思考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应该侧重哪些分项成绩?如果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两人的测试成绩,那么谁将被录取?与问题2中的(1)(2)相比较,你能体会到权的作用吗?理解简单的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吗?

活动3【讲授】(三)例题讲解,应用新知

例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为百分制,然后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请确定两人的名次.

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

A859595
B958595

引导分析,三项成绩的“重要程度”是否相同?是如何体现的?它们的权各是多少?学生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分别计算出两名选手的总成绩。

活动4【活动】(四)深化拓展,灵活运用

4、某校对初中毕业生按综合素质、考试成绩、体育测试三项给学生评定毕业成绩,其权重比例为4:4:2.毕业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秀毕业生”.小明、小亮和三项成绩如下表所示(单位:分):


综合素质
考试成绩
体育测试
满分100100100
小明729860
小亮907595

(1)小明和小亮谁能达到“优秀毕业生”水平?哪位同学的毕业成绩更好些?

 (2)升入高中后,请你对他们今后的发展给每人提一条建议.


活动5【活动】(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结合以下问题,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1.如何计算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2.权的作用是什么?

活动6【练习】(六)、随堂练习

1. 在数据1,2,2,3,4,2,3,3,6,4,1,2中,数据1的权是_____, 2的权是_____,3的权是_____,4的权是_____,6的权是_____,则这个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

2. 有3个数据的平均数是6,有7个数据的平均数是9,则这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

3. 已知数据20,30,40,18。

  (1)若取它们的份数比为2:3:2:3则这时它们的平均数是________

 (2)若它们的百分比分别为:10%,20%,40%,30%则 这时它们的平均数是______。    

5、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单位:小时)

寿命450550600650700
只数2010306890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活动7【作业】(七)布置作业 

P113:练习1.2.  习题20.1第1,4,5.

活动8【导入】(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概括,形成概念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体会权的意义.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权不同),得到加权平均数公式让学生,理解简单的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生活,体会到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和归纳,进一步概括抽象出本质的过程,使他们的逻

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活动9【测试】练习与测评


1.学校把学生学科的期中、期末两次成绩分别按40%,60%的比例计入学期学科总成绩.小明期中数学成绩是85分,期末数学总成绩是90分,那么他的学期数学成绩(  )

     A.85分              B.87.5分          C.88分     D.90分

2.在中国好声音选秀节目中,四位参赛选手的各项得分如下表,如果将专业、形象、人气这三项得分按3:2:1的比例确定最终得分,哪位选手最终得分最高进入下一轮比赛(  )(每项按10分制)

测试内容

测试成绩





小赵小王小李小黄
专业素质6788
形象表现8769
人气指数81096


小赵               B.小王               C.小李            D.小黄


3.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明、小亮和小丽报名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


采访写作计算机创意
小明70分60分86分
小亮90分75分51分
小丽60分84分72分

现在要计算3人的加权平均分,如果将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重比由3:5:2变成5:3:2,成绩变化情况是(  )

       A.小明增加最多        B.小亮增加最多

       C.小丽增加最多        D.三人的成绩都增加

4.青山中学一个学期的数学总平均分是按图进行计算的.该校李飞同学这个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

已知平时作业2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50%.

平时作业期中成绩期末成绩
908588

则李飞这个学期数学总平均分为          .

5.某商场用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什锦糖的单价,由单价为15元/千克的甲种糖果10千克,单价为12元/千克的乙种糖果20千克,单价为10元/千克的丙种糖果30千克混合成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应定为          .

6.某中学初三(1)班的一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0分,男生平均成绩为82分,女生平均成绩为77分,则该班男、女生的人数之比为          .

7、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Tags:内容,20.1,数据,集中,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