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板书设计及意图

日期:2015-11-23 15:48 阅读:
赵秋菊  

地区: 辽宁省 - 葫芦岛 - 兴城市

学校:兴城市红崖子满族乡初级中学

1课时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中位数,众数的概念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信息处理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求中位数和众数,能结合实际情景理解其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分析数据信息并作出决策。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思考题引入: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宁考了83分,他所在学习小组的平均分是78分。小宁说自己的成绩在小组内是中上水平,你认为小宁的说法合适吗?

提出问题:1.学生讨论与交流

2.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中位数的概念。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求中位数的一般步骤:(1)、将这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2)、若该数据含有奇数个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是中位数;     若该数据含有偶数个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2.练习巩固: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4、反馈练习

活动3【讲授】范例点击

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如下(单位:分):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分,他的成绩如何?(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应用新学知识于不同情境中,体会中位数、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渗透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活动4【活动】学以致用,知识反馈

1、在一次数学考试中,1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

75,85,90,90,95,88,95,95,100,98

(1)   此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多少?

(2)   此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3)   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4)   若某班为40名同学,此次数学成绩的平均成绩

约为多少?这样的估计准确吗?

2、比一比:

红中八年级(1)班每位同学都向“希望工程”捐献图书.捐书情况如下:

册数

4 5 6 7 8 9 10 12

人数

2 7 12 12 8 5 3 1

 

(1) 这个班级每位同学平均捐多少册书?

(2) 求捐书册数的中位数和众数.

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与问题情景相呼应,运用为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

3.试试你的身手:⑴数据11, 8, 2, 7, 9, 2, 7, 3, 2, 0, 5的众数是                  ,

中位数是

⑵.数据15, 20, 20, 22,30,30的众数是                         ,

中位数是

⑶.在数据-1,  0,  4,  5,  8中插入一个数据x ,

使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则x=

⑷.数据8, 8, x, 6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位数是

⑸.(中考链接)5个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若这组数据的

中位数是3,众数是7且唯一,则这5个正整数的和是(          )

A.20         B.21         C.22         D.23

(设计意图:巩固新学知识,感受众数的意义与作用。)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谈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数据的代表的理解及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书后习题20.1的第2题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思考题引入: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宁考了83分,他所在学习小组的平均分是78分。小宁说自己的成绩在小组内是中上水平,你认为小宁的说法合适吗?

提出问题:1.学生讨论与交流

2.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中位数的概念。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求中位数的一般步骤:(1)、将这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2)、若该数据含有奇数个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是中位数;     若该数据含有偶数个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2.练习巩固: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4、反馈练习

活动3【讲授】范例点击

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如下(单位:分):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分,他的成绩如何?(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应用新学知识于不同情境中,体会中位数、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渗透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活动4【活动】学以致用,知识反馈

1、在一次数学考试中,1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

75,85,90,90,95,88,95,95,100,98

(1)   此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多少?

(2)   此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3)   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4)   若某班为40名同学,此次数学成绩的平均成绩

约为多少?这样的估计准确吗?

2、比一比:

红中八年级(1)班每位同学都向“希望工程”捐献图书.捐书情况如下:

册数

4 5 6 7 8 9 10 12

人数

2 7 12 12 8 5 3 1

 

(1) 这个班级每位同学平均捐多少册书?

(2) 求捐书册数的中位数和众数.

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与问题情景相呼应,运用为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

3.试试你的身手:⑴数据11, 8, 2, 7, 9, 2, 7, 3, 2, 0, 5的众数是                  ,

中位数是

⑵.数据15, 20, 20, 22,30,30的众数是                         ,

中位数是

⑶.在数据-1,  0,  4,  5,  8中插入一个数据x ,

使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则x=

⑷.数据8, 8, x, 6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位数是

⑸.(中考链接)5个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若这组数据的

中位数是3,众数是7且唯一,则这5个正整数的和是(          )

A.20         B.21         C.22         D.23

(设计意图:巩固新学知识,感受众数的意义与作用。)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谈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数据的代表的理解及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书后习题20.1的第2题

田雪评论 
  • 优点: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缺点:

    引课中如果添加对众数的引导就跟好了。

勾英杰评论 
  • 优点:

    活动设计具体实用

  • 缺点:

    作业设计笼统

卢秀英评论 
  • 优点:

    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由实际问题入手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 缺点:

    对于众数的讲解不够透彻

Tags:20.1,数据,集中,趋势,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