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第二课时教案

日期:2015-11-23 15:47 阅读:
赵菁  

地区: 辽宁省 - 葫芦岛 - 兴城市

学校:兴城市三道沟满族乡初级中学

1课时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的中位数和众数。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评判。

2学情分析

中位数和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两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好素材。

3重点难点

重点:中位数和众数两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及运用。

难点:能够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老板有一个工厂,管理人员有王老板、6个亲戚;工作人员有5个领工、10个工人和1名徒。现在需要增加一名新的工人。小张应征而来,与王老板交谈。王老板说:“我们这里的工资很高,平均每月3000元。”小张工作一个月后,找王老板说:“你骗了我,每一个工人的工资都不超过20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超过3000元呢?”王老板说:“平均工资是3000元,不信你可以看工资表。”

人员老板亲戚领工工人学徒合计
工资220002500220020001000
人数16510123
合计220001500011000200001000069000

 请大家根据表中的数据讨论:

(1)王老板说每月工资是3000元是否欺骗了小张?

(2)平均工资3000元能否客观地反映工人的平均工资?

(3)若不能,你认为应该用什么工资反映比较合适?

活动2【活动】二、主题探究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16——118页

    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中位数:

众数:



思考:定义中位数时,为什么要补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活动3【练习】三、巩固强化

①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种零件的个数:

15  17  14  10  15  19  17  16  14  12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零件的中位数。



②在一次数学考试中,2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

70  80  100  60  70  90  50  80 80  70  70  90  80  90  80  70  90  60  80求这次考试的众数。



③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 这15人的销售量如下

(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210、150、12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活动4【活动】四、小组合作交流

①某工厂生产销售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单位:双)

尺寸2222.52323.52424.525
销售量12511731


 ( 1 ) 计算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为这家鞋厂提供进货建议吗?


②某工厂为了改变管理状况,准备采用每天任务定额,超产的有奖措施,以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该厂15个工人一天内生产零件的个数:6、7、7、8、8、8、8、9、10、10、13、14、16、16、17,如果你是管理者,每天每人标准生产多少件为最好?


针对选择平均数的学生的答案[问]如果你是工人,你愿意吗?


对于选择众数的学生的答案[问]如果你是老板,你愿意吗?


总结:用数据说话时,要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科学的决策。

活动5【活动】五、反思提高

1.请大家回忆一下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活动6【作业】六、布置作业

(1)如果你去找工作,你会怎样了解工资报酬?

(2)课后大家到市场或商店对一些产品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能不能制定一个合理的决策。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1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老板有一个工厂,管理人员有王老板、6个亲戚;工作人员有5个领工、10个工人和1名徒。现在需要增加一名新的工人。小张应征而来,与王老板交谈。王老板说:“我们这里的工资很高,平均每月3000元。”小张工作一个月后,找王老板说:“你骗了我,每一个工人的工资都不超过20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超过3000元呢?”王老板说:“平均工资是3000元,不信你可以看工资表。”

人员老板亲戚领工工人学徒合计
工资220002500220020001000
人数16510123
合计220001500011000200001000069000

 请大家根据表中的数据讨论:

(1)王老板说每月工资是3000元是否欺骗了小张?

(2)平均工资3000元能否客观地反映工人的平均工资?

(3)若不能,你认为应该用什么工资反映比较合适?

活动2【活动】二、主题探究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16——118页

    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中位数:

众数:



思考:定义中位数时,为什么要补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活动3【练习】三、巩固强化

①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种零件的个数:

15  17  14  10  15  19  17  16  14  12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零件的中位数。



②在一次数学考试中,2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

70  80  100  60  70  90  50  80 80  70  70  90  80  90  80  70  90  60  80求这次考试的众数。



③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 这15人的销售量如下

(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210、150、12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活动4【活动】四、小组合作交流

①某工厂生产销售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单位:双)

尺寸2222.52323.52424.525
销售量12511731


 ( 1 ) 计算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为这家鞋厂提供进货建议吗?


②某工厂为了改变管理状况,准备采用每天任务定额,超产的有奖措施,以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该厂15个工人一天内生产零件的个数:6、7、7、8、8、8、8、9、10、10、13、14、16、16、17,如果你是管理者,每天每人标准生产多少件为最好?


针对选择平均数的学生的答案[问]如果你是工人,你愿意吗?


对于选择众数的学生的答案[问]如果你是老板,你愿意吗?


总结:用数据说话时,要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科学的决策。

活动5【活动】五、反思提高

1.请大家回忆一下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活动6【作业】六、布置作业

(1)如果你去找工作,你会怎样了解工资报酬?

(2)课后大家到市场或商店对一些产品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能不能制定一个合理的决策。

Tags:20.1,数据,集中,趋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