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7.1 勾股定理(通用)课时教案

日期:2015-11-18 10:44 阅读:
屈庆君  

地区: 辽宁省 - 铁岭市 - 西丰县

学校:西丰县房木镇中学

1课时

17.1 勾股定理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了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在上一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并掌握了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3

1.重点: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

2.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自主学习  例1: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  ①若有一块长3米,宽0.8米的薄木板,问怎样从门框通过? ②若薄木板长3米,宽1.5米呢?  A C  B  a  b  c   B  C  1m  2m  A  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             4  ③若薄木板长3米,宽2.2米呢?(注意解题格式)  分析: 木板的宽2.2米大于1米,所以横着不能从门框内通过.  木板的宽2.2米大于2米,所以竖着不能从门框内通过.因为对角线AC的长度最大,所以只能试试斜着能否通过.所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三、合作探究 例2、如图,一个3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的距离为2.5米.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 0.5米,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0.5米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要求出梯子的底端B是否也外移0.5米,实际就是求BD的长,而BD=OD-OB           四、课堂练习  1、一个高1.5米、宽0.8米的长方形门框,需要在其相对的顶点间用一条木条加固,则需木条长为            。  2、从电杆离地面5m处向地面拉一条长为7m的钢缆,则地面 钢缆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为            。     教学活动

17.1 勾股定理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7.1 勾股定理

1第一学时自主学习  例1: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  ①若有一块长3米,宽0.8米的薄木板,问怎样从门框通过? ②若薄木板长3米,宽1.5米呢?  A C  B  a  b  c   B  C  1m  2m  A  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             4  ③若薄木板长3米,宽2.2米呢?(注意解题格式)  分析: 木板的宽2.2米大于1米,所以横着不能从门框内通过.  木板的宽2.2米大于2米,所以竖着不能从门框内通过.因为对角线AC的长度最大,所以只能试试斜着能否通过.所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三、合作探究 例2、如图,一个3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的距离为2.5米.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 0.5米,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0.5米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要求出梯子的底端B是否也外移0.5米,实际就是求BD的长,而BD=OD-OB           四、课堂练习  1、一个高1.5米、宽0.8米的长方形门框,需要在其相对的顶点间用一条木条加固,则需木条长为            。  2、从电杆离地面5m处向地面拉一条长为7m的钢缆,则地面 钢缆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为            。      教学活动

Tags:17.1,勾股定理,通用,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