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4.3 角优秀说课稿

日期:2015-11-17 10:11 阅读:
陈思颂  

地区: 广 西 - 防城港 - 上思县

学校:上思县民族中学

1课时

4.3 角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并会求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2.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性质,并能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3.通过余角、补角性质的推导和应用,初步掌握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

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4.3角》这一节中的第三节,在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识能力和借助图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我校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识图能力较差,基于以上原因,为更好的使学生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并为下一节性质作铺垫。

3重点难点

互余、互补的概念及其性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

 提出问题:图中∠1与∠2、∠3与∠4有什么关系?

2、引出课题并板书:余角与补角

活动2【讲授】新课

(一)、探究互为余角的定义:

1、操作多媒体演示。

引导观察图形的运动,得出结果:∠1+∠2=90°

2、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二)、探究互为补角的定义:

1、操作多媒体演示。

引导观察图形的运动,得出结果:∠3+∠4=180°。

2、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活动3【活动】理解定义,巩固运用(课件演示)

1.定义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

2.把下图中∠1与∠ADF分离并多次变换位置,如图,这两角还是互为补角吗?

小结:互为余角、互为补角主要反映两 个角之间的 数量  关系,与角的位置无关。

(1)若∠1与∠2互补,则∠1+∠2= 180°.

若∠1=90º-∠2,则∠1与∠2的关系为互为余角.

图中给出的各角中,哪些互为余角?哪些互为补角?

活动4【讲授】推导性质,理解运用

(1)已知∠1与∠2,∠3都互为补角.那么∠2和∠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由∠1与∠2和∠3都互为补角,

那么 ∠2=180º-∠1,

     ∠3=180º-∠1,

所以∠2=∠3.

(2)已知∠1与∠2互补,∠3与∠4互补.若∠1=∠3,那么∠2和∠4 相等吗?为什么?(图片由课件演示)

由∠1与∠2互补,得∠1+∠2=180º,

所以 ∠2=180º-∠1.

由∠3与∠4互补,得∠3+∠4=180º,

所以∠4=180º-∠3.

又因为∠1=∠3,180º-∠1=180º-∠3,

所以∠2=∠4.

归纳: 等角 (同角) 的补角相等.

对于余角是否也有类似性质?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活动5【练习】巩固新知

(1)若∠1与∠2互余,∠2与∠3互余,  则∠1=∠3,根据是同角的余角相等.

(2)若∠3与∠4互补,∠6与∠5互补,且∠3=∠6,  则∠4=∠5,根据是等角的补角相等.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课件展示,引导小结)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课本P139习题第6题

4.3 角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4.3 角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

 提出问题:图中∠1与∠2、∠3与∠4有什么关系?

2、引出课题并板书:余角与补角

活动2【讲授】新课

(一)、探究互为余角的定义:

1、操作多媒体演示。

引导观察图形的运动,得出结果:∠1+∠2=90°

2、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二)、探究互为补角的定义:

1、操作多媒体演示。

引导观察图形的运动,得出结果:∠3+∠4=180°。

2、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活动3【活动】理解定义,巩固运用(课件演示)

1.定义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

2.把下图中∠1与∠ADF分离并多次变换位置,如图,这两角还是互为补角吗?

小结:互为余角、互为补角主要反映两 个角之间的 数量  关系,与角的位置无关。

(1)若∠1与∠2互补,则∠1+∠2= 180°.

若∠1=90º-∠2,则∠1与∠2的关系为互为余角.

图中给出的各角中,哪些互为余角?哪些互为补角?

活动4【讲授】推导性质,理解运用

(1)已知∠1与∠2,∠3都互为补角.那么∠2和∠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由∠1与∠2和∠3都互为补角,

那么 ∠2=180º-∠1,

     ∠3=180º-∠1,

所以∠2=∠3.

(2)已知∠1与∠2互补,∠3与∠4互补.若∠1=∠3,那么∠2和∠4 相等吗?为什么?(图片由课件演示)

由∠1与∠2互补,得∠1+∠2=180º,

所以 ∠2=180º-∠1.

由∠3与∠4互补,得∠3+∠4=180º,

所以∠4=180º-∠3.

又因为∠1=∠3,180º-∠1=180º-∠3,

所以∠2=∠4.

归纳: 等角 (同角) 的补角相等.

对于余角是否也有类似性质?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活动5【练习】巩固新知

(1)若∠1与∠2互余,∠2与∠3互余,  则∠1=∠3,根据是同角的余角相等.

(2)若∠3与∠4互补,∠6与∠5互补,且∠3=∠6,  则∠4=∠5,根据是等角的补角相等.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课件展示,引导小结)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课本P139习题第6题

刘万清 评论教学目标
  • 优点:

    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目标

  • 缺点:

    缺乏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目标

Tags:优秀,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