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4.3 角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日期:2015-11-17 10:11 阅读:
邓小兰  

地区: 广东省 - 广州市 - 海珠区

学校:广州市绿翠中学

1课时

4.3 角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  了解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定义;

2  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并能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3  初步理解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

2新设计

 1  了解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定义;

2  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并能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3  初步理解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

3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一般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学生的简单说理以及在图形变化中寻找相关角的方法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补角与余角

教师演示三角板拼两角之和,并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并注意引导学生简单说理。教师起呈现者、教授者和解释者的作用。

学生连线操作,教师强调“两个角和为90°”, 并及时给以辨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形两方面归纳出余角的定义。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拼角,交流找互为余角的方法。教师参与小组交流并展示。

教师简述,

学生辨析。









学生练习,师生归纳,

教师概括。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练习

教师解释。





学生观察、思考。

一位学生简单说理。



教师补充说理,并板书过程。



学生思考

类比余角性质完整说理。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首先组员独立在图形中找到指定∠1及一个自选角的余角、补角及其相等的角然后组长组织开展交流,检查所找的角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遗漏,并交流找角的办法。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指导分析学生正确找到符合要求的角。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选取1~2个同学到黑板上演板,然后对学生找余角、补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师巡视批改,及时发现学生解答过程是否出现问题规范,然后投影点评。

师生一起再次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4.3 角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4.3 角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补角与余角

教师演示三角板拼两角之和,并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并注意引导学生简单说理。教师起呈现者、教授者和解释者的作用。

学生连线操作,教师强调“两个角和为90°”, 并及时给以辨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形两方面归纳出余角的定义。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拼角,交流找互为余角的方法。教师参与小组交流并展示。

教师简述,

学生辨析。









学生练习,师生归纳,

教师概括。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练习

教师解释。





学生观察、思考。

一位学生简单说理。



教师补充说理,并板书过程。



学生思考

类比余角性质完整说理。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首先组员独立在图形中找到指定∠1及一个自选角的余角、补角及其相等的角然后组长组织开展交流,检查所找的角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遗漏,并交流找角的办法。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指导分析学生正确找到符合要求的角。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选取1~2个同学到黑板上演板,然后对学生找余角、补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师巡视批改,及时发现学生解答过程是否出现问题规范,然后投影点评。

师生一起再次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Tags:教学设计,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