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4.1 几何图形(通用)优秀教学设计内容

日期:2015-11-16 10:53 阅读:
姚民婕  

地区: 天津市 - 天津市 - 红桥区

学校:天津市五十一中学

1课时

4.1 几何图形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认识几何体的表面展开

图,能根据所给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判定几何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几何体表面展开的过程,在操作活动中领悟表面展开图是用平面图形认识、研究几何体的重要手段,使学生体会转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经历有趣的展开几何体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合作交流的品质和素养。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学过简单立体图形及其侧面展开图,前两节又学习了一些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对立体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但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立体图形有多种表面展开图;

(2) 探究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的形状,根据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画出它的展开图。

4教学过程 4.1第三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认识几何体的表面展开

图,能根据所给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判定几何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几何体表面展开的过程,在操作活动中领悟表面展开图是用平面图形认识、研究几何体的重要手段,使学生体会转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经历有趣的展开几何体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合作交流的品质和素养。

评论(0)     教学重点

(1)了解立体图形有多种表面展开图;

(2) 探究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的形状,根据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画出它的展开图。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一、教学过程

【活动一】想一想

问题1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如粉笔盒、文具盒、牙膏盒等,想一想这些精美的包装盒是怎么制成的?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导入课题

教师引导:要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除了美术设计以外,还要了解它展开后的形状,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给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认知心理期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环节二】直观感知

问题2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先猜猜用它们能围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把它们画在一张硬纸片上,剪下来,折叠、粘贴,看看得到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感知,在操作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活动三】展一展

问题3

1.按照下面的方法把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幻灯片出示剪法)

2.把我们常见的立体图形展开,看看它们的平面展开图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立体图形展开后都是平面图形?球体的展开图是不是平面图形?

学生:不是,球体是不可展开的立体图形!

【活动四】比一比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比赛,完成猜想和思考,教师引导归纳

猜想: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会是怎样的?请你用剪刀把桌上的正方体纸盒按任意方式沿棱展开.

思考:                    

(1)你得到的平面图形是怎样的?

(2)沿着不同的棱剪开,会得到不同的展开图,比一比,看哪组得到的结果多!

(3)怎样把所得到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进行分类?有何规律?

第一类:四个一行中排列,两端各一个任意放,共六种。(记忆口诀:1 4 1)

第二类:二在三上露一端,一在三下任意放,共三种。(记忆口诀:2 3 1)

第三类:两两三行排有序,恰似登天上云梯,仅一种。(记忆口诀:2 2 2)

                  

第四类:三个三个排两行,中间一“日”放光芒, 仅一种。(记忆口诀:3  3  )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11种。

二、目标检测设计

1.(基础题)下列的哪个图形能折叠成正方体?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2.下列图形能折叠成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小组抢答,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3.(能力题)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右图,是一个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 “锦”表示右面, “程”表示下面.则“祝”、 “你”、

“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各组模仿上一题编一道题,考一考其他组的同学。也可编一些运用本节知识能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遵循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注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方式的运用。

三、交流反思

请畅谈你的收获和体会,通过本节课所学,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

四、课后作业

1.必做题:书P122  6、7、10、11

2.选作题:如图,小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蚊子,应该走哪条路径?你有何高招?

3.实践活动:你能制作一个精美的盒子送给朋友或家人吗?或者与小组其他同学一起设计并制作一个神州飞船的模型吗?

五、设计意图

新课程注重课堂的开放与知识的生成过程,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所以本节课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并设置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本节课主要想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做的一节区级公开课。在设计理念上,我遵从新课程“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数学知识,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本节课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并设置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对所研究问题的结果作出预测,而后通过实践活动,得出结论。从始至终我都激发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探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想、动手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使学生能以自己的方式接近数学、学习数学,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实现在“做中学”。课后中学数学教研员和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们都给予了本课充分的肯定,黄老师认为:“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探究,感受到学生是真正地热爱数学。老师教态大方,教学环节设计用心,课件制作精美。”正是由于有了我校领导对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支持与鼓励,才有了这种体现新课程“做中学”的学习方式的有益尝试。

4.1 几何图形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4.1 几何图形

1第三学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认识几何体的表面展开

图,能根据所给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判定几何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几何体表面展开的过程,在操作活动中领悟表面展开图是用平面图形认识、研究几何体的重要手段,使学生体会转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经历有趣的展开几何体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合作交流的品质和素养。

    教学重点

(1)了解立体图形有多种表面展开图;

(2) 探究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

    学时难点

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的形状,根据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画出它的展开图。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一、教学过程

【活动一】想一想

问题1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如粉笔盒、文具盒、牙膏盒等,想一想这些精美的包装盒是怎么制成的?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导入课题

教师引导:要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除了美术设计以外,还要了解它展开后的形状,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给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认知心理期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环节二】直观感知

问题2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先猜猜用它们能围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把它们画在一张硬纸片上,剪下来,折叠、粘贴,看看得到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感知,在操作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活动三】展一展

问题3

1.按照下面的方法把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幻灯片出示剪法)

2.把我们常见的立体图形展开,看看它们的平面展开图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立体图形展开后都是平面图形?球体的展开图是不是平面图形?

学生:不是,球体是不可展开的立体图形!

【活动四】比一比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比赛,完成猜想和思考,教师引导归纳

猜想: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会是怎样的?请你用剪刀把桌上的正方体纸盒按任意方式沿棱展开.

思考:                    

(1)你得到的平面图形是怎样的?

(2)沿着不同的棱剪开,会得到不同的展开图,比一比,看哪组得到的结果多!

(3)怎样把所得到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进行分类?有何规律?

第一类:四个一行中排列,两端各一个任意放,共六种。(记忆口诀:1 4 1)

第二类:二在三上露一端,一在三下任意放,共三种。(记忆口诀:2 3 1)

第三类:两两三行排有序,恰似登天上云梯,仅一种。(记忆口诀:2 2 2)

                  

第四类:三个三个排两行,中间一“日”放光芒, 仅一种。(记忆口诀:3  3  )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11种。

二、目标检测设计

1.(基础题)下列的哪个图形能折叠成正方体?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2.下列图形能折叠成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小组抢答,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3.(能力题)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右图,是一个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 “锦”表示右面, “程”表示下面.则“祝”、 “你”、

“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各组模仿上一题编一道题,考一考其他组的同学。也可编一些运用本节知识能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遵循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注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方式的运用。

三、交流反思

请畅谈你的收获和体会,通过本节课所学,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

四、课后作业

1.必做题:书P122  6、7、10、11

2.选作题:如图,小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蚊子,应该走哪条路径?你有何高招?

3.实践活动:你能制作一个精美的盒子送给朋友或家人吗?或者与小组其他同学一起设计并制作一个神州飞船的模型吗?

五、设计意图

新课程注重课堂的开放与知识的生成过程,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所以本节课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并设置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本节课主要想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做的一节区级公开课。在设计理念上,我遵从新课程“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数学知识,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本节课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并设置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对所研究问题的结果作出预测,而后通过实践活动,得出结论。从始至终我都激发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探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想、动手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使学生能以自己的方式接近数学、学习数学,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实现在“做中学”。课后中学数学教研员和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们都给予了本课充分的肯定,黄老师认为:“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探究,感受到学生是真正地热爱数学。老师教态大方,教学环节设计用心,课件制作精美。”正是由于有了我校领导对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支持与鼓励,才有了这种体现新课程“做中学”的学习方式的有益尝试。

Tags:几何图形,通用,优秀,教学设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