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3.1 从算式到方程(通用)教学评价实录

日期:2015-11-12 16:24 阅读:
初丽丽  

地区: 天津市 - 天津市 - 河西区

学校:天津市微山路中学

1课时

3.1 从算式到方程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具体实际生活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2、感受从算式方法到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及应用的广泛性。

二、数学思考

     在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思维过程。

三、解决问题

     能够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体会方程模型在解题中的作用。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学情分析

对于初一学生,他们习惯了用算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方程只是有初步的认识,而对于如何设未知数,如何寻找相等关系,如何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相等关系,虽然已经有所接触,但是还不是很熟悉,对于用方程解决问题比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更有优越性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从算术方法过渡到代数方法的思维转变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本节教学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引领,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问题,体会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优势,从而更重视对方程的学习,并且通过先下发学案,老师进行整理,课前对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在课上表扬动脑思考同学,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3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问题,探寻等量关系列方程。

难点:感受从算式方法到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准确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具体实际生活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2、感受从算式方法到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及应用的广泛性。

二、数学思考

     在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思维过程。

三、解决问题

     能够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体会方程模型在解题中的作用。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评论(0)     教学重点

重点:分析问题,探寻等量关系列方程。

难点:感受从算式方法到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准确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评论(0)     学时难点

感受从算式方法到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准确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3.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

3.1 从算式到方程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3.1 从算式到方程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具体实际生活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2、感受从算式方法到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及应用的广泛性。

二、数学思考

     在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思维过程。

三、解决问题

     能够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体会方程模型在解题中的作用。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重点:分析问题,探寻等量关系列方程。

难点:感受从算式方法到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准确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学时难点

感受从算式方法到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准确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3.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

Tags:算式,方程,通用,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