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3.1 从算式到方程(通用)优质课教案

日期:2015-11-12 16:20 阅读:
杨亚平  

地区: 江苏省 - 南通市 - 海安县

学校:海安县海陵中学

1课时

3.1 从算式到方程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新设计

本课先通过一个具体的行程问题,让学生用两种方法(算术方法和列方程方法)解决它,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比算术式子更有力的数学工具,字母(未知数)可以列入方程并参与运算,从而给解决问题带来更大的便利,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接着运用三个小问题强化列方程的基本步骤,强调列方程是依据的相等关系,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在归纳方程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其后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巩固对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认识.课堂操练主要是让学生再次巩固列方程的基本步骤,在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最后的小结,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通过列方程的过程,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的意义,体会由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从而体会方程思想.

3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是刚从小学上来的,他们还习惯于用算式来解题。所以有必要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比较算式法和方程法的不同。

4重点难点

重点: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从列算式到列方程的思维习惯的转变.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元一次方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探究1  一辆私家车和一辆公交车同时从一公交站点出发,沿同一路径驶往海陵中学,已知私家车的行驶速度是 ,公交车的行驶速度是 ,私家车比公交车早10分钟到校.公交站点与海陵中学的路程是多少?

问题:

(1)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及时给予点拨.

(2)设公交站点与海陵中学的路程为 ,完成下面的表格:

路程( )

速度( )

时间( )

私家车

公交车

(3)根据上面的表格,你能列出一个方程吗?

(4)列算式和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哪种方法更方便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用算术方法不容易解决,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列方程解题的必要性.

2.渗透建模(方程)思想

探究2  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协助分析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小结: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找出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一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往往不止一个,列出的方程不是唯一的.初步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3.巩固方法,定义新知

例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h?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 %,比男生多 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第(1)题教师示范解题格式,其余各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列方程的基本步骤.

探究 3  观察上面例题中列出的三个方程,它们有什么特征?

学生思考、讨论.

小结:上面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归纳:建模思想

【设计意图】在归纳方程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同时强化建模(方程)思想.

练习 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       (2) ;   (3) ;  (4)  ;

(5) ;(6) ; (7)  ; (8) .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对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认识.

4.归纳总结,巩固发展

练习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指出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000m?

(2)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

(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cm,高是5cm,面积是 ,求上底.

(4)用买10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15个小水杯,大水杯比小水杯的单价多5元,两种水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列方程的基本步骤,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

5.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 通过归纳,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3.1第1,5,6,7,8,9,10题.

3.1 从算式到方程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3.1 从算式到方程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元一次方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探究1  一辆私家车和一辆公交车同时从一公交站点出发,沿同一路径驶往海陵中学,已知私家车的行驶速度是 ,公交车的行驶速度是 ,私家车比公交车早10分钟到校.公交站点与海陵中学的路程是多少?

问题:

(1)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及时给予点拨.

(2)设公交站点与海陵中学的路程为 ,完成下面的表格:

路程( )

速度( )

时间( )

私家车

公交车

(3)根据上面的表格,你能列出一个方程吗?

(4)列算式和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哪种方法更方便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用算术方法不容易解决,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列方程解题的必要性.

2.渗透建模(方程)思想

探究2  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协助分析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小结: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找出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一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往往不止一个,列出的方程不是唯一的.初步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3.巩固方法,定义新知

例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h?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 %,比男生多 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第(1)题教师示范解题格式,其余各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列方程的基本步骤.

探究 3  观察上面例题中列出的三个方程,它们有什么特征?

学生思考、讨论.

小结:上面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归纳:建模思想

【设计意图】在归纳方程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同时强化建模(方程)思想.

练习 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       (2) ;   (3) ;  (4)  ;

(5) ;(6) ; (7)  ; (8) .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对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认识.

4.归纳总结,巩固发展

练习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指出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000m?

(2)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

(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cm,高是5cm,面积是 ,求上底.

(4)用买10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15个小水杯,大水杯比小水杯的单价多5元,两种水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列方程的基本步骤,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

5.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 通过归纳,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3.1第1,5,6,7,8,9,10题.

Tags:算式,方程,通用,优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