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3.1 从算式到方程(通用)课件配套优秀教案案例

日期:2015-11-12 16:17 阅读:
单丽英  

地区: 广东省 - 东莞市 -

学校:东莞市竹溪中学

1课时

3.1 从算式到方程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

1.教师先用投影形式出现下列两组式子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a)用实例回答什么叫代数式?

(b)上述两组式子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c)(1)中的式子表明了运算关系,那么(2)中的式子除了表明运算关系外,还表明运算间的何种关系?

2.根据学生上面的回答,引入课题

我们将(2)中的式子称为等式.从而引出课题:等式与它的性质.

二、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得出等式的意义

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结合上面问题的回答,说出什么叫等式.

其次,请学生讲解(2)组中每一个等式所表示的意义.

三、师生共同研究由具体实例猜想出等式的性质,并利用天平演示证明等式具有上述性质

1.由具体实例猜想出等式性质

首先,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请学生回答.

(1)依等式1+2=3,判断:

1+2+(4) 3+(4)

1+2-(5) 3-(5)

(2)依等式2x+3x=5x,判断:

2x+3x+(4x) 5x+(4x)

2x+3x-(x) 5x-(x)

(3)上述两个问题反映出等式具有什么性质?

(4)依等式3m+5m=8m,判断:

2×(3m+5m) 2×8m

(3m+5m)÷2 8m÷2

(5)对于问题(4)反映出等式具有什么性质?

在学生回答问题(3)(5)时,若归纳,概括有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的引导、补充.

其次,教师应板书等式的这两条性质:

性质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2  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2.用天平演示证明等式性质

在天平两边的秤盘里,放着相等的物体,此时天平平衡,现在请学生观察天平,并回答当天平两边的秤盘里的物体的重量发生如下的变化后,天平是否平衡?

(1)把天平两边秤盘里的物体的重量扩大到原来的同数倍(3)

天平仍然平衡,这两种情况都说明秤盘里的物体的重量仍相等.

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等式具备上边那两条性质.请学生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上述两个等式性质.同时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性质1  a=b,则a+m=b+m

此时,教师应着重强调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是零”这一条件的重要性.

四、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1  (投影)a=b,则

(1)a-3=b-3(2)-a-b(3)3a3b

上述判断对不对?根据是什么?(学生口述,教师讲评)

练习将(1)(5)的条件、结论互换后,是否成立?

(这个例题和练习都是直接利用等式的这两条性质,这里需特别留意的是性质2中对除数的要求)

2  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用投影片打出)

(1)2x=5-3x,则2x+______=5

(2)0.2x=0,则x=______

解:(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此例与课本上的练习题及习题中的一些题目形式与要求一样,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3  运用等式性质求出下列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解此题时应首先让学生注意题目要求“利用等式性质”,区别于小学使用过的方法)

解:(1)运用等式性质1,方程两边都加上7,即5x-7+7=8+75x=15

运用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都除以5x=3

(2)(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五、课堂练习

1.回答:(投影)

(1)x=y能否得到x+5=y+5?为什么?

(3)a+2=b+2能否得到a=b?为什么?

(4)-3a=-3b能否得到a=b?为什么?

2(1)怎样从等式5x=4x+3得到等式x=3

(2)怎样从等式4x=12得到等式x=3

(4)怎样从等式2πR=2πr得到等式R=r

六、师生共同小结

1.先由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学生回答: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具体内容?

(2)等式与代数式的区别是什么?

(3)在运用等式性质时,需注意什么?

2.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

(1)对于等式性质的导出,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

(2)等式可能不成立.如x2+1=0是等式,但它不成立.

七、作业

1.若x=y,下列等式,哪些是成立的?

(1)2x=2y(2)x2=y2(3) 2x-3=2y-3

2.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5x=4x+7,则5x-______=7

(2)2a=1.5,则6a=______

(3)-3y=18,则y=______

(4)a+8=b+8,则a=______

(5)-5x=5y,则x=______

3.根据等式性质,把下列等式变成左边只剩下字母x,右边只是一个数的等式.

4.思考题:

某甲证出2=0,你相信吗?你能指出它的证明错在何处吗?甲的证法如下:

a=b,则a-b=b-a(根据等式性质1)

1=-1(根据添括号法则)

1+1=-1+1(根据等式性质1)

2=0

使用甲的方法,你能证明4=0吗?

3.1 从算式到方程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3.1 从算式到方程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

1.教师先用投影形式出现下列两组式子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a)用实例回答什么叫代数式?

(b)上述两组式子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c)(1)中的式子表明了运算关系,那么(2)中的式子除了表明运算关系外,还表明运算间的何种关系?

2.根据学生上面的回答,引入课题

我们将(2)中的式子称为等式.从而引出课题:等式与它的性质.

二、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得出等式的意义

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结合上面问题的回答,说出什么叫等式.

其次,请学生讲解(2)组中每一个等式所表示的意义.

三、师生共同研究由具体实例猜想出等式的性质,并利用天平演示证明等式具有上述性质

1.由具体实例猜想出等式性质

首先,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请学生回答.

(1)依等式1+2=3,判断:

1+2+(4) 3+(4)

1+2-(5) 3-(5)

(2)依等式2x+3x=5x,判断:

2x+3x+(4x) 5x+(4x)

2x+3x-(x) 5x-(x)

(3)上述两个问题反映出等式具有什么性质?

(4)依等式3m+5m=8m,判断:

2×(3m+5m) 2×8m

(3m+5m)÷2 8m÷2

(5)对于问题(4)反映出等式具有什么性质?

在学生回答问题(3)(5)时,若归纳,概括有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的引导、补充.

其次,教师应板书等式的这两条性质:

性质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2  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2.用天平演示证明等式性质

在天平两边的秤盘里,放着相等的物体,此时天平平衡,现在请学生观察天平,并回答当天平两边的秤盘里的物体的重量发生如下的变化后,天平是否平衡?

(1)把天平两边秤盘里的物体的重量扩大到原来的同数倍(3)

天平仍然平衡,这两种情况都说明秤盘里的物体的重量仍相等.

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等式具备上边那两条性质.请学生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上述两个等式性质.同时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性质1  a=b,则a+m=b+m

此时,教师应着重强调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是零”这一条件的重要性.

四、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1  (投影)a=b,则

(1)a-3=b-3(2)-a-b(3)3a3b

上述判断对不对?根据是什么?(学生口述,教师讲评)

练习将(1)(5)的条件、结论互换后,是否成立?

(这个例题和练习都是直接利用等式的这两条性质,这里需特别留意的是性质2中对除数的要求)

2  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用投影片打出)

(1)2x=5-3x,则2x+______=5

(2)0.2x=0,则x=______

解:(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此例与课本上的练习题及习题中的一些题目形式与要求一样,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3  运用等式性质求出下列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解此题时应首先让学生注意题目要求“利用等式性质”,区别于小学使用过的方法)

解:(1)运用等式性质1,方程两边都加上7,即5x-7+7=8+75x=15

运用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都除以5x=3

(2)(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五、课堂练习

1.回答:(投影)

(1)x=y能否得到x+5=y+5?为什么?

(3)a+2=b+2能否得到a=b?为什么?

(4)-3a=-3b能否得到a=b?为什么?

2(1)怎样从等式5x=4x+3得到等式x=3

(2)怎样从等式4x=12得到等式x=3

(4)怎样从等式2πR=2πr得到等式R=r

六、师生共同小结

1.先由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学生回答: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具体内容?

(2)等式与代数式的区别是什么?

(3)在运用等式性质时,需注意什么?

2.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

(1)对于等式性质的导出,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

(2)等式可能不成立.如x2+1=0是等式,但它不成立.

七、作业

1.若x=y,下列等式,哪些是成立的?

(1)2x=2y(2)x2=y2(3) 2x-3=2y-3

2.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5x=4x+7,则5x-______=7

(2)2a=1.5,则6a=______

(3)-3y=18,则y=______

(4)a+8=b+8,则a=______

(5)-5x=5y,则x=______

3.根据等式性质,把下列等式变成左边只剩下字母x,右边只是一个数的等式.

4.思考题:

某甲证出2=0,你相信吗?你能指出它的证明错在何处吗?甲的证法如下:

a=b,则a-b=b-a(根据等式性质1)

1=-1(根据添括号法则)

1+1=-1+1(根据等式性质1)

2=0

使用甲的方法,你能证明4=0吗?

Tags:算式,方程,通用,课件,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