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通用)获奖说课稿

日期:2015-11-10 09:25 阅读:
樊家永  

地区: 广 西 - 南宁市 - 上林县

学校:上林县西燕中学

1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p><p>1.知识与能力: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p><p>2.过程与方法:会作简单的加法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p><br></p> 2学情分析 <p>在小学算术中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的运算.引入负数之后,学生不太容易理解。<br></p> 3重点难点 <p>重点:熟练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加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br></p>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1 <p><p>(一)复习提问</p><p>1.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p><p>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p><p>3.有理数大小比较是怎么规定的?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利用数轴说明?</p><p>-8与-2;|3|与|-3|;|-3|与0;</p><p>-2与|+1|;-|+4|与|-3|.</p><p>(二)引入新课</p><p>在小学算术中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的运算.引入负数之后,这些运算法则将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p><br></p> 活动2【讲授】活动2 <p><p>(三)进行新课 有理数的加法(板书课题)</p><p>如图所示,某人从原点0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p><p>                     </p><p>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为8米,应该用加法.</p><p>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有以下三种情况:</p><p>1.同号两数相加</p><p>(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p><p>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p><p>5+3=8</p><p>用数轴表示如图</p><p>              </p><p>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p><p>可见,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p><p>(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p><p>显然,两次一共向西走了8米</p><p>(-5)+(-3)=-8</p><p>用数轴表示如图</p><p>              </p><p>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p><p>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仍是负数,和的绝对值也是等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p><p>总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p><p>例如,(-4)+(-5),……同号两数相加</p><p>(-4)+(-5)=-( ),…取相同的符号</p><p>4+5=9……把绝对值相加</p><p>∴ (-4)+(-5)=-9.</p><br></p> 活动3【练习】活动3 <p><p>口答练习:</p><p>(1)举例说明算式7+9的实际意义?</p><p>(2)(-20)+(-13)=?</p><p>(3)</p><p>2.异号两数相加</p><p>(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p><p>            </p><p>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又回到了原点,两次一共向东走了0米.</p><p>5+(-5)=0</p><p>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p><p>(2)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p><p>          </p><p>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p><p>就是 5+(-3)=2.</p><p>(3)某人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p><p>          </p><p>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p><p>就是 3+(-5)=-2.</p><p>3.利用数轴,求以下 情况时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p><p>先向右运动3 M,再向左运动5 M,物体从起点向_____运动_______M</p><p>先向右运 动5 M,再向左运动5 M,物体从起点向_____运动_______M</p><p>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右运动5 M,物体从起点向_____运动_______M</p><p>    请同学们想一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怎么规定的?强调和的符号是如何确定的?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p><br></p> 活动4【讲授】活动4 <p><p><p>最后归纳</p><p>有理数的加法法则</p><p>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p><p>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 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p><p>    3、一个数同。相加,仍得这个数.</p><p>例如(-8)+5……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p><p>8>5</p><p>(-8)+5=-(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p><p>8-5=3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p><p>∴(-8)+5=-3.</p><br></p>口答练习 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什么温度. (-4)+7=3(℃) 3.一个数和零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容易得出:(-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即向西走了5米. 请同学们把(1)、(2)画出图来 由(1),(2)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总结有理数加法的三个法则.学生看书,引导他们看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特例: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 (3)一个数和零相加. 每种运算的法则强调:(1)确定和的符号;(2)确定和的绝对值的方法.<br></p> 活动5【活动】活动5 <p><p>(四)例题分析</p><p>例1 (1) 计算(-3)+(-9).</p><p>分析:这是两个负数相加,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应为3+9=12)(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p><p>解:(-3)+(-9)=-(3+9)=-12.</p><p>(2)(-4.7)+3.9</p><p>分析: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强调“两个较大”“一个较小”)</p><p>解:(-4.7)+3.9=-(4.7-3.9)=-0.8</p><p>    解题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p><br></p> 活动6【作业】活动6 <p><p>1.计算(口答)</p><p>(1)4+9;  (2) 4+(-9);  (3)-4+9;  (4)(-4)+(-9);</p><p>(5)4+(-4);  (6)9+(-2);  (7)(-9)+2;  (8)-9+0;</p><p>2.计算</p><p>(1)5+(-22);  (2)(-1.3)+(-8)</p><p>(3)(-0.9)+1.5;  (4)2.7+(-3.5)</p><br></p>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1 <p><p>(一)复习提问</p><p>1.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p><p>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p><p>3.有理数大小比较是怎么规定的?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利用数轴说明?</p><p>-8与-2;|3|与|-3|;|-3|与0;</p><p>-2与|+1|;-|+4|与|-3|.</p><p>(二)引入新课</p><p>在小学算术中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的运算.引入负数之后,这些运算法则将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p><br></p> 活动2【讲授】活动2 <p><p>(三)进行新课 有理数的加法(板书课题)</p><p>如图所示,某人从原点0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p><p>                     </p><p>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为8米,应该用加法.</p><p>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有以下三种情况:</p><p>1.同号两数相加</p><p>(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p><p>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p><p>5+3=8</p><p>用数轴表示如图</p><p>              </p><p>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p><p>可见,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p><p>(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p><p>显然,两次一共向西走了8米</p><p>(-5)+(-3)=-8</p><p>用数轴表示如图</p><p>              </p><p>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p><p>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仍是负数,和的绝对值也是等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p><p>总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p><p>例如,(-4)+(-5),……同号两数相加</p><p>(-4)+(-5)=-( ),…取相同的符号</p><p>4+5=9……把绝对值相加</p><p>∴ (-4)+(-5)=-9.</p><br></p> 活动3【练习】活动3 <p><p>口答练习:</p><p>(1)举例说明算式7+9的实际意义?</p><p>(2)(-20)+(-13)=?</p><p>(3)</p><p>2.异号两数相加</p><p>(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p><p>            </p><p>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又回到了原点,两次一共向东走了0米.</p><p>5+(-5)=0</p><p>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p><p>(2)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p><p>          </p><p>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p><p>就是 5+(-3)=2.</p><p>(3)某人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p><p>          </p><p>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p><p>就是 3+(-5)=-2.</p><p>3.利用数轴,求以下 情况时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p><p>先向右运动3 M,再向左运动5 M,物体从起点向_____运动_______M</p><p>先向右运 动5 M,再向左运动5 M,物体从起点向_____运动_______M</p><p>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右运动5 M,物体从起点向_____运动_______M</p><p>    请同学们想一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怎么规定的?强调和的符号是如何确定的?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p><br></p> 活动4【讲授】活动4 <p><p><p>最后归纳</p><p>有理数的加法法则</p><p>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p><p>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 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p><p>    3、一个数同。相加,仍得这个数.</p><p>例如(-8)+5……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p><p>8>5</p><p>(-8)+5=-(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p><p>8-5=3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p><p>∴(-8)+5=-3.</p><br></p>口答练习 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什么温度. (-4)+7=3(℃) 3.一个数和零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容易得出:(-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即向西走了5米. 请同学们把(1)、(2)画出图来 由(1),(2)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总结有理数加法的三个法则.学生看书,引导他们看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特例: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 (3)一个数和零相加. 每种运算的法则强调:(1)确定和的符号;(2)确定和的绝对值的方法.<br></p> 活动5【活动】活动5 <p><p>(四)例题分析</p><p>例1 (1) 计算(-3)+(-9).</p><p>分析:这是两个负数相加,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应为3+9=12)(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p><p>解:(-3)+(-9)=-(3+9)=-12.</p><p>(2)(-4.7)+3.9</p><p>分析: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强调“两个较大”“一个较小”)</p><p>解:(-4.7)+3.9=-(4.7-3.9)=-0.8</p><p>    解题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p><br></p> 活动6【作业】活动6 <p><p>1.计算(口答)</p><p>(1)4+9;  (2) 4+(-9);  (3)-4+9;  (4)(-4)+(-9);</p><p>(5)4+(-4);  (6)9+(-2);  (7)(-9)+2;  (8)-9+0;</p><p>2.计算</p><p>(1)5+(-22);  (2)(-1.3)+(-8)</p><p>(3)(-0.9)+1.5;  (4)2.7+(-3.5)</p><br></p>

Tags:有理数,加减法,通用,获奖,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