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通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日期:2015-11-10 09:23 阅读:
张桂霞  

地区: 天津市 - 天津市 - 宝坻区

学校:天津市宝坻区朝霞街道高家庄中学

2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是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在学习上是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感知的有意性有了提高,但不够稳定和持久。鉴于这些特点,我认为融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要,本节课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和进行小组讨论,老师应及时反馈,鼓励学生,从而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是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领域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维方式,本节课的内容学习尤为重要,因此,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学习的关键和重点

3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教学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4.2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教学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Tags:有理数,加减法,通用,教学设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