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通用)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日期:2015-11-10 09:21 阅读:
张振杰  

地区: 天津市 - 天津市 - 武清区

学校: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北蔡村初级中学

1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有理数加法法则

(2)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

(3)运用: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异号两数相加从未接触过,与小学加法比较,思维强度增大,需有通过绝对值大小的比较来确定和的符号和加法转化为减法两个思维过程。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电脑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2.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识记:有理数加法法则

(2)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

(3)运用: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评论(0)     教学重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评论(0)     学时难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有理数的加法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 4+(-2),黄队的净胜球为 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活动2【讲授】

(二)、共同探究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以下六个情景演示了小矮人两次的运动,你能说出两次运动的结果吗?如果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你能写成算式表示吗?(看课件演示)

上面我们边看课件边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6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6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活动3【讲授】

(三)讲解新课

有理数相加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

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四)、例题讲解

(1)( - 3 ) + ( - 9) =  - ( 3 + 9 )= - 12

              ↓           ↓

         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的符号  加数的绝对值相加

   

  (2)( - 4.9 ) + (+ 3.7) =  - ( 4.9 – 3.7) = - 1.2

                ↓           ↓

         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  用较大的绝对值的加数的符号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五)巩固练习

1.计算:

(1) (+12) + (-8)      (2) (-0.9)+(-2.7)   (3) (+26)+(-14)+(-16)

2.用算式表示下面的结果:

(1)某食品加工组在某天中,收支情况如下(收入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15.8元,+82元,-16.2元.试问收支相抵后,合计收入或透支多少元?

(2)用筐装桔子,以每筐30 kg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称重的记录如下:+5,-4,-1,0,+3,-5,试问称得的总重与总标准重相比超过或不足多少干克?6筐桔子实际共多少千克?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七)课后作业

课本P24习题1.3    第1、题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识记:有理数加法法则

(2)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

(3)运用: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学时难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有理数的加法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 4+(-2),黄队的净胜球为 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活动2【讲授】

(二)、共同探究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以下六个情景演示了小矮人两次的运动,你能说出两次运动的结果吗?如果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你能写成算式表示吗?(看课件演示)

上面我们边看课件边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6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6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活动3【讲授】

(三)讲解新课

有理数相加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

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四)、例题讲解

(1)( - 3 ) + ( - 9) =  - ( 3 + 9 )= - 12

              ↓           ↓

         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的符号  加数的绝对值相加

   

  (2)( - 4.9 ) + (+ 3.7) =  - ( 4.9 – 3.7) = - 1.2

                ↓           ↓

         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  用较大的绝对值的加数的符号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五)巩固练习

1.计算:

(1) (+12) + (-8)      (2) (-0.9)+(-2.7)   (3) (+26)+(-14)+(-16)

2.用算式表示下面的结果:

(1)某食品加工组在某天中,收支情况如下(收入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15.8元,+82元,-16.2元.试问收支相抵后,合计收入或透支多少元?

(2)用筐装桔子,以每筐30 kg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称重的记录如下:+5,-4,-1,0,+3,-5,试问称得的总重与总标准重相比超过或不足多少干克?6筐桔子实际共多少千克?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七)课后作业

课本P24习题1.3    第1、题

 

Tags:有理数,加减法,通用,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