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通用)教学目标

日期:2015-11-10 09:19 阅读:
吕巍岚  

地区: 湖北省 - 武汉市 - 洪山区

学校:武汉市和平中学

1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数学思考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过程,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解决问题

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

情感态度

渗透数形结合地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地方法解决问题能力;

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逐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异号两数相加的加法法则,灵活运用运算率.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

一、创设情景,引入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1:“我从学校出发沿某条路向东走 米,再继续向东走 米,那么两次我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学生活动设计:这里 都表示有理数,这显然是求两数 之和的问题,于是引出要研究的有理数的加法问题.


二、探索新知,主体探究,导出法则

问题2:既然 均是有理数,它们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或者零.同学思考一下: 的符号可能有几种情况?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数的情况,容易想到有以下几种情况:同为正数、同为负数、一个正数一个负数、加数中有一个是0;

教师活动设计: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几种情况下有理数的加法问题.在研究之前,首先提醒同学注意正确理解“向东走 米”的含义.(用课件演示)为了研究的方便起见,用数轴来帮助我们,并设向东为正.

问题3:请你分别把a、b赋予不同情况的有理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你会有什么样的结论?你能发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吗?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

一、创设情景,引入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1:“我从学校出发沿某条路向东走 米,再继续向东走 米,那么两次我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学生活动设计:这里 都表示有理数,这显然是求两数 之和的问题,于是引出要研究的有理数的加法问题.


二、探索新知,主体探究,导出法则

问题2:既然 均是有理数,它们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或者零.同学思考一下: 的符号可能有几种情况?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数的情况,容易想到有以下几种情况:同为正数、同为负数、一个正数一个负数、加数中有一个是0;

教师活动设计: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几种情况下有理数的加法问题.在研究之前,首先提醒同学注意正确理解“向东走 米”的含义.(用课件演示)为了研究的方便起见,用数轴来帮助我们,并设向东为正.

问题3:请你分别把a、b赋予不同情况的有理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你会有什么样的结论?你能发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吗?

Tags:有理数,加减法,通用,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