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2 有理数教案及板书设计

日期:2015-11-9 11:44 阅读:
范大琳  

地区: 湖北省 - 随州市 - 随县

学校: 随县安居镇第三小学

1课时

1.2 有理数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重点难点 <P>知识目标:掌握相反数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学习,促进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P> 2教学过程 2.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学 <P>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先和学生一起来回忆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复习前面所学过的内容。再请另外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标出表示4和-4,1和-1的点,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使学生真正动手动脑,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P> 活动2【活动】互学 <P>合作探究,获得新知</P> <P>让全班观察数轴上的4和-4,1和-1.</P> <P>问题一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有什么特点?</P> <P>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总结归纳出相反数的概念:一般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P> <P>问题二  怎样理解概念中“互为”一词的含义?</P> <P>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相反数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不能单独存在。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P> <P>问题三  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有什么特征?</P> <P>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亲自实践中掌握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即表示两个相反数的点关于原点对称,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培养归纳能力.  总之这三个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概念的来源,及概念的特点</P> 活动3【讲授】精学 <P> 老师给出7张卡片让同学们做“找朋友”游戏,游戏规则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是朋友,是朋友的两个数站在一起.在游戏过程中同学发现数0是没有朋友的。随后给出规定:零的相反数是零.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更熟悉相反数的概念.并发现问题,认知失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题讲解  例1 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  设计意图:分别对整数,分数,小数,零求相反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反数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观察例题,归纳求相反数的规律. 通常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表示原来那个数的相反数,而在一个数前面添上一个“+”号,即表示这个数本身.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总结,让学生动眼动脑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  例2 化简下列各数. (1) ;     (2) ; (3) ;      (4) . 设计意图:刚刚学习了相反数的有关规律,及时练习,熟悉规律</P> 活动4【活动】联学 <P> 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做巩固练习: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1) ;     (2) ;</p><p>      (3) ;     (4) .  在学生答题时,巡视全班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学生答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不错”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发展,并再次强调相反数概念.  设计意图:将例1和例2结合,难度一定加强,并且正号和负号的不同组合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为了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老师将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并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分层落实      (1)复习今天所学内容;(2)教材习题2.3:必做题:1、2题;选做题:3题;思考题:4题;(3)预习2.4节绝对值. 设计意图: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分层要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给基础好的学生充分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使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P>

1.2 有理数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2 有理数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学 <P>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先和学生一起来回忆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复习前面所学过的内容。再请另外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标出表示4和-4,1和-1的点,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使学生真正动手动脑,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P> 活动2【活动】互学 <P>合作探究,获得新知</P> <P>让全班观察数轴上的4和-4,1和-1.</P> <P>问题一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有什么特点?</P> <P>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总结归纳出相反数的概念:一般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P> <P>问题二  怎样理解概念中“互为”一词的含义?</P> <P>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相反数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不能单独存在。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P> <P>问题三  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有什么特征?</P> <P>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亲自实践中掌握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即表示两个相反数的点关于原点对称,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培养归纳能力.  总之这三个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概念的来源,及概念的特点</P> 活动3【讲授】精学 <P> 老师给出7张卡片让同学们做“找朋友”游戏,游戏规则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是朋友,是朋友的两个数站在一起.在游戏过程中同学发现数0是没有朋友的。随后给出规定:零的相反数是零.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更熟悉相反数的概念.并发现问题,认知失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题讲解  例1 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  设计意图:分别对整数,分数,小数,零求相反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反数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观察例题,归纳求相反数的规律. 通常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表示原来那个数的相反数,而在一个数前面添上一个“+”号,即表示这个数本身.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总结,让学生动眼动脑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  例2 化简下列各数. (1) ;     (2) ; (3) ;      (4) . 设计意图:刚刚学习了相反数的有关规律,及时练习,熟悉规律</P> 活动4【活动】联学 <P> 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做巩固练习: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1) ;     (2) ;</p><p>      (3) ;     (4) .  在学生答题时,巡视全班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学生答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不错”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发展,并再次强调相反数概念.  设计意图:将例1和例2结合,难度一定加强,并且正号和负号的不同组合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为了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老师将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并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分层落实      (1)复习今天所学内容;(2)教材习题2.3:必做题:1、2题;选做题:3题;思考题:4题;(3)预习2.4节绝对值. 设计意图: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分层要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给基础好的学生充分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使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P>

Tags:有理数,教案,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