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有理数 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日期:2015-11-9 11:41 阅读:
谢朝海  

地区: 贵州省 - 遵义市 - 余庆县

学校:余庆县实验中学

1课时

1.2 有理数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P><p>知识与能力目标:</p><p>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分数的化简。</p><p>过程与方法:</p><p>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p></P> 2学情分析 <P>七年级学生学习有点懒散、计算不过关的学生偏多,本节课是概念和法则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并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分析并规范处理,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P> 3重点难点 <P><p>教学重点</p><p>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p><p>教学难点</p><p>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的两种法则。</p></P>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温故知新 <P><p>1、小学里,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与乘法有什么关系?</p><p>    已知两数的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p><p>    2.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p><p>3、互为倒数的定义你还记得吗?</p><p>求下列各数的倒数:</p>    -1, -2, - ,  -0.125, -1 , 1.5</P> 活动2【讲授】探索新知 <P><p>一、引入负数后,如何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呢?</p><p>    例如8÷(-4).</p><p>    根据除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得8.</p><p>    因为 (-2)×(-4)=8</p><p>    所以 8÷(-4)=-2             ①</p><p>    另外,我们知道,8×(- )=-2   ②</p><p>由①、②得 8÷(-4)=8×(- ) ③</p><p>③式表明,一个数除以-4可以转化为乘以- 来进行,即一个数除以-4,等于乘以-4的倒数- .</p><p>二、探索:换其他数的除法进行类似讨论,是否仍有除以a(a≠0)可以转化为乘以 呢?[例如(-10)÷(-4)]</p><p>从而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p><p>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p><p>    这个法则也可以表示成:</p>        a÷b=a· (b≠0),其中a、b表示任意有理数(b≠0)</P> 活动3【讲授】探索新知 <P><p>例如:</p><p> </p><p> 试一试:你能用刚才所学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吗?</p><p>(1)-54÷(-9);  (2)-27 ÷3;</p><p>(3)0 ÷(-7);       (4)24 ÷(-6).</p><p> 两数相除的商仍有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由于除法可转化为乘法,因此商的符号确定与有理数乘法类似,你能否得到与有理数乘法法则类似的除法法则吗?</p><p>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p><p>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p>    这是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灵活选用。</P> 活动4【活动】例题精析 <P><p>例5:计算:(1)(-36)÷9;(2)(- )÷(- ).</p><p>    分析:(1)题,36能被9整除,可以用方法二,直接除;(2)题是分数除法,可转化为乘法.</p><p>    解:略。</p><p>例6:化简下列分数:(1) ; (2) .</p><p>    分析:分数可以理解为除法,所以要按除法法则进行,可以直接除,也可以转化为乘法,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分数.</p><p>解:略。</p><p>例7:计算:(1)(-125 )÷(-5);</p>    分析:(1)题是分数除法,应转化为乘法,由于125 化为假分数,计算量大,可以把125 写成125+ 后用分配律.</P> 活动5【练习】练一练 <P><p>1、课本P35:练习题(做在书上);</p><p>想一想:</p><p>(1)如果        >0 ,那么 ab ____0.</p><p> </p><br><p>(2)如果        <0 ,那么 ab ____0.</p></P>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 <P><p>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有两种方法:</p><p>一是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转化为乘法,按乘法法则进行;</p><p>二是根据“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一般能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p>乘除混合运算,先统一为乘法,再按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的法则计算。</P> 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 <P>课本P38习题1.4 第 4小题(做在书上);</P>

1.2 有理数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2 有理数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温故知新 <P><p>1、小学里,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与乘法有什么关系?</p><p>    已知两数的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p><p>    2.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p><p>3、互为倒数的定义你还记得吗?</p><p>求下列各数的倒数:</p>    -1, -2, - ,  -0.125, -1 , 1.5</P> 活动2【讲授】探索新知 <P><p>一、引入负数后,如何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呢?</p><p>    例如8÷(-4).</p><p>    根据除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得8.</p><p>    因为 (-2)×(-4)=8</p><p>    所以 8÷(-4)=-2             ①</p><p>    另外,我们知道,8×(- )=-2   ②</p><p>由①、②得 8÷(-4)=8×(- ) ③</p><p>③式表明,一个数除以-4可以转化为乘以- 来进行,即一个数除以-4,等于乘以-4的倒数- .</p><p>二、探索:换其他数的除法进行类似讨论,是否仍有除以a(a≠0)可以转化为乘以 呢?[例如(-10)÷(-4)]</p><p>从而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p><p>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p><p>    这个法则也可以表示成:</p>        a÷b=a· (b≠0),其中a、b表示任意有理数(b≠0)</P> 活动3【讲授】探索新知 <P><p>例如:</p><p> </p><p> 试一试:你能用刚才所学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吗?</p><p>(1)-54÷(-9);  (2)-27 ÷3;</p><p>(3)0 ÷(-7);       (4)24 ÷(-6).</p><p> 两数相除的商仍有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由于除法可转化为乘法,因此商的符号确定与有理数乘法类似,你能否得到与有理数乘法法则类似的除法法则吗?</p><p>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p><p>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p>    这是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灵活选用。</P> 活动4【活动】例题精析 <P><p>例5:计算:(1)(-36)÷9;(2)(- )÷(- ).</p><p>    分析:(1)题,36能被9整除,可以用方法二,直接除;(2)题是分数除法,可转化为乘法.</p><p>    解:略。</p><p>例6:化简下列分数:(1) ; (2) .</p><p>    分析:分数可以理解为除法,所以要按除法法则进行,可以直接除,也可以转化为乘法,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分数.</p><p>解:略。</p><p>例7:计算:(1)(-125 )÷(-5);</p>    分析:(1)题是分数除法,应转化为乘法,由于125 化为假分数,计算量大,可以把125 写成125+ 后用分配律.</P> 活动5【练习】练一练 <P><p>1、课本P35:练习题(做在书上);</p><p>想一想:</p><p>(1)如果        >0 ,那么 ab ____0.</p><p> </p><br><p>(2)如果        <0 ,那么 ab ____0.</p></P>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 <P><p>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有两种方法:</p><p>一是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转化为乘法,按乘法法则进行;</p><p>二是根据“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一般能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p>乘除混合运算,先统一为乘法,再按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的法则计算。</P> 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 <P>课本P38习题1.4 第 4小题(做在书上);</P> 正在加载,请稍后...
Tags:有理数,教学设计,课堂,实录